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汉玉无假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汉玉无假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的吹嘘咱们就别让周先生笑话了。”徐智缦摆着手:“周先生有什么思路和想法,我们可以先聊聊。”

周至笑道:“我想给几位看两样东西。”

说完拖出随身的行李箱打开,去掉泡沫包裹后,拿出三件玉器来放到桌上。

“好物件儿!”徐智缦有些浑浊的眼神都似乎一下子清亮了:“这件黄玉觿,可是游丝双钩的好物件儿啊!”

“这件绦环也好。”诸庆红是个丰满富态的妇女,不过她的强项却是做仿古和工艺精细的小件儿,拿着那个春水秋山白玉绦环爱不释手:“这是标准的乾隆工啊!还是造办处的乾隆工!”

吕曼和张明玉却将眼神落到了采芝仙人青玉槎上,实话实说,乾隆时期的工匠受到工具的限制,在处理人物,动物等方面,尤其是人物容貌,动物眼部,很难做到现代的极致。

但是这个青玉槎对于物料的利用设计却极度考究,整体玉质最好的部分,都被雕刻成了人物和动物,青玉的玉皮,绿色的部分被做成了浮木的树冠;紫红色的部分,被做成了仙人手持在头上遮阴的大灵芝,而黄褐色的皮壳部分,则被雕刻成了树干和树根,愣是一点材料都没有多余的浪费。

虽然细节有些差强人意,但是整体的布局,造型,非常符合国画的审美,让这个雕件充满了一种神奇的韵味。

周至由得他们欣赏着这三件物品,虚心地向徐智缦请教:“徐总工,请问什么叫做游丝双钩?”

“游丝双钩法,是汉代玉雕的一种精巧手法,古今藏家玩玉、说玉,无不对汉玉这道技法的精微、奇巧、圆熟、唯美而推崇备至。”

“这个提法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也就是说,汉人琢玉的时候,会利用细如发丝的两条阴刻线,在雕刻表面营造出一道阳线的效果,用来塑造造型的轮廓边缘。”

“当然仅仅如此是无法表达出汉代这工艺的精细的,因此还要附加几项要求。”徐智缦翻看着黄玉龙首觿:“首先就是刚才说的,线条琢磨为‘双钩碾法’,形构为‘双钩阴刻线’;其次就是阴刻线细如发游丝,弧曲婉转,线条流畅;”

“小周你再看这里,这些平行的线条,还需要线条精整清晰、疏密均匀,看不出交接断续之处,阻滞壅塞之痕。才能够富有表现力。”

周至这下算是明白了,然而又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徐伯伯,汉代琢玉工匠,使用的还是砣机吧?也就是一个旋转的砂轮片,玉工是拿着玉料去砂轮片上碰触,如此雕刻出玉件上的形状和线条。”

“他们是如何做到用这样的工具,把这些游丝阴刻线给刻上去的?还每条线都分毫不差,间隔一致,宽窄一致?”

两人探讨起玉雕工艺来都忘了客气,一个管资方大佬叫“小周”,一个就顺带着这叫法喊起了伯伯,两个人还都没有注意到这一茬。

“所以说啊,业内有个汉玉无假的说法。”徐智缦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高倍放大镜,推开递给周至:“这个要放大六十倍才看得清楚,小周你细看这龙首的线条痕迹,发现了什么?”

周至将眼睛按在放大镜上,拿着玉觿仔细观瞧,然后就感觉后背的寒毛都倒数了起来:“这些游丝线,它们……它们不是一根!它们是无数……无数毫毛痕迹组成的!”

“对喽!”徐智缦呵呵笑道:“所以这个工艺的手法,就叫‘毛雕’!”

“所以说……”周至突然醒悟了过来:“刚刚徐伯伯说汉玉无仿的意思,就是指我们用现代工艺,无法将这样的线条复刻出来?!”

“这样的线条,看似曲线,其实是有无数细小的直线组成的,不过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已,这才是真正的游丝工。”

“现在我们用牙雕机来做这样的线条,线条是直接用磨针尖拉出来的,不可能看得见这样的毛雕线。”

“可要是有人用电机安上磨片,利用古代匠人制作玉雕那样,用玉件去碰出这些线条呢?”

“哈哈哈哈……”徐智缦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很好笑的笑话一样:“你这个想法,可以说所有初入门的玉工都曾经想过。但是这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砣机是人力脚踩,速度极慢,磨料是琢玉砂,硬度也和现在的刚玉,金刚砂不在同一级别,因此这些线条,都是以极慢的速度,在极长的时间里,一点点慢慢摸出来的。”

“要做出一根这样的线条,可能就得耗时一个月,这件玉觿,少说也得耗费数年的功夫才雕刻得出来。”徐智缦笑道:“所以除非你使用和古人一样的工具,一样的时间,你就仿不出来这样的器物。”

“明白了。”周至豁然开朗:“如果谁真要是能够花几年时间仿造出以假乱真的仿古汉玉,那他就绝对是这一行里的大师巨匠,可都已经是大师巨匠了,还犯得着制造假货挣钱吗?所以这就是汉玉无假的真实含义!”

“哈哈哈哈……”徐智缦大乐:“小周当真是个聪明人,一提就明白!”

“这类阴刻线,在汉玉中有单阴线、双阴线、短斜线、直线、曲线等多种表现形势,一般勇于表现几何云纹、变体兽面纹,束丝纹、花枝纹、网纹、短平行斜线纹等。”

“除了大家非常熟知的汉玉八刀技法,游丝工是汉玉另一类典型,在仿古礼器,带兽面云龙纹饰,带谷纹饕餮纹这类精细作业面上,最是突出。”

“这件龙首觿还不算表现最精细突出的,有机会你去看看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那枚镶玉鎏金铺首,其镶玉上雕琢的兽面纹,兽面的额、眉、须等处填饰的那些细若毫发的束丝纹,才是游丝工的极致。”

“当然了,游丝工从周代开始出现,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发展,最后到东汉大成,这中间的区别也是有的,大体就是早期毛痕粗短,越往后越细越长,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你看得多了,都能够分辨出慢砣软砂工出的磨痕,和现代机械的痕迹大相径庭。”

“所以只要识得游丝工和毛雕工艺,你就能够分辨出真假古玉,这就是‘汉玉无假’这个说法的来由。”

“要是连这个都看不出来,那最好就别玩古玉,毕竟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