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349章 三足鼎立不可破!你还是不信邪啊!不战而下?太梦幻了点吧!

伪魏无药可救?

曹操眼神微动,略感意外的目光,射向了贾诩。

刘备虽将计就计之策成功,大军出其不意渡过黄河,兵围了重镇黎阳。

但黎阳毕竟还在人袁家手中,河北四州,也依旧在袁家手中。

袁尚的手里边,尚且还握有近八万主力。

伪魏的底蕴仍在,这个时候说贾诩却语出惊人,说伪魏无药可救?

这个定论,未免为时尚早了吧。

曹操和众人心中,皆是这般念头。

“黎阳是还在袁家手中,袁家也确实名义上握有四州之地,袁尚手中主力尚存也在是事实。”

“但就臣所知,袁尚前不久才以青州刺史为诱,将淳于琼笼络了过去,削走了袁谭近一半兵力。”

“这很明显,袁尚是容不下他这位大哥,准备对袁谭动手,置其于死地,除掉这颗眼中钉。”

“想他袁家刚失河南地,国势未复,这般困面下,袁家两兄弟却还在热衷于内斗,而将刘备这个近在眼前的外敌视若无睹。”

“这样一个大敌当前,却仍沉迷于兄弟相争,内部依旧党争不断,矛盾重重之国,如何能是刘备对手?”

“此番袁家兄弟为刘备戏耍,被人家轻易突破黄河防线,就是最好的例证。”

贾诩以讽刺口吻,将袁家外强中干的底裤扒了下来。

尔后语气一转,笃定道:

“就凭这一点,袁家兄弟绝不是刘备对手,臣以为他们兄弟会败的很快,即便大王出手也来不及相救。”

“故而臣以为,袁魏覆灭既已势所难免,我们又何必将宝贵的时机,浪费在去救伪魏这种徒劳无功之举上?”

“我们何不趁着刘备伐魏,即刻掉头南下,趁势伐灭刘璋,完成去岁全取益州的未竞之功?”

“如此我们才能尽可能的提升我们的国力,将来刘备吞下伪魏后,我们才有底气与之抗衡,东西对峙!”

贾诩许是为自己前途命运考虑,竟头一次长篇大论的说了这么多,将自己的意图详尽道破。

曹操微微捋髯,陷入沉思不语中。

贾诩的利弊分析,显然是打动了他,令他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面。

“大王,贾文和所言,确实无不道理。”

“袁氏兄弟相争,正给了刘备可趁之机,若真如文和所言,刘备速破了黎阳城,大军长驱北进,我们还真来不及救之!”

郭嘉话锋也开始转变。

“大王,文和所言确实有理,但却并非上上之策!”

程昱却出言表态,直接反对贾诩之论:

“攻取蜀中,全据益州,确实能大大提升我大秦国力。”

“但与刘备灭了伪魏,拿下河北四州,全据关东对国力的巨幅提升相比,我们拿下蜀地便显得微不足道。”

“倘使刘备全据关东,我们单以司凉益三州之地,如何与之抗衡?”

“臣还是以为,出兵潼关救伪魏,逼迫刘备回师,才是上上之策。”

“至于黎阳城,此城乃伪魏第一坚城,袁谭手下至少还有一万五千兵马,臣不相信刘备能速破之!”

“臣始终以为,时间还在我们这边,现下出兵救魏,为时不晚!”

程昱仍旧力主出兵伐楚,围楚救魏。

刘晔,荀攸等多数谋士,皆是主张兵出潼关,阻止刘备灭魏。

曹操权衡良久后,眼神重归决然。

“全取益州,不足以令我大秦与伪楚抗衡!”

“三足鼎立之势,绝不能令刘备打破。”

“孤意已决,即刻挥师出关,救魏!”

黎阳。

张飞庞统已率七万大军北上,抢先一步夺取荡阴,阻挡袁尚南下救黎阳。

刘备则亲统十余万主力,于黎阳城四面设寨,将这座伪魏门户,围成了一座孤岛。

帐内。

“据翼德将军回报,袁尚果然率近八万余大军,正由邺城南下来救黎阳。”

“敌军主力已被翼德将军阻于荡阴城北,翼德将军按照大王的交待,闭门不战,请大王放心围取黎阳。”

“而陕县方面,关将军已送来急报,曹操现已尽起大军出关,直奔陕县而来。”

“曹操此举,应该是想救伪魏,逼我们撤兵回救洛阳一线。”

刚刚调至前线的邓芝,暂代了庞统搜集情况的任务,将最新敌我军情一一禀明。

刘备目光盯着地图,微微点头道:

“看来曹操还是做出了选择,决心要救袁家兄弟,而非趁势取蜀。”

“幸得景略早有所料,孤已留云长率三万精兵镇守陕县,拒挡曹贼东进威胁洛阳!”

邓芝收起手中帛书,拱手道:

“臣以为,我军当前重中之重,便是如何速破黎阳,以免夜长梦多!”

刘备深以为然。

接下来,便与众谋臣武将,商议起了如何速破这黎阳城。

“黎阳乃河北第一坚城,城墙本就高厚,那袁谭进屯后又加厚了城墙,我们未必就能以汉威炮破城。”

“袁谭虽被削走了半数兵马,但城中仍有一万五千余人,且袁谭此贼还是略有些将才的。”

“臣以为,我们必须要趁着敌军军心不稳,不分昼夜,不惜一切代价的四面强攻!”

“如此,臣有信心在一月之内,攻破黎阳!”

太史慈最后替众将做出了总结。

四面强攻,一月破城!

刘备虽是微微点头,对太史慈的看法认可,但对于一月才能破城,这个时间略有些不满。

“云长虽有三万精兵,却要面对曹操十万大军进攻,一月时间破黎阳,孤以为还是长了点,就怕夜长梦多呀。”

刘备道出心中顾虑,尔后目光看向萧方:

“景略,子义他们所说,你怎么看?”

一直轻摇羽扇,闲品汤茶的萧方,终于不紧不慢的放下汤碗,缓缓开了口。

“陕县那边大王勿忧,臣已为云长留下一道锦囊秘计,若曹贼大军来攻,云长依计行事,当可吓退曹操,暂缓其对陕县的进攻。”

一听萧方竟给关羽留有锦囊,刘备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萧方羽扇又一指黎阳城方向,面露几分诡色:

“至于这黎阳城嘛,臣以为也不用着如子义所说,非得大军强攻牺牲士卒,也用不着拖上一月之久才能攻下。”

“臣有一策,或可不死一兵一卒,不消数日便能不战而得黎阳城。”

这番话一出口,帐中瞬间沸腾。

刘备和太史慈众人,脸上瞬间浮现万分惊喜。

不费一兵一卒!

数日之内,就能拿下黎阳!

还是不战而下?

这也太梦幻了吧!

要知道如太史慈所说,黎阳城乃河北第一坚城,袁谭又不是废物,城中还有一万五千多兵马!

他们十万大军,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淹也得淹十天半个月才能把那一万多人淹死吧!

萧方竟说数日内不战而破!

众人焉能不为之惊喜。

“景略,莫非你胸中已有奇策,竟可不战而下黎阳?”

刘备惊喜过后,立时便是兴奋的追问道。

萧方既然敢“口出狂言”,自然已是心中有底,必有奇谋妙计。

“先前臣也向大王说过,袁尚调走淳于琼,削了袁谭兵马,就是打算对袁谭动手,置其于死地!”

“袁尚的杀心,袁谭定然是心知肚明。”

“他同样应该清楚,即使我们不伐伪魏,大军不兵围黎阳,袁尚也会在此时动手,以他现有实力,照样不是袁尚对手,依旧是希望渺茫。”

“对袁谭来说,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投靠我大楚,依靠大王的扶持来对抗袁尚!”

萧方一席话,将袁谭的处境点破,尔后道:

“所以臣的计策,便是利用袁谭所处困境,派说客入黎阳,说服袁谭献城归降。”

“大王可给他开一个优厚的条件,承诺封他为平原侯,将平原一郡赐给他做封地,允他世袭罔替。”

“他不降,不是死于大王之手,就是死于袁尚之手。”

“降了,还能活,还能得一个富贵余生。”

“臣以为,就算袁谭再愚蠢,也应该能分得清这其中的生死利弊,必会开城向大王投降。”

“那么这黎阳城,大王不就不战而下了吗?”

说罢萧方又向弘农方向一指:

“臣料曹操得知我攻陷黎阳后,定知伪魏已无药可救,权衡利弊之下,多半会退兵而去,转而去攻取蜀地。”

“如此,则我宛洛一线所面临的秦军压力,便就此解除。”

“大王则可彻底无后顾之忧,全力北上邺城,一举诛杀袁尚,荡灭伪魏!”

计策全貌道出。

大帐中,一片沸腾议论。

刘备也好,太史慈众人也罢,无不豁然开朗。

“不错,招降袁谭确实是上上之策!”

“景略你果然是洞察人心依旧,对袁谭的心思拿捏的分毫不差!”

萧方淡笑不语。

要说他对袁谭心思拿捏,其实也是有“先见之明”。

曾经历史上,袁谭承受不住袁尚的打击,就在兄弟之争中眼看要输的时候,选择向曹操投降,引曹操入河北来对付袁尚。

毕竟对袁谭也好,袁尚也罢,在他们兄弟眼中,自己的利益要远大于他们袁家的基业。

既然袁谭能降曹操,为什么就不能降老刘呢?

这便是萧方献此计的底气所在。

刘备便拍案大赞,欣然道:

“好,孤就用景略你之计,即刻派人往黎阳城,劝降那袁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