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218章 投名状一纳,卧龙凤雏集齐!兵少就是七寸!父慈子孝,各怀鬼胎!

“左将军可择一孙氏降将,以投靠孙权为由,名正言顺的率一支兵马进入六安城,充当左将军的内应。”

“介时左将军这路偏师奇兵,便可长途奔袭直取六安,在内应的配合下速破城池,一举拿下六安。”

“待到吕布得到消息时,左将军已拿下六安,继续北上兵围阳泉,威胁寿春城。”

“阳泉虽为寿春上游屏障,但自曹操退兵之后,城中留守兵马便不足两千人。”

“吕布若救阳泉,则成德城必不可守,左将军便能趁势拿下成德,由淝水北上进围寿春。”

“若吕布不救阳泉,则这一路偏师便可将阳泉攻破,同样能兵临寿春。”

“吕布兵少,东西不能兼顾,最终便只有退守寿春一条路可选。”

“到那个时候,左将军两路兵马,便可从容会师寿春,合围吕布,拿下淮南岂不指日可待也!”

庞统以自信的口吻,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老刘盯着地图,咀嚼着庞统的献计,脸上渐渐浮现惊喜之色。

诸葛亮,鲁肃,陆逊等谋臣们,很快也看明白了庞统此计的精妙所在,不禁啧啧称赞。

萧方微微点头,心中暗暗赞许。

凤雏不愧是凤雏,光凭这一条计策,足以证明其智计天资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自家小舅子的长处,在于是一位全能之才,治军,治政,统军谋算,样样皆是顶配。

唯一略逊于这庞统的,可能就是战术方面的具体微操了。

今日庞统献上的这一计,也足以证明他在战术上的非凡天赋,配得上凤雏之名。

“景略,士元此计,你觉得如何?”

刘备强压住欣喜,目光望向萧方询问。

萧方面带着赞许之色,羽扇轻指着地图道:

“看来士元今日是有备而来,此番从淮南至江东,对吕布的虚实是了如指掌。”

“吕布相较于主公,最明显的软肋便是兵力不足,这也是他为何要重用孙权,令其守六安的原因。”

“无非是想借孙权之名,招揽孙氏旧部为其所用,为他补弥兵力不足的软肋。”

“士元这一计,却将计就计,顺势将主公的内应安插入六安,令主公能速破六安城,叫吕布根本来不及增兵相救。”

“此计确实是速取淮南的妙计,方以为可行。”

萧方都点头认可了,刘备更是再无顾虑。

于是一拍地图,欣然道:

“士元这一计,确实是精妙绝伦,那吾就用士元这一计,一脚踢开寿春南大门,顺便将孙权这个孙家余孽,一举铲除!”

府堂之内,众将一片亢奋。

庞统嘴角微微上扬,年轻的脸上难掩几分得意。

此时的刘备,可不是当年那个织席贩履之徒,而是雄踞南方的霸主,与袁绍曹操并立为天下三大诸侯。

自己一介布衣,能得刘备礼贤下士,更采纳了自己的计策,莫说他本就心高气傲,纵然是一个淡泊之士,心中焉能没有几分得意。

何况,自己这一计,还得到了萧方的称赞认可。

萧方又是谁?

那可是名震天下,神机妙算,有着谋圣之名的神谋之士啊!

“左将军乃仁义之主,统这雕虫小计若能助左将军拿下淮南,也算是造福于淮南士民了。”

庞统得意归得意,却并未得意忘形,及时的自嘲了一番,顺道还拍了老刘马屁。

老刘当即起身,整了整衣冠,向庞统郑重其是的一揖。

“备有匡扶汉室,再造大汉之志,正需天下豪杰智士襄助。”

“士元你智谋非凡,有经天纬地之才,实乃天赐我刘备的王佐之士。”

“备恳请士元能留下来,与这一众文武豪杰,助备扫除汉室,匡扶我大汉社稷!”

刘备向庞统抛出了橄榄枝。

庞统此番显然有备而来,自然不是闲的无聊,只为向刘备显摆一番自己的智计。

献计是投名状,更是为向刘备显示自己非凡的智计才华。

投奔于刘备麾下,谋一个位极人臣,名留青名才是真正目的。

当然,这其也不乏为了庞氏一族,在刘备集团中的前途地位考虑在内。

如今见识了刘备的礼贤下士,又为刘备如此大礼相邀,庞统就算再心高气傲,也没理由不借驴下坡。

当下庞统便佯作受宠若惊,慌忙起身,向着老刘躬身还礼。

“统生平之志,乃一展所长,辅佐一位雄主平定天下!”

“左将军有高祖之风,有光武帝之志,更有天命之相,正是统要寻觅的雄主。”

“既是左将军盛情相邀,统自当尽我所能,辅佐左将军成就大业!”

庞统倒是直白坦荡,没有那些为苍生百姓啦,左将军你是仁义之主啦之类高大上的理由。

伱刘备有汉高祖的潜质,我庞统想做陈平,咱们一拍既合!

表明态度后,庞统深深一揖:

“主公在上,请受我庞统一拜!”

刘备忙将庞统扶起,开怀大笑道:

“吾未得淮南,便先得士元这位王佐奇士,上天当真待我刘备不薄啊。”

“来来来,士元,我们要好好喝个痛快才是!”

府堂内,众人的笑声阵阵响起。

当下刘备便将庞统收入麾下,并用庞统之计,择了一员孙氏旧将,令其率军渡江北上,直奔六安。同时则加紧安抚人心,整编降卒,屯集粮草,为北上讨伐吕布做准备。

寿春城。

曾经的伪皇宫,如今的州府内。

吕布高坐在原本属于袁术的皇座上,正翻看着孙权献上的那份名录。

名录上所载,皆是近月以来,前来六安投奔于他的孙家旧将。

“朱治,马忠,蒋钦…”

吕布将这些名字一一念过,尔后略带猜疑的目光看向孙权:

“仲谋,这些来投奔你的人,都靠得住吗?”

孙权的独眼笑望向吕布,拱手道:

“父亲放心,这些人多为淮泗人氏,是当年先兄渡江时带往江东的旧部,并非是江东人氏。”

“江东陷落时,这些人都散布于各县驻守,不得已之下才屈从了那大耳贼。”

“如今他们得知儿还活着,背弃刘备渡江来投也是天经地义。”

“况且儿事先已探查过,刘备窃夺江东后,对我孙家这些淮南籍的降将极不信任,一直想削夺他们的部曲。”

“我孙家是兵为将有,这些人自然不满刘备削他们部曲,转而来投奔孩儿是再合理不过。”

听得孙权的解释后,吕布合上名录,眼中的疑色消散。

“权儿,你年纪轻轻,便能如此沉稳老练,思虑周密,实属难能可贵。”

“六安城交给你来守,为父就放心了。”

吕布微微点头,脸上掠起赞许的意味。

孙权忙一拱手,慨然道:

“多谢父亲信任,父亲放心,若是大耳贼胆敢来犯,儿赌上这条性命,必保得六安不失!”

吕布面露几分笑意,对孙权的表态,显然很是满意。

接着却又摆了摆手,安慰孙权道:

“权儿你有这番决心,为父自然是安心。”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紧张,大耳贼若想攻我寿春,多半会出合肥,走淝水这一路北上。”

“介时为父会亲率大军,往成德城去阻挡大耳贼,你六安城所在的沘水一路,多半不会受什么威胁。”

孙权眼珠转了一转,嘴角掠过一抹不易觉察的诡笑。

“刘备不来攻六安最好不过,正好让吕布和刘备在成德死战,我才好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

“等二人杀到两败俱伤之时,我才有机会从中渔利呀…”

孙权心中思绪飞转,面上却拱手恭维道:

“父亲慧眼如炬,对大耳贼了如指掌,有父亲坐镇成德,纵然那大耳贼尽起荆州江东之兵来,定然也要折戟城下!”

孙权马屁拍的吕布舒服,不禁哈哈一笑,欣然道:

“仲谋你放心吧,只要你能真心为为父而战,咱们父子齐心,定能击退大耳贼,守住淮南。”

“将来为父转守为攻,反攻江东之时,必会为你杀了那刘备和萧方,为你大哥孙策,为你孙氏一族报仇雪恨!”

孙权嘴角暗撇,自然知道吕布这是给自己画大饼。

虽心知肚明,面上却是佯装欣喜,忙又是起身参拜,对吕布大表了一番感恩。

“近来细作频繁回报,刘备正集结兵马屯集粮草,随时有渡江来犯的可能。”

“仲谋,你就速回六安,早做准备吧。”

吕布下了逐客令。

孙权正要起身拜别时。

一直沉默的陈宫,却忽然沉声道:

“依常理,温侯御敌之策,乃是合情合理。”

“可温侯想过没有,那萧方鬼谋多端,最善的就是出奇制胜。”

“倘若他使声东击西之计,以主力佯攻成德城,以吸引温侯率主军拒挡,却分奇兵走沘水奔袭六安,又当如何应对?”

吕布和孙权身形一震,脸色蓦然一变。

吕布微微一怔后,却又不以然道:

“若果真如此,刘备分兵,本侯也分兵去增援六安便是。”

陈宫却眉头深锁,摇头道:

“成德与六安之间,相隔百余里之遥,除非温侯提前判定刘备奇袭六安的情报,否则根本来不及向六安派出援兵!”

吕布语塞,眉头渐渐凝成了一字宽。

“公台顾虑的甚是啊,如何能提前探知刘备分兵偷袭六安,确实是个难题…”

吕布指尖敲击着案几,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孙权同样眉头紧锁,眼中闪烁起了担忧之色。

气氛变的凝重起来。

一片沉默中,陪坐孙权身边的吕蒙却缓缓起身,拱手朗声道:

“温侯,末将有一策,可提前探知刘备是否将偷袭我六安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