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二十七章 痕都斯坦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二十七章 痕都斯坦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手段一上什么都招了,虽然还没来得及出手,但是两件东西加起来案值已经过二十万了,将来判得轻不了。”

“老费,这事儿会不会影响到你啊?”毕竟夫妻同心,刘玉姝担心这事儿会对丈夫造成影响。

“肯定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费观倒是没说自己:“今后川博和工美还能不能出借文物给其他单位,需要另拿章程了。”

“出借肯定还是避免不了的。”胡处长说道:“现在是市场经济,交流布展也符合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要求。”

不过领导都喜欢说囫囵话,胡处长接着道:“但是承租单位的资质应该考量一下了,像机场贵宾厅这种地方,可能真有问题。”

“来费叔咱们先过这杯。”周至说道:“其实我觉得出借单位也需要商榷一下,像工美这种承担着销售创汇任务的单位,这么做无可厚非,也算是打广告嘛!”

“但是川博也跟着凑热闹就有点划不来了,那件仿汝窑双夔凤耳壶,莫非有人看上了,川博还可以匀人家?”

“肘子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费观笑道:“蜀都的文保单位现在是什么状态,望丛祠王建墓你自己也不是没有去过。”

“现在还有多少人去博物馆?机场能够拿出一间展厅来给川博扩大影响力,川博老黎那儿可是连连诵佛呢!”

林婉秋听得叹了一口气:“就算这样,文物的布展撤柜,是不是也该由专业文保人员在场?这让手笨脚笨的人来,要是摔了可怎么好?”

其实只要是文物出借,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就如费观所言,不在其中的旁观者,多数都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对这种行为只是一味指责,其实也不可取。

好在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最底部,接下来中国古代工艺品会走出二十年陡峭的升值路线,带动起国内一系列的鉴宝热潮,出现大量的“国宝帮”,让印着“微波炉专用”的大碗都得到宝贝一样的待遇,更别说真货了。

“肘子有时间没有淘宅子了吧?”和费观喝过后,庄走到张诚这儿,张诚端着杯子对周至问道。

“说来惭愧。”周至笑道:“除了在九眼桥掏了几回老书,老宅子什么的真很少去。”

“那改天你来大雅斋,我们得空了去大慈寺后面,或者宽窄巷子那边走一走。”张诚说道:“还有周边几个古镇也值得去逛逛。”

“好,编朝珠绳子的那位蜀绣传人,您也得给我引见引见,婷婷的服装,有些地方恐怕也还得指望他呢。”

“这没问题,他在彭州那边,哦现在该叫彭州市了。”张诚说道:“彭州的东西也不少,我认识几个坐店的,那咱们下次去喝茶。”

“肘子,你的护照现在能走欧美了不?”林婉秋也问道。

“应该……还没,但不难吧?”周至也不明白,转头问胡处。

“去欧美干嘛?”胡处问道。

“去淘宅子啊。”林婉秋笑道:“其实欧美各大城市都有很多跳蚤市场和工艺品小店,很多卖家对东方艺术品都没什么认知,像肘子这种水平,过去应该很容易捡漏的。”

“其实周至要出门也很简单呀。”付霞说话了:“要去米国的话,让UNICODE组织发个邀请函;要去欧洲的话,让剑桥出版社发个邀请函,去领事馆申请分分钟通过。”

“那这个寒假就可以安排了。”林婉秋惊喜道:“邀请访问这条路我怎么给忘了?”

“这个寒假怕是不行。”周至笑道:“我都想好了,这个寒假,跟同学跑趟XJ。”

“去XJ?开车啊?你受乐水刺激了?”安心表姐关心道。

之前接李老三和许安心的时候,李老三看了卫士的里程表就断定周至都没出过川,因此安心表姐有此一问。

周至笑了:“你不是闹着要礼物吗?这就是给你找礼物去。”

“那算了你别拿我当借口,”安心表姐笑道:“免得到时候落幺嬢的埋怨。”

“什么礼物得去XJ找啊?”李老三倒是来兴趣了。

“XJ的好东西很多啊。”周至说道:“玛瑙和玉石的大产区,怎么都要去看看。”

“肘子,痕都斯坦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啊?”孙老问道。

术业有专攻,蜀都远离传统的大政治中心,因此对于玉器这个品类,学者藏家们研究得不深。

周至如今也只收藏有黄庭坚自用刻东坡词并山水田黄大印,汉代刚卯三件套这两件藏品称得上重器,其余如白玉翡翠的翎管,鼻烟壶,腰牌之类,虽然精美,但都是清中晚期的东西,算不得非常贵重。

因此说到XJ和玉器,孙老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奇怪。

“痕都斯坦本身是指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区。”周至解释道:“这个地区的名称历史书上有很多,最终是乾隆将之定名为痕都斯坦。”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了关于这个地方的解释,说‘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其地即佛经之印度,《汉书》之身毒’。”

“在中国,痕都斯坦这个词主要代表了一种与中原截然不同的玉石加工工艺。这个工艺能够将玉石加工成非常轻薄透明的器物,其上图案多以西方花果为主,同时还能够在玉器上刻出痕迹,镶嵌金银宝石。”

“这种工艺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传播,所生产的玉器被商人们携带到燕京,然后被称为‘回回玉器’进献给皇帝。”

“中国匠人很快便将这种技术复原了出来,也具备了加工‘回回玉器’的能力,而且更加的登峰造极。”

“如今故宫里边收藏的大量痕都斯坦风格玉器,其中由灰玉制作的那些,多为痕都斯坦原产地出来的,或者丝绸之路非中国控制地区制作的。”

“而白玉,青玉等用XJ玉料制作的器物,则基本都是由我国匠人在京中制作出来的。”

“但是在清宫的内库档里,不管哪里制作的玉器,只要是符合这种风格的,都统一称作‘痕都斯坦玉器’。”

“这个玉器制作的工艺分支在清宫玉器里只占很小一部分,因为它的加工难度太大,损耗太高,因此只有宫庭才能玩得起。”

“至于民间,一来仿制太难,二来触犯皇家威仪,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很少有人去做。孙老如何问起这个?”

孙老就对旦增大师笑道:“你看,自己学校的人不知道问,偏来为难我这老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