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博士水平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博士水平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辜老也觉得这个方向非常有价值,能够起到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探索,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因此鼓励周至在研究上的持续推进。

之前两人讨论过一种模式,就是仿效《说文解字》的体例写一部书,不过比《说文解字》更前进一步,将字的源头从甲骨文开始列举,这样可以将其流变描述得非常清楚。

这部书周至觉得可以叫做《甲骨解说》。

“这样可不行啊。”辜老说道:“要不还是给你加加担子,我去向系里申请一门选修课,你来讲?”

“啊?我,讲课?”周至这回真傻了。

“我知道你以前晚上不是要陪婷婷去唱歌吗?”辜老也不是完全不问世事的老学究:“现在婷婷已经这么有名气了,再去那些地方怕是不妥当了吧?她都不去了,你是不是也不去了?你都不去了,晚上是不是就腾出点时间来了?”

“呃……话是这样没错,可是……”

“别可是,那就这样定了。”辜老说道:“一周一节课,你就给同学们讲几个甲骨文,就按照之前我们商量好的口径,把字讲清楚,然后将讲义记录下来,不就可以积少成多了?”

“你在上学期不是给同学们讲过《关雎》?开来说你讲得很好,也很受同学们欢迎嘛!”

“啊?老师兄是怎么知道的?”

“那节课本来他要去代,结果走到教室门口听见你已经在里头讲上了,回来跟我说就算他来讲也不会讲得比你好,关键是你讲得颇有见地不说,还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很喜欢。”

“对了,关于那个‘陵’的说法,我给北大那边打了电话,他们认可了你的发现,认为你的推论很有价值,让你写篇论文发《文史》。”

“这事儿还值得上《文史》?”周至有些讶异,当时自己就是随口一说而已。

甲骨文的“陵”有两种字形,一个是一个人形,不过两脚一长一短,其中短的那条腿,小腿上有几道短横线。

这是一个会意字,以为人被截肢,砍掉一只脚,这是古代一种残酷的刑法,叫陵刑。

根据这个意思,后来就衍生出汉语里面“欺上陵下”,“陵折”,“陵虐”等用法,再后来的欺凌,凌辱,凌驾,其实也是来自这个字的讹变。

然而还有一个字形,也是一个人,两脚一长一短,不过在旁边还多了一个代表山丘,高埗的山的侧写形状。

这个字根其实就是“阜”,代表山崖边的石蹬,后世还演化成了左包耳旁。

因此很多左包耳旁的字,也和它的指示有关系,比如阶,陡,降等。

回到甲骨文的“陵”,这个字就好像一个人在攀登阶梯,作为动词就有升,登,超越的意思,比如陵云,陵霄,后来演化为凌云,凌霄,凌迈等用法。

而作为名词,则有高处,大土山等意思,比如山陵,陵墓。

通过分析,周至认为“陵”在甲骨文时期本来就是两个字,一个代表刑法,一个为攀登之形。

攀登之形的那个字是形声字,在刑法陵的边上加上石蹬,就变成了山陵的陵。

当然这样的解释也不一定就对,因为登山的形状画成图形,攀登阶梯双腿也是一直一曲的状态,因此也可能是纯取意。

不管是那种,发展到金文时期,单字的“夌”基本消失了,陵作为固定用字被广泛使用。

等到许慎写《说文解字》的时候,对陵字还包含“陵折”,“陵虐”的意思就不知道来源了,于是先解释了“陵”是大土丘的本意,然后认为这个字引申出了“以上压下”的意思,因此才有了“欺压”的意思,最终发展出类似“陵折”,“陵虐”这样的词汇。

很明显这就是许慎不知道甲骨文里,“陵”的本字还有刑罚这层意思,强行硬解了。

周至的这个发现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他将汉字的起源多了一种理解,现代汉字里一个字存在多种截然不同的含义,有可能存在隐藏与数千年语言习惯流变下的深层原因。

许慎的可贵之处是确立了汉字的研究方法,思路也非常正确,就是从起字形的原意里去“寻根”。

但是囿于当时的认知,许慎的研究这能抵达他所能抵达的深度,对于无数汉字在历史中已经消失的“讹化”,“并用”,“分减”等现象,没有予以合理的解释。

周至从甲骨文里挖出来的,关于陵字的见解,差不多算是擦去了一点历史的迷雾,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陵”字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含义在里边,为何一个字里,会出现“山陵”和“陵虐”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

原来都是有原因的。

“任何对于破解甲骨文有帮助的工作,尤其是启发思维的那种,都值得上《文史》。”辜老笑道。

周至的见解,其实是对许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几千年来几乎已经走入死胡同的训诂学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是极有价值的方法论,因此值得刊上《文史》,周至看不到自身观点的价值,不代表辜老看不到。

“你这是第几篇了?”

《文史》是国内最高等级的文科学术期刊,类似国外《自然》那种,能够有一篇内容得以刊载其上,就差不多可以被称为“专家”了。

“要是这个能上的话,有七八篇了。”周至说道:“那我再整理整理吧。”

“七八篇还都不是一个门类是吧?”辜老对于周至思路之跳脱,涉猎范围之广阔也有些无语,掰着指头细数:“从《夹川方言训诂纲要》开始的是吧?之后就是讲解枢密院公文的《两宋宣头考略》;还有一篇是《欧阳诗文与三朝政治关联》;分析乾隆版和光绪诸版不同的《龙藏经诸版通考》;还有《浅论历朝官修图书用纸》;后来就是《说文解字释误》;还有好几篇跟字库有关的,比如《瀚文大字库字根分类思路》,《信息时代下的汉字主张》等,对了,中间还有一篇是指正裘锡圭的。”

“《初探>后按》不能算,那是裘教授不跟我计较,把我写给他信转给编辑部刊登了。”

“不错不错。”辜老笑得像个得到奶糖的孩子:“不数不晓得,细数下来这都十多篇,赶上博士的水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