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三百八十三章 一个想法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三百八十三章 一个想法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是在结合上当时的社会各阶层结构,矛盾与周围民族的外交,战争等诸多‘结点元素’结合起来,或许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个关于某个朝代兴起与衰亡的原因,或许就能够吸取经验,探讨一下当时如何避免覆亡的可能性。”

“哪怕能够证明其覆亡是必然,也是非常可喜的进步。”周至强调道:“至少我们这算是引入了一种方法,尝试进行庞大复杂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够相对准确地量化封建王朝发展各阶段,社会各种助力于阻力之间的占比和相互作用。”

“历史研究其实缺乏一种却证性,比如相同的政令,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背景下,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比如法治的宽严程度,宽法的效果既有可能是与民休息,促进民生,也有可能是法治混乱,遍地盗匪,摧毁民生;严法的效果既有可能是钳制社会活力,动则得疚,道路以目,也有可能是令行禁止,社会高效运转,生产效率提高。”

“这样的差异,历史学家们往往一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将之归于统治者洞察力与智慧的高下,就算到了现代,历史学家们的分析依旧比较粗略,更多是忠实记录或者转述历代历史典籍上的论点,很少涉及到精确的量化分析。”

“如果要利用古籍数字图书馆来进行细胞类神经网络实验室的应用尝试,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

门口响起了一阵掌声,却是麦明东已经来了,正将公文包夹在腋下鼓掌:“肘子对细胞类神经元网络的理解挺深刻的呀,看来我们的工作好做了。”

“麦老。”

“爷爷。”

麦小苗的一声“爷爷”,把胡立冬和胡天宇吓了一大跳,“麦老,这姑娘是你孙女?”

“尊重点!”周至将二人戏耍得够了,现在当着麦明东板起个脸:“这位是伯克利分校细胞类神经元网络的权威,蔡老的高足,IEEE协会资深研究员,前来帮我们建设实验室的学术专家!”

“啊?!不会吧?!”

“啊?!这么年轻?!”

两声哀嚎在会议室里响起,然后一起悲愤地声讨:“老大你坑我们!”

周至两手一摊:“我怎么坑你们了?”

“我,我……”胡立冬尤其悲愤:“我刚刚以为是雪珊带来的新人……”

“对呀,小苗要是同意加入我们,的确是新人啊。”周至笑得阴阳怪气的:“立冬,作为老员工,可不能倚老卖老哟……”

“你就是坑我!”

“好了好了,看来大家都已经熟悉了,那我们就开始会议吧。”麦明东看了看表,招手让他带来参加会议的同事都进来:“时间也差不多了,首都那边还等着呢。”

等到对方的屏幕亮起,周至发现这个会议规格还挺高,科院、部委和科委的人都在。

会议主持人也是老熟人了,科委的宋主任,见到周至还笑着打招呼:“哟,小周也回来了?”    “宋主任你好,”周至对着摄像头招手:“春佳在那边工作还给力吧?”

“小安很不错的。我们的工程前序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现在国家已经正式批复了我们的方案,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了。”

“对于文明的定义,我们的建议目前已经得到诸多存在文明古国遗迹国家的普遍支持,在学界,日、韩、剑桥、耶鲁的学者们,也积极赞成。议案我们已经形成文稿提供给教科文组织了,我们正在稳步推进其获得通过,这次的把握相当大。”

其实这个概念的推出本身也是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相关的,里面涉及到一个中国的工作是否会得到国际承认的问题,虽然周至并不看重这个层面,但是不代表高层没有他们的考虑。

“那就好。”今天也不是寒暄的时候,不过既然宋主任先打招呼,周至也不得不聊几句。

宋主任也不是随便点周至的名的,正好作为这次会议的开场,进入正式会议以后,宋主任就提到了国家对于前沿科技,未来科技的迫切需求,并且重点强调了这些事业,需要极大的依赖年轻人。

之后就是介绍麦小苗的学术背景和简单社会关系了,介绍完毕之后,又由麦明东介绍实验室的筹备工作,最后由麦小苗介绍蔡少棠三大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应用前瞻。

麦小苗对三大理论都非常精通,完全在脱稿的情况下就将理论介绍得非常清楚,期间科院和部委的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问题,麦小苗都给与了让专家们十分满意的答复。

不过在会议的最后,麦小苗却拿起了那份她为四叶草集团安全升级准备,又被周至一大通修改之后的方案:“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昨晚我们经过一场讨论之后,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接下来麦小苗介绍起了四叶草集团的安全升级方案,第一步堵BUG这些就跳过了,重点从第二步分布式算力和存储系统的建立以及不可修改账本机制的实现,并且将周至提出来的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区块链的概念给提了出来,认为这些将会成为今后几十年,神经网络技术运用的绝对方向。

科院与部委的专家们全部都听出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说之前的实验室规划还停留在一种具体分析工具的层面上的话,现在这个方案的大饼,其应用前景明显太广阔了,完全是池塘和大海的区别。

这项技术要是真发展到麦小苗描述的这样的话,对于整个世界的推动,那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这样一来,原来那个小实验室的规划明显就不够看了,别说中国的大学了,就连全世界怕是都还没有这样一个类型的实验室。

“关于这个实验室的建设,其实我们昨天也讨论了一些想法。”周至轻咳了一声,举手表示想要发言。

“肘子啊小周你说。”宋主任示意道。

“这个实验室,我们觉得放在四叶草集团来做比较好。”周至说道:“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首先是麦小苗的身份问题,她现在还是米国公民,在伯克利分校还承担着教职和科研任务,本身还有伯克利在校博士后的身份。以这些身份作为交流学者还好,但是要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是说不过去的,而且容易引起国际纠纷。”

“当然了,我们也不一定害怕这些纠纷,但是小苗在米国的家人,可能会遭遇到不平等的待遇,甚至威胁,到时候会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