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174章 赌命一战!三千敢对五万?想让我救你?我要纳你母,做你爹!

孙策身形一震,整个人愣了住。

他缓缓转过身来,吃惊的目光看向半跪在地的周瑜,似乎不敢确信自己适才听到的话。

“伯符,我愿为你死守虎林,拖住大耳贼!”

周瑜知道孙策不信,便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

孙策心头一凛,终于确认自己耳朵没听错。

周瑜这是抱着必死决心,要为他死守虎林,不惜身陷在刘备十倍大军的重围之中!

原本孙策正为由谁来守虎林而苦恼。

周瑜这时候站出来主动请缨,等于是替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他本应该感到高兴,现下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反倒只有深深困惑。

“公瑾,你应该知道,我最多只能留四千兵马守虎林。”

“刘备可是有近五万大军,十几倍的兵力优势。”

“袁术的大军不知何时才能南下,这虎林城要守到什么时候,我也无法保证。”

“坚守虎林,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你当真愿守此城?”

孙策道出了心中困惑。

他是不明白,周瑜为何要冒这么大的险,主动请求担此重任。

“若非瑜几次失算,鄂山我们就不会败,柴桑就不会失守。”

“伯符伱就不会被逼到走投无路,被迫向袁术低头请降的地步。”

“江东如今的困境,皆是我一手所致。”

“伯符你虽不杀我,我却知自己罪无可恕,我也知满营将士,皆是恨我入骨!”

周瑜一脸惭愧自责,历数着自己的罪责。

尔后深吸一口气,拱手决然道:

“若不能为伯符你将功补过,我周瑜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坚守虎林,就是我戴罪立功的唯一机会。”

“放眼江东诸将,再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坚守此城。”

“伯符,就请你准我所请,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吧!”

说罢,周瑜一拜到底,额头重重的叩在了地上。

孙策终于听明白了。

周瑜这是要以死明志!

他要赌上性命,为自己死守虎林,拖住刘备大军,直至袁术援军南下。

守住了,便能将功补过,重新赢得他的信任,赢得江东将士们的尊敬。

守不住,就与虎林共存亡,赔上一条性命。

“当此生死存亡之际,我唯一能依靠的,还是公瑾你呀。”

孙策一声苦涩慨叹,忙是俯身将周瑜扶了起来。

此刻他的脸上已再无半点怨意,唯有深深的感动。

这一声慨叹,也代表着他接受了周瑜的请缨。

事实上,到了这般地步,也只有周瑜的将才,方能统帅几千兵马,守住这虎林城。

而以周瑜跟他的交情,对刘备的仇恨,自然也绝不会献城降刘。

周瑜,确实是他唯一的选择。

孙策这番感慨,也令周瑜心中大为感动,一时竟是哽咽。

孙策便扶着周瑜坐下,亲自给周瑜斟了杯酒,商量起了坚守虎林事宜。

“公瑾,你也知道,现下我是兵力捉襟见肘,我最多只能再给你多添五百人马…”

“我要三千兵马足矣!”

周瑜打断了孙策的话,眉宇间重新浮现出久违的自信。

孙策倒吸一口凉气,惊道:

“公瑾,到了这般地步,可不是意气用事之时。”

“那刘备可是有近五万大军,你只靠三千兵马,如何守住虎林?”

周瑜嘴角钩志一抹诡色,冷笑道:

“那刘备不是自诩仁义么,我就拿捏住他这软肋,介时我…”

周瑜不紧不慢,以讽刺的口气,将自己的守城之策道了出来。

孙策脸上的吃惊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欣喜若狂,到最后则是放声大笑起来。

“好好好,公瑾此计当真是妙极!”

“那大耳贼不是贪慕所谓仁义虚名么,公瑾这一计,正是让他尝尝,什么叫为虚名所困!”

周瑜笑而不语。

孙策大笑过后,一拍周瑜肩膀:

“公瑾,看来你也不是赌命,而是早就胸有成竹。”

“我早说过,你就是吾之子房,这话现在依旧算数!”

“你就放心坚守虎林便是,一月之内,我必会同袁术大军,前来击破大耳贼!”

说着,孙策高举起了酒杯。

二人便一饮而尽,相视大笑起来。

此时此刻。

周瑜恍惚间有种错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为孙策言听计从,被奉为谋主的美好时光。

寿春。

张昭恭敬的立于殿前,巴巴的望着皇座之上,那位大腹便便的“天子”。

此刻,袁术正眯着眼睛,翻看着孙策亲笔所写的请降书信。

书信中是言辞恳切,各种懊悔自责,恳请袁术能宽宏大度,原谅他的“年少无知”,准他以江东三郡归降。

袁术眯成一道线的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暗自窃喜,若非是强行压制,恐怕早已欣喜若狂的大笑起来。

但他却没笑出来,反倒将书信往案几上一拍,脸色跟着一板。

“孙策这忘恩负义的臭小子,朕把他当亲儿子对待,他竟然吃里扒外,关键时刻背叛于朕,实为可恨!”

“现下他被那大耳贼逼得走投无路,才想起来认错,想要归降于朕,求朕发兵救他?”

“张子布,你告诉朕,朕凭什么宽恕他?”

袁术是满腹怨气,冲着张昭质问道。

张昭干咳几声,当即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将孙策的悔恨与自责一一道来。

至于当初为何背叛袁术,自然是要推在年少轻狂,为曹操所诱骗,为身边宵小所蛊惑上。

“伯符将军他时常说,他一直也将陛下视为父亲。”

“陛下既是视伯符将军为亲子,眼看自家孩子犯了错,如今已翻然悔悟,身为慈父岂有不宽恕之理?”

“伯符将军说了,若是陛下肯原谅他,他定当亲手斩下刘备首级,为先太子报仇雪恨,以报答陛下的宽恕之恩。”

张昭一通“老子儿子”论后,不动声色的提及了袁耀之死。

所谓先太子,便是袁术称帝后,对自己儿子袁耀的追封。

张昭最后一句话,等于是在袁术伤口上撒了把盐,霎时间勾起了他的丧子之痛。

“大耳贼~~”

袁术牙关陡然间咬紧,满是横肉的脸上,扭曲出了深深恨意。

殿前众臣,明显从袁术的神情变化中,看出了袁术有意出兵的迹象。

“温侯!”

陈宫向吕布,暗使了一个眼色。

吕布眼珠转了几转,蓦然间会意陈宫眼神含义

“父皇!”

会意的吕布一跃而上,愤然一拱手:

“儿愿提兵南下,解江东之围,并为父皇斩下刘备首级,以告慰先太子在天之灵!”

此时的吕布,已认袁术为义父,自然能尊称一声父皇。

吕布这么一请战,其余纪灵等众将,立时反应过了来。

于是众将纷纷起身,轰然请战,皆是叫嚣着要为袁耀报仇雪恨。

看着这群情激愤的形势,张昭暗松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袁术的复仇怒火,也在这一刻被点爆。

“砰!”

他拍案而起,当即就要纳了孙策请降,宣布挥师南下。

“陛下!”

一位谋臣却抢先一步起身,拦住了袁术。

那起身之人,正是袁术心腹谋臣杨弘。

“当年刘备杀害先太子,此等大仇,陛下自然是要报的。”

“但孙策请降这件事,臣以为陛下还当慎重才是。”

“当年陛下待孙策如子,他尚且敢背叛陛下,倘若此番陛下帮他击破刘备,解了江东之危,谁敢保证他不会食言而肥呢?”

杨弘眼神别有深意的提醒道。

袁术蓦的冷静了下来,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杨弘的提醒令他警醒起来,毕竟孙策是有前科在身,既然能背叛自己第一次,为什么就不会背叛自己第二次呢?

眼见袁术犹豫起来,张昭顿时又紧张不已,忙又为孙策大表了一番忠心。

“够了,你不必再说了。”

袁术却打断了张昭,冷冷道:

“只要孙策肯做三件事,朕就再信他一次,恕他前罪,纳他归降。”

张昭大喜,忙问袁术是哪两件事。

“第一件事,朕知他无子,就让他送他一个兄弟前来做质子。”

“第二件事,朕要他亲自来见朕,拜朕为义父!”

“第三件事,朕知他寡母吴氏素来贤良淑德,朕有意纳之为妃,你让他速速将吴氏送来寿春!”

听得这第一件事,张昭勉强还能镇定。

听到第二件事时,张昭眉头已是皱起。

当听到袁术的第三件事之时,张昭则是骇然变色,霎时间惊到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