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165章 跟我撞杉了?那就顺手收拾了吧!卧龙首秀,关门打狗!

樊口。

千艘战船,浩浩荡荡经上游而来,驶入了水营之内。

士卒们陆陆续续下船,开始埋锅造饭,经历过短暂的休整后,将继续顺流东下,直扑柴桑。

“根据我军细作来报,周瑜已尽起柴桑之兵,向西进驻阳新塞,明显要阻挡我军于柴桑以西!”

“看来周瑜是知道柴桑兵少,怕被我军围城,故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中军帐内,诸葛亮将最新收到的细作情报,宣读了出来。

刘备微微点头,笑看向萧方:

“景略,如你所料,周瑜果然尽起主力,往上游阻击我军。”

“看来汉升这一路奇兵,胜算更增一筹啊。”

萧方却未如老刘这般乐观,反倒眼眸中透出几分疑色。

略一沉吟后,问道:

“阿亮,是谁领兵进驻阳新塞,是周瑜还是那韩当?”

诸葛亮又看了一眼情报,说道:

“是周瑜亲自统军往阳新塞,韩当也随军同往。”

听得这个结果,萧方眉头微凝,眼中疑色更添了几分。

诸葛亮也觉察到了异常,忙问道:

“姐夫,莫非周瑜此举,有什么不对劲吗?”

萧方却未点破,反问道:

“阿亮,你好好想想,这其中难道真没有可疑之处吗?”

诸葛亮微微一怔,便低下头来,重新审视手中那份情报,不放过哪怕一个字。

渐渐的,诸葛亮眼中果然开始浮现疑色。

“听闻鄂山一战,周瑜跳船时摔断了腿,落下了残废,以其这种身体情况,应该不方便统军出征。”

“而韩当的威望与战阵经验,明显又高于周瑜,若只是坚守阳新塞,理应由韩当统军,周瑜留守柴桑才合理。”

“退一步讲,就算是周瑜去阳新塞统军,也该是韩当留守坐镇柴桑城才是。”

“现下却是周瑜和韩当二人,一同率军前往阳新塞,这就有些可疑了。”

诸葛亮慧眼如炬,稍稍经萧方一提醒,立时便看出了其中疑点。

刘备听罢,忙是接过那帛书情报,细细也端详起来。

半晌后,刘备重重点头道:

“阿亮言之有理啊,如此看来,周瑜和韩当同时去守阳新塞,此举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放下手中帛书,刘备抬头看向萧方:

“那依军师之见,周瑜此举,到底有何图谋用意?”

萧方剑眉微凝,沉思不语,半晌后眼眸一动。

“莫非那周瑜也想…”

话音未落。

陈到匆匆而入,附耳向刘备低语了一番,又将一道书信献上。

“景略,是伯…是‘眼’来信了。”

刘备便叫陈到将那封密信,递与了萧方。

那封密信,自然便是陆逊送来。

老刘当然也知道,陆逊这封信是以萧方所创的“密码”所写,也只有萧方能解得开。

于是萧方接过书信,便叫诸葛亮取来一部《左传》,对照着开始破译起来。

帐中众人看着萧方这怪异举动,看得帐中众人是一头雾水。

片刻后,密信破译完毕。

萧方看过之后,不禁笑叹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位周郎果真不是盏省油的灯,这是跟我撞杉了呢…”

说着萧方便将破译后的书信,交给了满脸好奇的老刘。

老刘迫不及待接过,看过一眼,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景略,若照此信上所推测,韩当并未前往阳新塞,竟是要偷越幕阜山,想偷袭我夏口?”

“那这韩当,岂非要跟汉升迎头撞上?”

老刘抬起头来,惊异的目光望向了萧方。

萧方却脸上未有半分意外,只轻摇着羽扇淡淡道:

“方早说过,咱们鄂山一战虽破了周瑜,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轻视于他。”

“以周瑜的智计,能想出此计,也不足为奇。”

刘备恍然,略一沉吟后,忙又道:

“既然如此,那现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萧方却淡然如常,宽慰道:

“主公莫急,这封信来的及时,依脚程的话,我们还有时间向汉升示警。”

“说不定,除了柴桑城之外,汉升此行还有意外的收获。”

意外收获?

刘备微微一怔,一时还未能领悟萧方话外玄音。

萧方却将那书信交给了诸葛亮,交待道:

“阿亮,我现下就令仲康率一队虎卫,护送你星夜兼程去追赶汉升老将军。”

“伱们的任务现下变了,不光是要拿下柴桑,还要为主公吃掉韩当这五千人马!”

“至于怎么吃掉,就看你的随机应变了。”

诸葛亮本来还心中困惑,不明白刘备与萧方在说些什么。

当看过那道破译后的陆逊密信后,不禁恍然省悟,眼中掠起感激欣喜之色。

自家姐夫,这是把一桩大功交给他,要让他生平头一次,充当谋主,来单独谋划一场战役。

这是在给他名震天下的机会啊。

“请主公和姐夫放心,亮必不负你们所望。”

诸葛亮当即起身,欣然领命。

于是许褚便带着一队虎卫,护送诸葛亮离营,星夜兼程往陆口方向而去。

刘备此时也明白了萧方用意,眉头松展开来,脸上浮现轻松笑容。

“阿亮有军师之风,有他出马,备就放心了。”

“那咱们就继续东进,直取阳新塞,配合那周郎演一出戏吧。”

七日后,幕阜山某谷地。

一支五千人的江东军,正沿着向西谷道,默默的西行。

韩当勒马于道边,抬头远望。

穿过这条谷道,就越过了幕阜山,沿陆水北行,不出三日就能进入长江。

韩当仿佛已看到,兵力空虚的夏口城,正在向他招手。

“父亲,咱们这般翻山越岭的,士卒们怨气不小啊。”

“儿请攻陷夏口后,准许他们劫掠三日,尽情搜刮钱帛女子,算是对他们的犒赏。”

身后年轻的武将,喘着气向韩当提请。

进言者,正是其子韩综。

韩当却瞪他一眼,喝斥道:“纵兵劫掠这种事,岂是为父——”

话到嘴边,韩当却又咽了下去。

孙策嗜杀,喜好放纵士卒烧杀抢掠,却并不代表其麾下武将,人人皆是如此。

他韩当就是个例外。

原本他是想斥责儿子,提出这等荒唐的请求,有辱自己的声名。

话到嘴边时,黄盖被杀之仇,却陡然间涌上心头。

略一犹豫后,韩当眼中燃起恨色,遂沉声道:

“公覆是死在刘备手下,更是死在荆州人手中,荆州人该当付出血的代价!”

“为父就准你所请,破夏口后准将士们洗掠三日,以为犒赏!”

“除此之外,夏口两百石以上刘备的官吏,统统满门斩杀!”

韩当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的更绝,不光要纵兵抢掠,还要连同刘备委任的官员,尽皆满门族灭。

韩综大喜,拱手赞道:

“儿明白了,父亲英明,咱们就该杀他个人头滚滚,让荆州人知道,附从刘备与我江东为敌,是什么下场!”

韩综遂将韩当的承诺,向全军传达了下去。

五千原本疲惫的江东军,得知破夏口后可抢掠三日,无不是精神大振,如打了鸡血般放声欢呼,疲惫一扫而空。

韩当听着士卒们的欢呼声,目光望向了北面方向,眼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公覆,你放心吧,为兄必杀得荆州人头滚滚,用他们的鲜血来告慰你在天之灵。”

“你若在天有灵,就保佑伯符气运加身,保佑公瑾的计策功成,不光拿下夏口,连那刘备也一并诛灭!”

对天祈祷过后,韩当收起感慨,策马扬鞭继续前行。

山谷之中,原本不善山地行军的五千江东军士卒,一时间精神抖擞,说说笑笑的加快行军。

他们是一路谈笑,幻想着攻破夏口后,该当如何烧杀抢掠。

却浑然不觉,谷道两翼的山头之上,数千双狰狞兴奋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们。

如同在盯着送到碗里的猎物一般。

某山岗上。

黄忠正扶刀而立,兴奋却困惑的目光,俯视着从眼皮子底下经过的江东军。

“没想到,这个周瑜竟然也想出一道声东击西之计,军师要袭他柴桑,他却要袭我夏口。”

“只是主公和军师,又是如何知晓周瑜这计策,竟能提前令你前来给老夫示警?”

黄忠是啧啧称奇,好奇的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则是慨叹道:“我姐夫的手段,神鬼莫测,我亦无法猜透。”

感慨收起,诸葛亮抬手向谷道一指:

“老将军,别管那么多了,先收拾了这五千江东军再说吧。”

“千万要记得,先封死谷道两侧再动手,咱们要关门打狗,千万不可放敌军一兵一卒逃出去!”

黄忠遂翻身上马,眼中杀意骤然,挥刀喝道:

“传令下去,升起信旗,给老夫封死两头谷口!”

号令传下,一道黄字信旗,高高的升起在了山头之上。

片刻后。

伴随着数声轰然巨响,无数事先备好的滚石圆木,顷刻间被推下了山坡。

尘雾冲天而起,将西谷口上空笼罩。

谷道内。

正在策马行军的韩当,脑海里还是谋划着兵临长江后,如何袭夏口的作战细节。

就在这时,前方山崩地裂之声,陡然间冲天而起。

无数的巨石圆木,滚滚而下,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将前方谷口封住。

韩当猛然勒住战马,脸色骇然大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