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八十八章 讨价还价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两百八十八章 讨价还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肘子倒是会安慰人的。」启老爷子就笑道。

「他哪里是安慰别人。」王老爷子倒是明白周至的想法:「他这是安慰自己。」

「这几幅画的来历……」马承源轻轻问道。

周至就有些尴尬,望向了王老爷子。

「来自海外,渠道明确,为国内私人藏家入手。」王老爷子倒是说得很坦然,这本来也是国内收藏界的规矩。网络不发达自有网络不发达的好处,只要来历正当,原就没有道德绑架动不动就让捐国家一说:「不过咱们需要为藏家保密。」

见还有人面带不豫,启老爷子说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让各位放心,这四幅画作既然入了国境,就要接受国内法律制度的管理,是不可能再有机会流出去了。」

的确也是这样,这也是国家目前逐渐开始规范和重视文物交流管理的表现之一,那就是宽进严出制度。

将来除了明确海外流入,各种手续齐全,单据完整,能够确认为海外购入的私藏文物,才有机会出境外,其余国内的诸多文物,只有清三代以后的,方允许上拍卖会进行交流。

用保护动物的那句著名口号来讲,这就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种做法固然极大地打击到了文物入境的积极性,但是也同样通过按死市场的方式,狠狠打击了文物的炒作和流失。

当然这是十几年后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不再差这点钱之后才下定的决心,现阶段还完全做不到全面禁止流出,之前也针对玉器和青铜器做了些规范,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试水深的阶段。

直到去年,随着中国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得通过以后,国家才对属于国一级的文物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六朝四家的画作,虽然有三个属于宋摹本,那也基本都属于海内孤本,当然是妥妥的一级,因此这几幅画只要进了国内,那就再也出不去了。

启老爷子的意思就是虽然这四幅画依旧在私人藏家的手里边,但是好歹已经回归了,将来也只可能在锅里流转,相比于之前流失在海外,已经属于侥天之幸了。

最近文保界堪称喜事连连,不能指望件件国宝都如皿方罍那般的最完美结局。

「能到这一步,已经足值尊敬了。」陈时中说道:「藏家这样做,起码已经放弃了上亿的利益。差不多吧?」

「差不多。」骆千和长期活动在交易场所,说道:「四幅画作都是宋摹本和真迹,要在港岛或者欧美拍卖的话,每件上千万美元都是大有可能的。」

「现在回到国内,将来最多也只能在国内市场里流转,国内目前最贵的古画拍卖价也很难有千万元的价值,近现代画反倒是有几回。」

「所以这四幅画回到国内,价值就从最少四千万美元变成了最多四千万人民币。」陈时中连连摇头:「这何止放弃了上亿,这是直接放弃了两亿多人民币啊!」

「是的,如今大家都是讲究经济效益的,投资艺术品的目的也是保值。」王老爷子说道:「行内通常的做法,是将拍品拍到手以后,也只存放在港岛、保税区、海外的艺术品行这些地方,为的就是下一次出手方便。图的是一个升值预期。」

「所以这位藏家能够让四幅画过关入国,我和启老都是无比佩服的。」说完又对肘子挤了挤眼睛:「肘子你说是不是?」

「呃……」老爷子对四幅画的来历清楚得很,这是故意拿周至开涮,周至只好支支吾吾:「有没有可能,藏家自己是在海外捡了个大漏,回来后才发现其价值,然后已经出不去了……」

「这个倒是断然不可能。」没想到周至这个说法反倒被徐邦达给否决了:「能够找到你头上进行古画

修复的,能是一般人?这种人会看走眼?反正我是不大相信的。」

「是的,就算是对画走眼,蔡襄米芾和高士奇的题跋鉴别起来还是不难的。」陈时中说道:「高士奇不论,前两位的法书在收藏界是什么地位,这藏家也不可能不知道。」

关于米芾的书法作品,最著名的就是荣宝斋以一千五百元收入《苕溪贴》的故事。

不过那是一九六三年的一千五百元!电影三分一场,早饭五分一顿,大米一毛一斤,两百平的房子能买五处的时代!

而关于蔡襄的书法,就只有《自书试卷》在建国前流转过,朱文钧以五千大洋购得,后来又转手给了大收藏家张伯驹,张伯驹后来将之捐赠给了故宫,现在是故宫书画的镇馆之宝之一。

在如今的港岛、台岛、岛国,光这两幅字,每幅估价都得在百万美元上下了。

经此一论,所有人都算是明白了四幅画回到国内的意义,即便是收藏在私人藏家的手中,也是一件大好事儿,而那位藏家,如果不是保有永久收藏之心,也是不会将之带到国内来的。

这就已经极不容易了。

「那这几幅画多久可以修完?」马承源问出了又一个重要的问题:「发现目前为止存世最早的名家画作,这件事儿不可能秘而不宣吧?」

「对,宣布之后肯定就要对外展出,同时还要写发现过程,鉴定意见,修复方案,制作高清画册……」

「展出的话肯定是巡展,故宫和国博老大老二我们不争,但是第三处展出地点,落在我们沪市不过分吧?」马承源立即说道。

「六朝四家的作品,先从我们金陵博物馆展起更加妥当吧?」即便是文保界老前辈提出来的,金陵博物馆的周占麟也觉得自己应该争一下,顿时提出了反对意见:「六朝古都,竹西佳处嘛!」

「我觉得从我们浙省博物馆开始更好。」浙省博物馆的黄文光也提了出来:「中国文人画始于六朝四家,但是其后的最优秀的继承者却是吴门画派和扬州画派,这两个画派的藏品我们馆最多,要是将展地设在我们那儿,我们可以将老家底都翻出来,举办一个文人画大展!」

大佬们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讨价还价起来。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