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五十章 难道是真的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两百五十章 难道是真的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士奇也是康熙朝的一大奇人,十九岁随父入京,不久其父亡故,潦倒到要靠写对联为生。

康熙八年入太学,得明珠推荐,文章尤为康熙所喜,亲赐会试资格,半月内二试都是第一,于是记名翰林供奉,从此踏上仕途。

其后基本就在康熙左右打转,翰林院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日讲官,起居注,翰林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就连康熙出巡打仗都随时带着,最后谥号“文恪”。

康熙皇帝评价:“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有说:“士奇无战功,而朕待之厚,以其使朕学问增大也。”

康熙皇帝也属于皇帝当中综合素质相当高的人物,能给他“增大学问”,足见高士奇也不是一般。

不是两榜出身,但是朝廷和文学有关的主要编纂工作如《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周至学问一门必读的《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高士奇是一样不拉全程参与。

这是做到了文人的极致。

他也的确一生好学,著作许多,天文地理经学诗文历史数学乃至西方自然科学,都具有相当的造诣。

其中尤其以《周易》,《春秋》,《左传》,唐诗最为擅长。

而他在收藏界也非常出名,因为一直以来他还担任着内府书画的鉴定家,康熙的书画顾问。

清代收藏有个“三家村”的说法,分别是梁清标的字“棠村”,安岐的号“麓村”,剩下一个,就是高士奇的号——“江村”。

凡是经过高士奇鉴定的书画,身价顿增十倍。不过这人有一个大毛病,就是真正的精品会自己私藏起来,剩下的分成两种,一种大路货到处送,一种高一等的送入内府孝敬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送过高士奇一副对联:“忠为表孝为里;言有物行有恒”,还送过他一方印章“忠孝之家”,经常赠礼赠药赠诗赠匾给他。

但是在收藏这件事情上,高士奇把好货自己藏着,次品交给皇上,无论如何谈不上“忠”。

“还是不敢轻易相信。”周至说道:“虽然高士奇的字迹我算是熟悉,但是天下聪明人太多,这样的独立字条仿造难度也不算特别大,主要是《烈女图仁智卷》过于珍贵,我不相信他有这么大的胆。”

四表舅按住周至的手,示意他不要慌着展开,笑道:“那我们猜猜,画里边有没有‘永存密玩’印?”

“既没有‘送’字,也没有‘进’字,倒是难猜。”周至说道。

高士奇的藏品有个特点,一般留了他的寻常印章,还写了“送”和“进”等字样的字画,那都是送给内府或者亲友的,不光是次品,甚至可能为赝品,但是留下鉴藏印尤其是一枚“永存密玩”印的,那就绝对是珍品。

“要是这字条是真的,那我怀疑高士奇是将这幅画自己藏起来自己偷玩了,但是因为图卷过于重要,他又害怕万一事发被追究,因此还是写上了自己的鉴定意见。”

“如果真被查到,那就可以塞责说自己刚刚完成了鉴定,只是还没来得及上交而已。”周至笑道:“没见这字条上连时间都没有?这就叫又贪又怂。所以我猜里边没印。四舅妈你说呢?”

“前提得东西是真的才行。”四舅妈说道:“单凭一张小纸条,我才不猜。”

“这不还有包袱皮吗?”四表舅说出自己的判断:“这个可看不走眼,还有这卷轴也是康熙内工坊的造作,说明这幅画最后还是进了宫的。”

“进了宫也不见得不是赝品。”四舅妈继续给大家泼冷水,说道:“登录在《石渠宝笈》里的书画,属于赝品的也不是一件两件。”

这个故事有得掰扯,最著名的就是一真一假两幅《富春山居图》,真的被当做假的丢在一边,假的被当做真的收入了《石渠宝笈》。

然后周至和四表舅就同时想到了这种可能,只有宫藏赝品,才会被收入宫里却不受重视,最后又流失出来。

“所以这是厉佛磬准备拿出去骗老外的东西?”周至一时有点傻眼了:“拿着十几个杯儿……”

“哈哈哈哈……”四表舅给周至的患得患失逗笑了:“还是功夫不到啊,这点干扰就影响到判定了?”

“那十二个杯儿都是一眼大开门的东西,不存在什么疑义的。还是看画吧。”

“等下,你们还没说有没有高士奇的秘藏印。”

“自然是没有啊,不管我们猜的哪种可能,肯定都不会有秘藏印,既然大家答案都一样,这个猜就没意义。”四舅妈笑道:“开的时候小心点,纸边都脆了。”

顾恺之其实是个标准的文人,擅诗词文赋,刘裕北伐南燕慕容超,还是顾恺之作的《祭牙(旗)文》。

绘画只是他的另一项长项,因为有文人的底子,在画作上的审美自然就朝着诗词的意向与审美靠拢,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阿堵就是“这玩意儿”,在王衍的嘴里就是臭不可闻的铜钱,在顾恺之嘴里是指人的眼睛。

除了眼神还有细节与烘托,传说他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彩焕发;画谢鲲像于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从笔法上看,人物五官描绘会极度的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再加以淡墨晕染增强体积感,后人评价其画人物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极度的自然流畅。

打开的画卷因为古旧与保管不善的原因,到现在已经发黑发暗,不过在场三人都是大行家,知道这种未经修复的画作是如何看法,都能够在乌黑的画面里找到画家真实的笔触,进而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推断。

可是一番推断下来,三人又开始面面相觑起来,因为《列女传仁智图卷》是每一个古画研究者的必修之课,历年来的专家学者对画作各处都已经研究得非常的透彻了。

可正因为知道的越多,三人才越不敢相信。因为这个残卷,无论材质、画工、构图方式、人物造型,颂诘著录,与世传《列女传仁智图卷》都无二致。

而且都是故宫本中遗失的内容,是四个完整的故事,分别为鲁臧孙母,鲁公乘姒,魏曲沃负,赵将括母。

“难道……”周至的心里砰砰乱跳:“难道会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