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五百七十四章 万年不变的老法子

毫无疑问这是对四叶草集团技术能力的极大信任,但是周至却有些心里发苦,算力矩阵本来是为了适配麦小苗的神经元网络系统而假设的,将之用作普通中型机来使用,不仅仅属于降维,而且还有点不适配。

就好比你本来想切肉,但是上面说你用手枪来切吧,反正刀跟枪都是武器,枪远比刀先进,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吧?

好在麦小苗也当真利害,她前瞻性的“算力黑箱”思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算力矩阵模拟一台或者多台服务器,客户在使用的时候无需考虑底层构架,只需要在构建好的虚拟构架上部署应用,这是在和船舶动力研究所进行联合研发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有了这个架构设计,周至才不算是措手不及,可以结合智能终端配套完成基地的设计要求。

哪怕是胡天宇他们之前已经搞出了一个FTERM的终端模拟软件,现在只是将之“硬件化”,但这里面涉及到的细节也太多了。

比如FTERM对外设的驱动,没有现在的要求这么全面;

又比如FTERM使用的是软件模拟接口,看上去是各种接口设备都可以驱动,实际上是利用内置的接口转换程序实现的,在和服务器交换的时候其实还是使用的常规通信协议。

落实到硬件设备的时候,这样的实现方式当然是不行的,因此需要制造外围的板卡用作驱使这些设备的转换装置。

好在都不是核心的技术问题,加上吸收了巨力集团原有的笔记本电脑和手写电脑的知识产权,因此才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拿出合用的样机。

三星和索尼闻风而来,两家企业在之前与四叶草集团的合作当中可谓是吃到了甜头,对于信息化办公设备的市场也早就在涉足,现在全球第一款图形化智能终端的诞生,怎能不让他们垂涎三尺?

周至还不能不和他们合作,毕竟这两家企业有着雄厚的设计生产实力,四叶草仅靠自己的生产线连国内市场都满足不了,更别说全世界去赚钱了。

不过四叶草也不吃亏,有了这样的拳头产品,自然可以提出让两家企业交出一些技术来共享。

比如三星正在研发的30英寸TFT-LCD液晶显示技术。

以及索尼的数字影像处理技术。

现在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当中,数字显示成了主流,但是流派却有好些个,最出名的就是等离子和液晶技术之争。

液晶技术其实比等离子技术要落后,不过在黑白时代就有基础,技术线对于四叶草这种后发的技术集团来说比较容易收集,加上三星对于自己技术的漏光、暗角、光晕的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自己对自己能否挑战等离子显示技术没有十足的信心,拉一个合作者一起摊薄研发成本,也算是两方一拍即合。

索尼和四叶草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上也早有合作,最突出的三项产品就是MP3,VCD和DVD。

现在只不过借此机会进一步加深合作而已,索尼想要利用四叶草在计算机系统里的音视频处理能力优势,四叶草想要利用索尼在设备上的音视频处理能力优势,双方也算一拍即合。

最终的结果是三方合作在沪上投资建设两个大厂,两个实验室,一个生产三星智能终端,一个生产索尼智能终端,一个三星-四叶草液晶显示技术实验室,一个索尼-四叶草数字音视频技术实验室。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两家企业率先开放自己的设备,为部署COSTS操作系统架构的智能终端体系提供适配接口,也就是说,让这两家的设备,都能够完美地被智能终端驱动。

这同样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国内的许多办公设备比如票据打印机,高速打印机,高清扫描仪等,在性能上一时还难以追上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周至必须拉来几个国际合作伙伴,让他们提供配套外设的产品。

两家产商当然也乐见其成,毕竟对他们来说改造并不复杂,但是却让自己的办公设备进入中国市场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就算是在智能终端上赚不了钱,办公设备和设备耗材也能够让它们在中国市场大捞一笔。

这上头周至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四叶草最多分润一点TYPE-C接口协议的好处,只能寄希望于国产设备供应商能够早日实现赶超。

到了五月,部署COSTS操作系统的算力矩阵终于落地卫星发射基地,这套系统以算力矩阵为硬件核心,以智慧终端为前端操作设备,采用TS系统架构配套的COSTS操作系统,应用层部署QPM,即品质流程管理系统。

这套QPM是卫星发射基地结合了四叶草吸收转化的ISO品质管理体系,以及自身的军工品质管理体系,梳理完善淘汰优化了当前在用的制度流程和工艺体系,从体系构建、组织构建、流程管理、生产工艺、测试场景、验收场景、复检复查、档案管理、责任追索等等对于品质管理至关重要的大小环节,实现全国有知识产权,全信息化管理。

这套体系的诞生,标志着品质管理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实现了流程规范,制度完善,运转高效,资料齐备,工作明确,责任落实,风险可控等现代工艺流程品质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的功能。

对于基地来说,这个系统的投产,一下子就让长期仅靠人力推动下,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流程品质管理体系,其压力得到了极大的舒缓,极大地减轻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重新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资源再度释放了出来。

基地借此机会淘汰了一大批不合理的,过时的,相互矛盾的规章制度,重新整理了全套工作流程和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且通过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功能,将每一个工作环节的产出物与责任人进行了挂钩,还准备了各种分析报表,让管理者对各个工作环节的效率和良品率,有了充分直观的把控。

系统一经投产就大获好评,现在已经得到多个部门的重视,而四叶草也从中获利匪浅,毕竟军工品质的管理要求远比ISO体系还要严格,责任落实还要明确,可追可查的追溯性还要更强更完备,也算是给两世搞工程管理工作的周至狠狠上了一课。

只不过以前矛盾是因为工程越来越复杂,管理细节越来越多,因人力资源与实际工作量不匹配而凸显成了员工压力增加,管理质量下降,管理成本增加,生产任务和品质控制难以兼顾的诸多矛盾。

解决的办法其实就是引入新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还是和蒸汽机发明一样属于万年不变的老法子,不过是真有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