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243章 霸凌咱这么多年,这就是代价!传国玉玺没等到,等到了老刘的刀!

刘备眼眸一动,对萧方的提议似懂非懂。

“曹操令马腾出兵助战,必是借助于天子的名义,毕竟马腾当初名义上是归顺于朝廷,归顺于天子,而非他曹操。”

“而马腾此番出兵,一者是奉天子诏命,二者也是不想得罪曹操,所以才会只派了三千余兵马前来,并未派出重兵。”

“这样一个并非曹操死忠之人,原本该是主公争取笼络的对象,主公又何必杀其侄子,与他结下了血仇呢?”

萧方不紧不慢,道出了第一层意思。

刘备恍然省悟过来。

萧方这是要借不杀马岱,来向马腾展示怀柔,某种意义上进行笼络。

虽说马腾远在关中,暂时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但从长远角度来考虑,现在有机会笼络就笼络,不失为一种深谋远虑。

“军师言之有理,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刘备连连点头称是。

“自主公当年转进南阳以来,其实主公从未主动对曹操用过兵,每一次都是曹操想要扼杀主公,方才屡次出兵来犯。”

“兵围叶县也好,如今的偷袭阳泉也罢,都是曹操来惹主公。”

“主公身为南方霸主,坐拥荆扬二州,岂能容忍曹操一再的来犯而不作回应?”

“今主公诛其子曹昂,再令马岱将曹昂首级带回去给曹操,就是要借此来震慑曹操,让他为他几次三番发兵来犯主公,付出应有的代价。”

“主公还可借马岱之口警告曹操,若再不识趣插手淮南战局,主公将即刻分兵北上,直捣许都,叫他首尾不能相顾!”

萧方语气冷厉,道出了第二层动机。

刘备眉头渐渐凝起,心中那份怒意,为萧方这番话点燃。

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确实从未主动进攻过曹操,每每都是曹操来犯自己。

这口恶气,这份欺辱,确实也该出一出了。

“好,就依景略所说,令马岱挟曹昂人头往官渡,震慑曹贼!”

刘备遂无犹豫,当即采纳了萧方献计。

萧方嘴角微微上扬,却还有第三层原因,并没有向老刘道出。

曹操生性多疑。

如今偷鸡不成,儿子被杀了,马岱却偏偏活着,还被老刘以礼相待后,完好无损的放归。

曹操会怎么样?

以其多疑性格,会不会在想,是你马岱暗通刘备,向刘备暗中泄露了我的计策,才使刘备提前布下伏兵,害死了我儿子?

由此进一步再推断,会不会是你马腾名义上臣服于朝廷,归顺我曹操,暗中却跟老刘眉来眼去?

这猜疑链不就出现了么。

以曹操的多疑,一旦猜疑心出现,心中必会如梗了一根刺,想方设法的就要收拾掉马腾这个“二五仔”。

马腾父子为曹操猜忌,不能为曹操所用,这不正是老刘所乐见的么。

只是鉴于老刘的性格,既然是诚心笼络马腾,自然是不愿用这等手段,令马岱为曹操所猜疑。

所以这第三层动机,萧方便咽在了肚子里,没有再向老刘明言。

处置马岱之事,就此定下,老刘便传下令去,将那马岱请至大帐相见。

“还有一件事,主公可放松些对寿春城的围困,放几处口子,好容吕布的细作出入。”

“这么做,吕布方能知晓曹操偷袭阳泉失利,赔上了儿子的消息。”

“如此一来,才能打击城中守卒的信心,令他们陷入绝望境地。”

萧方又补了一句。

刘备眼眸一亮,欣然点头道:

“军师所言极是,就依军师所说,即刻将我们的围营放开几处口子便是。”

萧方的目光,转而又望向了东面方向,眼中透出几分期许之色。

“接下来,就看子义和士元这一路了。”

“只等他们破了袁绍的兵马,就能彻底断了吕布求援的念想,让他身陷绝望,安安心心等死了…”

泗水东岸,下相城。

距离盱眙不过五十里。

南门城楼之上,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贵公子,正扶剑立于城头,望着盱眙方向。

年轻贵公子名为高干,乃是袁绍的外甥。

原本按照袁绍的原定计划,是要封他为并州刺史,替袁家镇守西境。

高干一想并州那种贫瘠之地,袁家名义上只占据了上党等东部数郡,其余雁门,代郡,西河等诸郡,多为南匈奴盘踞。

除匈奴人之外,太行山之中,还有张燕的十几万黑山军盘踞。

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这并州刺史对于高干来说,属于钱少事多鸡肋般的一个差事。

于是在得知袁绍决定两路南下时,高干便果断向袁绍提请,辅佐他的兄长袁谭攻掠徐兖。

袁绍考虑再三后,便准了高干所请,并允诺袁谭拿下徐兖之后,令袁谭都督青徐兖三州军事,高干则担当徐州刺史。

徐州虽远不及冀州富足,但也比并州那种不毛之地胜过百倍,高干自然是欢欢喜喜领命,跟着袁谭一路从青州杀进了徐州。

现下袁绍要袁谭分兵南下,绕过下邳夺取盱眙,南收广陵,以威胁江东,高干更是万分积极,主动请缨。

毕竟盱眙也好,广陵郡也罢,皆是徐州所属地盘,先前是为袁术给抢走罢了。

身为未来的徐州刺史,收复广陵郡,就是为自己多打一块地盘,他岂能不积极呢。

“仲治,你说那吕布,当真能将传国玉玺,以及其家眷,送来给我们吗?”

高干目光望向了身边谋士辛评。

袁绍曾有令在先,吕布先要将传国玉玺和家眷送至,显示了其归附的诚意,高干才能如约南下攻取盱眙,进而收取广陵。

这也是高干率军一万大军进驻下相后,明知盱眙的刘军不过四千余人,却迟迟没有进攻的原因。

今吕布迟迟没有送传国玉玺前来,他不免便等的有些焦虑。

“吕布此人虽号为天下第一武将,却最是能忍辱负重。”

“他为了活下去,莫说是献上传国玉玺,献上家眷做人质,哪怕让他认袁公为义父他也会毫不犹豫。”

“现下他被围寿春,形势危急,曹操无兵可调救不了他,唯一能救他的,就只有我们。”

“我料他必会答应主公的条件,将传国玉玺和家眷送至,说不定现下已经在来下相城的路上了。”

“子柱公子且耐心再等几日吧。”

辛评面带着运筹帷幄的笑意,滔滔不绝的分析了一番。

高干心中那份焦急褪色了几分,却仍旧顾虑道:

“寿春城现下应该被围到水泄不通,那四姓家奴纵然想送传国玉玺出来,只怕也没有机会吧。”

辛评又是一笑,不以为然道:

“吕布虽乃反复无信的小人,但其天下第一的武艺,却是名符其实。”

“以吕布的武艺,只要他愿意,完全有能力护送传国玉玺突围,令部将护送前来下相。”

高干眼中最后一丝顾虑,就此烟销云散。

“佐治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我确实是杞人忧天了。”

“那我就耐着性子,等着那四姓家奴,将传国玉玺送来便是。”

高干面露轻松的笑容,当即便转身要下城而去。

刚刚转身之时,部将吕旷风急火燎的冲上了城楼来。

“启禀子柱公子,斥侯有报,南面五里发现一路人马,打着‘吕’字旗号,正向下相城而来。

吕旷喘着气禀报。

高干骤然大喜,急是转过头来,激动万分的望向了辛评。

辛评呵呵一笑,拱手道:

“子柱公子,这必是吕布送传国玉玺的人马到了。”

“公子为主公顺利迎回这传国玉玺,便是为主公立下大功一件事,评恭喜子柱公子。”

高干哈哈一笑,大赞道:

“还是伱辛佐治神机妙算,对那四姓家奴洞若观火,他果然不敢不送传国玉玺!”

“这份功劳,我与你共享啊。”

当下高干便下令,将城门打开,吊桥放下,准备迎吕布的人马,迎接传国玉玺入城。

傍晚时分。

泗水西岸大道上,一道尘雾由南而来。

很快,一路人马便出现在了下相城以南,印入了眼帘。

城门前等候的高干,急是定睛远望,认出果然是“吕”字旗号。

数量约有千人左右,其中还拥簇着数辆马车,内中应该乘坐着吕布的家眷。

传国玉玺,想来也必在那几辆马车上。

“传闻这传国玉玺,乃是始皇帝所打造,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个字。”

“吾倒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一睹这传世国宝的风采了呢…”

高干是磨拳擦掌,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咱们拿下徐州已成定局,主公官渡击破曹贼已只是时间问题,一统两河势不可挡。”

“如今若再拿到了传国玉玺,刘家气数已尽,袁氏取而代之,那就是真是上应天命,下顺人心了。”

辛佐脸上亦是写满了期待二字,已经开始幻想着袁绍开创袁家王朝,自己荣升从龙之臣的美好蓝图。

两人各自憧憬之时,那一路吕军已近,开始放慢了速度。

一员带头的武将,手提一柄画戟,带着几十名人马,护着数辆马车先行一步近前。

高干迫不及待拨马上前,高声喝道:

“吾乃高干是也,来的吕布部将是何人,传国玉玺何在?”

那手提画戟的武将,听到“高干”之名,眼中一道兴奋的精光闪过。

接着单枪匹马上前,冷眼看着高干道:

“原来是袁绍的外甥,在下太史慈,幸会了。”

太史慈?

高干眼神茫然,思绪飞转,一时想不起来吕布军中,还有这么一员部将。

身后处,辛评却是脸色骇然大变,惊叫道:

“他是刘备的部将,子柱公子快撤回来,我们中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