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 准备过年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 准备过年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土良志被乡亲们搞得一个头两个大,不耐烦地表示农科院那里在培育了,别催了,但是老树就那么几棵,苗子下来人家基地还要留下六成,剩下的才是给乡里的。

谁家想要早点得到树苗,那就自己报名参加农技学习,学好了才能发放,免得大家一场辛苦给你拿回家折腾死了,自己留不下财是小事儿,坏了国家推广良种的计划,那才是大事儿!

等到回到家里就不住琢磨,推广良种,在没见效的时候,放哪个乡里都是一件很难推动的事情,怎么到了联和乡,就大家抢着要了呢?

然后周至就又给出了个主意,如果实在是压不下乡亲们的情绪,还有个修补方案。

“啥方案?”土良志就问。

“反正都是果树嘛,咱们乡里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基地吗?”

“啊对!”土良志一拍大腿:“还有那啥大樱桃,啊不,车厘子基地!”

“不过那边也有同样的问题,就是果苗不足的问题。”吴仁中现在属于乡里管事儿的人才,事无巨细都要参与,因此对那边基地的情况甚至比周至和土良志都要清楚。

“那咱们还可以请求外援嘛!”周至说道:“车厘子不同于摩洛哥石榴,现在烟台那边已经有相当规模的种植了,咱们还可以从外地搞苗子嘛!”

“啊这……”土良志有点忐忑:“咱们还没干过这事儿呢。”

“这事儿简单,”周至说道:“换做别人来干,还容易被黑心的种苗商家坑,但是换成土叔你就不一样了。”

“我怎么就不一样了?”

“您是劳动模范,人民代表啊!”周至说道:“你可以用这个身份联系当地政府,请他们代为出面联系优良的苗木,作为扶持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举措啊!”

“土叔你相信我,只要你能跟那边确定自己不是骗子,对方肯定会乐于配合的。”

不同地区之间相互帮扶,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不发达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能够作为单位重要政绩写到工作年报当中的。

何况这边还并没有说不给钱,这就是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还能够帮助当地的种苗企业,何乐而不为?

周至甚至乐观的估计,只要土良志出面与那头联系,对面买一送一都有可能,毕竟烟台不仅仅培育有大樱桃,人家也是传统的优质苹果品种的首引地区之一。

巧了不是,凉山州对盐源县,也是推广苹果种植的好地方。

“肘子说的有道理。”吴仁中点头:“土叔你不用担心,我们大家都会支持你,大不了,我跟你一起跑趟山东!”

周至又说道:“其实将来我们自己也要搞苗木销售的,利用这个机会,正好还可以跟人家那边的企业搭上交情,取取经。为将来上路打好基础。”

“这个的确应该。”土良志这才恍然大悟,周至这是在考虑两年后乡集体果园往外出苗的事情了,点头道:“是得早早学起来!”

说完却又从胸口衣袋里掏出厚厚一个清单:“不过在此之前,咱们先把这个年过好!”

彝族年,彝语称做“库史”,一般都在每年十一月中旬的马日或者猴日进行,传统一般持续是七天,现在国家法定给的是三天。

今年刚好遇到周末,因此连起来是五天,这就要比往年热闹。

在联和乡,今年当然就会更热闹,因为家家户户都多了不少收入。反正就周至所知,土子日这几天卖羊都卖疯了,自家黑山羊能卖的都卖完之后,还拖着吴仁中跑去九口乡和美姑城里搞了两趟,这才基本满足了乡里今年家家户户杀羊的需求。

粮站不用杀羊,吉列阿比直接杀猪,之前就杀了一口两百来斤的大肥猪,现在又根据周至的要求多养了一个多月,大肥猪们已经突破了两百五十斤,再不杀真要奔三百斤去了。

吉列阿比准备趁这个好机会把肥猪们都解决了,腾出地方来养小猪。

彝族年的来历,也有个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有个叫俄布科散的彝族小伙子很尊重孝敬母亲,但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为了让母亲快乐起来,俄布科散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都无济于事。

一年秋收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敬奉祖灵,邀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们串门聚会,大伙儿在锅庄旁开怀谈笑,终于使心情抑郁的母亲露出了笑脸,俄布科散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秋收结束后,他都会举办同样的活动。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彝人追思先祖、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

这个故事在周至这里就很有认同感,这不就是汉家“斑衣娱亲”典故的翻版吗?

斑衣娱亲是说春秋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的时候父母还健在,见到老莱子头上生出白发而郁闷不乐,于是老莱子穿着婴儿的五色彩衣,像小儿那般拿着雏鸟逗弄,引来父母开心发笑的故事。

这个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诗歌、戏曲、画像砖石上,到处都有这个题材,甚至好些皇帝都曾命人将自己画成老莱子这般,在画里孝敬自己的母亲一把,也算是早期另类的COSPLAY了。

彝族年最大的一个仪式,就是敬祭祖灵和敬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

这个仪式叫“觉龙几”,前代的翻译家将之译为“换年祭”或“迎祖仪”,倒也是差不多做到了信雅达。

仪式一般由男性家长或者德高望重之辈主持,参加者为家中全体成员。其核心内容是迎接祖先与儿孙团聚,表达子孙的孝敬,并祈求祖先赐福,共同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彝年节。

联和乡穷得太久了,好些家庭里的先辈过世得早,现在的儿孙都不晓得该如何主持仪式,好些家中连供奉祖先的灵牌“玛都”都损坏了。

今年日子不一样,大家都掸尘除秽,穿上新装,让堂屋里焕然一新,然后都来请老毕摩为他们重新画上“玛都”。

所以老赤日这些时间也是忙得一塌糊涂,每天一早就要出门。

献祭品的内容在各地、各家有所不同,除了大多数杀羊的,也有杀猪祭的,有杀鸡祭献的,还有用豆腐、坛子肉等祭祀的。因此老赤日每晚上带回来的东西都不一样,跟在一边的黑龙都肚子溜圆,一回家就躺在门槛前面,不带吃晚饭的了。

周至有时候也会跟着去,录下老赤日在火塘边上带着一家人手捧鸡肉、猪肉和酒水等祭品,面向“玛都”念诵祭辞,然后将祭品敬献祖灵的过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