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五百四十一章 川主庙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五百四十一章 川主庙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麦小苗被周至这一出闹得忍俊不禁,习惯性地就想要朝周至身上靠去,然后想起来这是在正经的会议上,赶紧重新坐直:“要这样的话,差不多也够了。”

对面几位军人这才松了口气,周至这样的决定,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了,同时也明白了国家决定的英明之处,上亿的投资一言而决,放在任何国企或者科研院所,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周至当然会投资,既然起了步开了好头,就没有不继续走下去的理由。

提前布局人工智能当然是信息产业弯道超车的抓手,没有机会的时候当然只能浩叹,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拼了老命都要抓住。

麦小苗也很满意,她满意的地方在于虽然计划做了临时性的大调整,可周至依旧大力支持她。

大的问题议定,接下来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主要就是项目推进和队伍建设两大问题,前者无需周至操心,后者一直在朝这个项目倾斜,但是人材比较稀缺,可能还是需要从内部培养,总之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

料理完这些,周至又开车去西站,检查那里虞唐基金会木综厂文保仓库的物品收集整理工作,顺带将车通过火车发往凉山州。

开惯了被改造得类似皮卡的卫士后,周至现在基本上每次出凉山都会到车站将自己的车托运出来,方便自己到处乱跑,不用安排集团或者小娟儿姐给自己找车了。

西站木综厂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机械被拖走后,留下的高大厂房被改造成了仓库,这里成了虞唐基金会抢救三峡民间文物的大本营。

许久不来,这里又增加了不少重要文物。

长江是世界上人类活动最密集地带。为逃避战火、寻找新家园,百万年来,人们不断进入三峡两岸坡地。如今抢救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后,共计包括一百四十多处石器世代遗址、一百多处古巴人遗址、四百七十处汉至六朝遗迹、近三百处祠庙、民居、桥梁等明清建筑物、……

这些东西分布在两座城市、十一座县城、一百一十四个集镇、一千六百八十个村庄,尤其是奉节、巫山、秭归、桂林村等上千年的人类聚居地,一个奉节老城依斗门,都够基金会的考古队伍忙活好一阵子了。

基金会在三峡文保工作上的作用有两个大头,一是帮扶考古队伍进行抢救性发掘,提供人财物方面的必要组织和支持,二来就是收集拯救那些具备相当价值,却又达不到让国家耗费精力财力出手的零碎项目。

遗址遗迹这类地方的工作归国家,但是许多级别不到的祠庙、民居、桥梁,雕塑这类有价值古迹的抢救工作,就成了民间行为,由虞唐基金会接手了。

这段时间的发现又出来不少,比如在丰都发现了古代冶锌的遗址,在白帝城南宋遗址里集中发现一批南宋时期的火器,为目前我国考古所见年代最早的火药实物及最完整的铁火炮实物。

还有巫山大溪遗址,越挖越大,越挖发现越多,通过勘探进一步搞清了大溪遗址的分布范围,确定遗址大致从瞿塘峡东口的南岸到长江大宁河宽谷的西端,隔长江北望桃子山,西依属于七曜山系的盛家山和乌云顶,南界大溪河与枣园坪遗址相邻,分布在盛家山山麓向长江漫滩过渡地带的斜坡台地上,西高东底,北窄南宽,占地三个公社,范围有五万多平米。

现在已经初步确认了早、晚期遗存的分布区域和聚落内部的功能分区,已经发现清理墓葬二百三十三座,灰坑九百五十座、灶八座、沟八条、窑两座,出土陶、石、骨、蚌、瓷、铜、银、金、铁等各类器物小件上千件套,时代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溪文化、玉溪上层文化、玉溪坪文化、中坝文化;商周时期的石地坝文化、瓦渣地文化、楚文化;以及后来的汉至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这个巨大发现如今已经成了三峡工程抢救性发掘的硬骨头,聚集了六七百人的队伍,来自天南海北,大有“考古大会战”的架势。

因为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很多相当有价值的民居祠堂等明清建筑,各地实在是顾不上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来到木综厂大仓库的建筑构件,许多的等级远比初次运来的那一批还提高了。

比如云阳川主庙兼潇湘会馆那样的古建筑群落,按道理怎么都轮不到基金会来抢救的,但是云阳有个张飞庙整体搬迁的大工程在那里等着,现在国家人力物力全都倾注到了那边,完全没有余力了。

这就让周至现在有机会给麦小苗介绍川主庙的来历。

“川主庙,其实是华夏民族的水神崇拜,川主的来历有许多的说法,比如开都江堰的李冰,后人为纪念他的伟大功绩,奉其为川主、灌口神,建祠祭祀。”

“也有说是商末杨戬。因有八九元功,或李或赵,随时托化,以昭灵异,以福生民,在蜀则为川主。”

“还有说是隋朝嘉州刺史赵昱,犍为水蛟作乱,致使洪水泛滥,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赵昱毅然率领全城军民,前去降妖。并亲自持剑跳入水中,力斩千年老蛟,平定水患,后人为纪念其斩蛟治水功绩,在灌口立祠相祭。因在家排行老二,故亦称赵昱为灌口二郎。唐太宗封为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幸蜀,特封赵昱为赤诚王昱应侯。宋真宗出于对赵家本姓的推崇,特追封其‘清源妙道真君’。”

“到了后来,大家将这些位神灵合成了一个,固化成了固定形象,而祭拜他们的场所虽然有川主宫、川主寺、川王宫、二郎庙、清源宫、万天宫、惠民宫、伏龙宫等许多名称,但是民间都习惯性地将这种地方称为‘川主庙’。”

“随着川人四处出行,到了清代,川主庙遍布蜀省各地县不说,还一直发展到了滇、黔、湘、鄂,甚至是粤、闽、青、甘、藏等地方,有方志记载的便超过五百处。在川渝之外的川主庙,其实还承担了川人会馆的功能。”

“云阳川主庙除了建筑精美可观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本身由湘省商人修建,作为他们在巫山的落脚点,这又是川主文化传入潇湘,又回流回来的反向输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