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194章 放孙策一马?这不是我风格!江东唯一战略家!老刘:这把稳了!

孙策发毒誓了。

鲁肃也发下了重誓。

萧方打量着鲁肃,眼眸微转。

孙策是真想求和还是诈和不确定,但看鲁肃这般态度,必定是对孙策深信不疑。

萧方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了刘备:

“主公,既然孙策这么有诚意,又以江东士民性命为念,主公若不答应的话,岂非有损主公仁义之名?”

“依方之见,主公便接受了孙策求和便是。”

萧方都发话表态了,刘备自然没有理由再犹豫,当下便接受了孙策的言和。

老刘原本是打算叫鲁肃回城,与孙策商定具体言和细节,鲁肃为表诚意,却执意要留在大营中为质。

老刘没办法,只得令将鲁肃安置下去,好生款待不可怠慢,令其随从回金陵向孙策复命。

“主公,军师,咱们怎么能答应孙策那小子求和啊!”

“咱现下已兵临金陵城下,跺跺脚就能将金陵踏破,整个江东也如探囊取物。”

“这已经到嘴里的肉,凭什么就不要了!”

鲁肃前脚一走,黄忠第一个便站出来反对。

“主公,慈以为孙策就是吃准了主公仁义,故而才拿江东士民生死来压主公。”

“想那孙策平定江东时,杀得江东士民是人头滚滚,他何曾顾过江东士民的死活?”

“我料他这必定是拖延战术,只为换取主公退兵,好给他喘息之机,重新招兵买马重整旗鼓。”

“将来待他恢复元气后,我料他必会毁约背盟,挥师西进将割于我们的郡县尽数夺回!”

太史慈也神色凝重,将孙策的意图点破。

帐中一片质疑声,诸将皆是反对接受孙策的求和。

老刘略感困惑的目光,不禁看向了萧方。

他是顾虑江东士民生死不错,但这却并非他答应孙策求和的主要原因。

毕竟他虽是仁义,却并非迂腐,怎会不知打仗就要死人的道理。

平定乱世就要用武力,用武力就要有战争,有战争就势必要殃及百姓。

若不然你就放弃平定乱世的理想,还打什么荆州,打什么江东,直接吃了散伙饭回老家种田不是更好?

所以老刘接受孙策求和的原因,实则是因为萧方让他答应,而他素来对萧方又是言听计从。

只是依他对萧方的了解,这似乎又不像是萧方的风格。

依萧方的风格,不该是对孙策除恶务尽,赶尽杀绝的么?

“主公,先看看这份眼送来的密报吧。”

萧方却无视众将的质疑,笑容别有味意,将一道密信奉给了老刘。

一听到“眼”字,刘备立时明白,这必是陆逊那个卧底送来的情报。

刘备忙是接过,拆开来细看。

内中的密码信,萧方已经提前翻译过,大致写的是孙策已派其弟孙权和程普,于昨日离开金陵,望吴郡而去。

因陆逊早被排除于孙氏集团核心圈外,故而并不知孙程二人此番离城之动机所在。

但陆逊声称,孙权相较于孙策的残暴,对待江东士家豪姓态度相对温和许多,故而在江东士家豪姓眼中,颇有几分口碑。

故而陆逊推测,孙策是派孙权往吴郡招募兵马,意图负隅顽抗到底。

刘备看看手中密报,再看看萧方玩味的眼神,蓦然间省悟过来。

“军师的意思,莫非孙策乃是假意求和,只为给其弟孙权往吴郡招兵买马争取时间?”

萧方笑而不语,默认了老刘的推测。

刘备眼中疑色却依旧,不禁奇道:

“既然军师知孙策是假意求和,为何适才还叫备答应那鲁肃?”

黄忠等众将们,皆是茫然不解,目光齐刷刷的聚向了萧方。

“孙策应该很清楚,局势到了这般地步,纵然孙权能为他招揽到兵马,就凭一众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亦是杯水车薪。”

“那么对于孙策而言,唯一能扭转局面的机会,就是出奇制胜,打一场大胜仗来击退我军。”

“根据先前得到的江东布防机密,孙策除了金陵城这一万多兵马外,在阳羡还有一支五千人的兵马,专用来监视镇压山越人作乱。”

“而孙策损兵折将,金陵城中可用大将已所剩无几,这个时候招募兵马,只派孙权前去便可,为何还要连同程普这员老将也派走?”

“故方料定,程普此去之目的,必是往阳羡接管那五千兵马,尔后率军改道北上,出其不意的摸到我军侧后。”

“这时孙策就能利用向我军求和,令我们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之机,前后夹击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若胜,我军就得被迫退兵,金陵之围,江东之危自然就一举解除!”

“这才是孙策求和的真正意图所在!”

萧方也不拐弯抹角,吊老刘和众将的胃口,索性将全盘推测尽数道出。

大帐之中,众人恍然大悟,立时一片哗然。

“原来如此,没想到孙策求和,竟然暗藏如此诡计!”

“幸得军师慧眼如炬,识破了孙策图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老刘豁然明悟之时,背后不禁浸出一层冷汗。

众将震惊过后,便是一片愤然。

“孙策此贼,先是厚颜无耻认袁术为父,如今又想利用主公的仁义假意求和,实在是无耻之极!”

黄忠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主公,让我即刻去砍了那鲁肃祭旗,尔后咱们大举攻城,将金陵城一举踏平!”

众将轰然起身,纷纷愤然叫战。

老刘眉头皱起,脸上已浮现深深愠怒之色。

他是一个重信之人。

孙策和鲁肃这对主臣,却将誓言当作放屁一般,实是触碰了他的底线,岂能不令他为之厌恶。

“鲁肃这个人,素来忠厚,应当不屑于为虎作猖,帮着孙策假意求和。”

“我料想,他也是被孙策算计了,多半是蒙在鼓里,当真信了孙策想要求和。”

萧方对鲁肃的为人,还是相当清楚的。

接着又说道:

“况且鲁肃此人虽年纪轻轻,却善于治军,深谋远虑,有过人之明,实乃不可多得的统帅之才。”

“这样的人才,杀之多可惜,主公若能借机收为己用,岂不美哉?”

萧方将鲁肃的过人之处点了出来。

作为历史上的东吴四大都督,鲁肃在攻城拔寨,开疆拓土,或者是智计方面不如那三位。

但鲁肃相比于那三位,却有着无可匹敌的大局观,可以说是江东唯一的战略家

其为孙权所献的榻上策,是可与隆中对相媲美的宏谋远略。

鲁肃也是东吴四都督中,唯一一位意识到,唯有与老刘结盟,孙权才有机会问鼎中原。

故而鲁肃在其有生之年,一直极力维持着孙刘联盟不破灭。

可惜孙权太废,屡攻合肥不下,最后只能把眼睛盯在了荆州上,等鲁肃一死立刻撕毁盟约,背刺老刘偷袭荆州。

荆州这块肥肉是拿到了,可惜孙权却失去了问鼎天下的机会。

论用兵之能,陆逊吕蒙之流,确实在鲁肃之上。

可惜论到战略眼光,二人却是拍马也赶不上鲁肃,也就周瑜能勉强掰一掰腕子吧。

这样一位有着大局观,可以独挡一面的帅才,萧方自然不可能让老刘错过了。

“孙策麾下,竟然还有这等大才?”

老刘听得萧方对这鲁肃,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自然是惊喜万分。

萧方微微点头,笑道:

“我荆襄人杰地灵,江东亦是卧虎藏龙,可惜孙策无主公这般雄主气度,纵然贤能也不能人尽其用。”

“方原本还在想着,怎么把这个鲁肃为主公招至麾下,没想到孙策竟然把这等大才,自己给主公送上门来了。”

“那咱们就将计就计,破了孙策的垂死挣扎,顺道收了鲁肃这位江东大才!”

一句“将计就计”出口,刘备心头顿时闪过四个字:

这把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