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五百三十七章 文化差异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五百三十七章 文化差异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至点了三嫩,外加一个猪血汤,才对麦小苗介绍道:“桥头不是真正的桥头,而是盐州市的一个镇,镇上有一姓谢的人家,以制作美食出名,从第一代谢取义老人传到这个店,已经是第四代了,他们最拿手的三道菜分别是炒猪肝、炒腰花、炒肚头,很受大家欢迎,被誉为‘桥头三嫩’。”

店面很小,周至在这边介绍,大师傅在那边炒菜都听得见。麦小苗看服务员从热水盆里摸出个大盘子,抓了一把生豌豆尖放在盘子里,不由得有些惊讶:“那是生的吧?”

“是的,马上就会有菜压上去,菜的热量会把豌豆尖给烫熟。”

说话间大师傅就开始出菜了,大锅烧到很热,下大量菜油,下腰花的同时下入盐、豆瓣酱、碎泡海椒、碎干辣椒、花椒、姜粒、蒜粒,划散后下大葱、韭黄,最后烹入水芡,从腰花下锅到出菜,时间一共也就十来秒钟。

“来来来,这个菜要趁热吃。”周至赶紧招呼麦小苗:“先从小块儿的吃起,大块儿的心子现在还没完全熟,在我们吃小块儿的时候,大块儿其实还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就好像下面的豌豆尖一样,这里头有个说法,叫做‘锅里半生桌上熟’。”

“好吃好吃!”麦小苗点头:“腰花是什么部位啊?”

“是肾脏。”

“这么漂亮,不像。”

“这叫刀工,中国光处理腰花的花刀刀工都不下六七种,种花刀叫做凤尾花刀,由三条连在一起的花刀穗组成的,除了美观,也帮助口感。”

说话间另外两道菜也上来了,一道是猪肝,一道是肚头。

猪肝周至也炒得不错,麦小苗吃过好几次了,倒是不觉得多神奇,不过肚头就很少吃到了,尝了一口:“这里的肚头好像有烹白酒。”

“是的呢。”周至尝了一筷子:“这肚头太脆嫩了,好吃。”

“好像你很少做这道菜?”

“这菜对火候的要求太高了,而且它容错率还很低,稍微一过火,肚头就会变得绵韧。”周至对朝这边看过来的大师傅拱手笑道:“有些大厨会在码味的时候加入一些苏打,刚刚看师傅操作没有加,纯靠火候到位炒成这样的,漂亮得很。”

大师傅也没多话,现在灶头上忙得很,只对周至点了点头。

其实“桥头三嫩”的烹饪方法和调料全都完全一样,就是川菜中急火快攻菜到了极致的典型,特点就是重油,重味,大急火,迅速一锅成菜。

见到麦小苗就着米饭吃得开心,连周至都感慨:“小苗你好像特别喜欢鲜辣口味哈?真是佩服你的好肠胃。”

鲜辣就是在菜品中加入大量的新鲜辣椒,把菜品的辣味变得比较复合,这也是盐帮菜的特色,周至从外地回到老家,往往都要先适应一两天,然而麦小苗好像不用,天生的饕餮肠胃,还特别喜欢这一口。

麦小苗点点头:“这里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跟米国就是两个世界。”

这时候猪血汤也端上来了,服务员在汤里放上大勺子:“师父说你们外地过来还知晓桥头三嫩的出处,还知道怎么吃,是行家,这盆猪血汤是送你们的,不收钱。”

周至赶紧表达感谢:“的确是慕名而来,也的确是名不虚传,尤其是肚头的火色取得太精到了,佩服佩服。”

“师父从小就炒这几个菜,到现在都三十几年了,当然要比一般师傅强。”服务员笑道:“二位慢用。”

“可惜开着车来的,喝不得酒,只能下饭了。”周至对麦小苗笑道:“吃!”

盐都的特色美食除了桥头三嫩,还有牛肉和兔子。

吃饱饭出来,周至有带着麦小苗去买别的。

牛曾经是这里盐井的动力源,每年损耗极多,也就早就了这里吃牛肉的传统。

这里最有特色的做法就是“冷吃”系列。

冷吃牛肉,冷吃兔,做法都差不多,就是将码好味道的牛肉兔丁加上香料,放入中温油料中慢慢煎制,中间还要加入水发干辣椒,一只煎制到所有食材失去相当的水份,香料的芳香物质已经散入油中,再关火将食材浸泡在油中数小时,直到食材变凉。

这样的牛肉和兔丁存储时间可以长达两周不会变质,本身是以前盐帮带着出远门的必备美食,现在则成了游客们的首选。

其实周六嬢食品公司的拳头产品,香辣牛肉酱,也借鉴了冷吃牛肉的配料和做法,不过工艺更严格,肉料更细,酱料辅料更多,价格更加便宜实惠罢了。

卖家就在店门旁边直接加工,加工冷吃兔和冷吃牛肉的大锅可以让麦小苗当浴缸来用,看着一大锅的牛肉在油料里浸泡着,大师傅用大如挖地铲的铲子在锅里翻绞,麦小苗不由得瞠目结舌。

“师傅你这一锅有多少斤啊?”周至干脆问出大家都好奇的问题。

“这一锅五十斤肉,做好了三十斤不到。”大师傅趁机推销:“所以其实我们卖得真不贵,做冷吃牛肉,斤头上的损耗就这么大。”

“你们还是要尽快吧真空包装机用起来啊,那样保质期更长。”周至也顺便提了个小建议:“给我们来十斤,不还是二十斤吧,你这还分五香的和香辣的?”

“二十斤都是牛肉?”大师傅吓了一跳:“我们还有冷吃兔,冷吃豆干,尤其豆干比牛肉就便宜太多了。”

现在的人很多都这样实诚,周至不由得笑了:“那就再来十斤兔子,十斤豆干吧。没办法,家里孩子多。”

大师傅看了看周至,又看了看边上还是少女身形的麦小苗,未免有点狐疑:“都计划生育了,能有多少孩子?”

“二十多个吧,今年把山上剩下的几个动员下来住校,应该能上三十个。”

“懂了!你们是乡小的老师!哈哈哈哈……”大师傅明白过来乐得不行:“说孩子多的时候还吓我一跳!”

因为买得多,加上听说是给乡小的孩子们带的,大师傅在周至结完账后又给周至买的每个品种各送了一袋,感谢他照顾生意。

算了算时间能够在十二点前赶回蜀都,周至就放弃了在盐州住宾馆的打算,继续开车赶路。

“中国好奇怪啊,不但客人不用给饭店的人小费,饭店的人还倒过来给客人小费。”

“嗯?”前半句周至倒是明白,后半句把他整不会了:“饭店的人啥时候给我小费了?”

“每次都有啊,老板不都会把零头给抹掉吗?那就算他给我们的小费啊。”

“啊?哈哈哈哈……”周至这才恍然大悟:“要这么说起来倒也正确,这的确可以算是老板给我们的小费。小苗你又发现了一项文化差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