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长之路 > 第六十六章 蝗灾初现

翌日,苏旗刚把带回来的午饭放到桌上,就滔滔不绝地和顾云霁吐起槽来:

“云霁,你是不知道,这两天人多,我原本想的是一下课就冲到食堂里去打饭,好早点给你带回来。你猜怎么着?就那么一会儿功夫,食堂里就人山人海!我都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过去的,长了翅膀不成?”

程炎笑着说:“这些日子食堂里的菜色越来越单调了,好菜就那么几样,去晚了就吃不到,大家都想跑快一点,饭自然就不好打了。”

随后,他把食盒打开推到顾云霁面前:“苏旗还是很不错的,好歹给你抢了一点回来,有的人去晚了就只有菜帮子吃,和你的根本没法比,快吃吧,多吃些好的也有利于养伤。”

顾云霁看了下食盒里的饭菜,也觉得这几日的菜色越来越差,大不如前,不禁疑惑道:“按理说,食堂在采买上的花销都是有定额的,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我们又不曾少交伙食费,这饭菜怎么还一日不如一日?”

苏旗叹道:“哎,还不是蝗灾闹的。今夏北方蝗灾肆虐,本来以为只会波及小范围地区,谁知道如今都蔓延到开封直隶一带了,说不准马上就要危及顺天府。”

顾云霁眉头一皱:“顺天府是京师所在,天子脚下。若是任由灾情发展,万一失田断粮的百姓多了,闹起流民来,岂不是要动摇国本?”

“谁说不是呢?都这样了,朝廷可能不管吗?”苏旗摊摊手,“蝗灾已经起来了,这个时候再去扑杀幼虫为时已晚,所以正在从全国范围内往北方调粮,以安民心。江南富庶,鱼米之乡,首当其冲咯。”

程炎道:“从邸报上来看,这次调的粮有一半都是从江南出的,我们这虽然没蝗灾,但本地的储粮一少,粮价自然水涨船高,什么都贵。相应地,食堂菜色也就不如以前了。”

鹿溪书院只是菜色上差了些,北方可是重灾区,庄稼毁了百姓没得吃,说不定连树皮草根都要啃干净了,哪里还能跟他们一样挑三拣四的。邸报上轻飘飘的几句灾情汇报,却是数以万计的人命。

想到这,顾云霁心底生出一股悲悯感:“这才入秋,百姓就没粮食吃了,到了冬日里天寒地冻的,怕是光冷就能冷死一大批人,那就更不得了了。哎,民生艰难呐,希望朝廷能够早日拿出个救灾的章程,助灾民渡过难关。”

“救灾章程?哼,朝廷上的老爷们可顾不得这个。”苏旗冷笑一声,“一个二个都忙着互相攻讦,推脱责任呢。”

顾云霁只在邸报上看见过对灾情的三两句汇报,竟不知其中还有别的内情,闻言他有些不可置信:

“都这个时候了,不想着怎么救灾,居然还在推脱责任?多耽搁一天,就不知道多死多少人,他们可真坐得住!”

程炎眼里满是寒凉:“没粮食吃的又不是那些王公大臣,他们当然坐得住。在他们眼里,愚民的贱命哪有升官发财重要,便是死上个几万十万的,也不打紧。”

“自古以来不都是这样吗,上到王侯勋贵下到县令小吏,有几个是真正地把平民当人了?他们这样做也不稀奇。听说光是调粮这一项,朝公们就吵了十来天才定下来,至于别的,还能有什么指望?”

顾云霁只当程炎是气狠了,没注意到他说话时眼中墨色翻涌,指尖捏得泛白。半晌,程炎回过神,脸上的恨意消失,若无其事地继续换上一副温和的表情。

苏旗左右看了下,确定四周无人,这才凑过来压低声音道:“本来,蝗灾几乎年年都会小范围地闹一次,只是不知道为何今年闹得这么大。有钦天监的官员上书,说是因为陛下私德不修,耗费民力非要巡游黄河,引得天怒人怨,老天这才降下了灾祸以示警告。”

顾云霁和程炎被齐齐震住了,结结巴巴道:“这,这是哪个官员,如此胆大包天?我国疆域辽阔,偶发个水患旱灾的本就是常事,怎么能全都怪在陛下身上?”

“正是这个道理啊,可偏偏朝中附议此等言论的还不少,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臣,仗着几朝元老的身份倚老卖老,还有让陛下写罪己诏的!”

顾云霁回想了一下对景丰帝李铮的印象,觉得他虽然看着年轻,但心中自有主意,不太像是个受人摆布的帝王,怕是不会任由那些老臣蹬鼻子上脸。

想到这,他问道:“说起来,让陛下写罪己诏的是一些老臣,阻着陛下巡河不让他下江南的也是一些老臣,当初先帝无子而崩,推举陛下即位的同样是些颇有威望的老大臣,他们该不会是同一批人吧?”

“你猜对了!”苏旗冲他竖起一个大拇指,“朝中来来去去就那么些人,他们把陛下一手捧上帝位,自然希望陛下听他们的。谁知道陛下性子刚强,生来就不愿被人掣肘,登基不久就重用潘时良,大改治河方略,直接撤掉了一批原有的尸位素餐的河务大臣。”

“河道可是肥缺,每年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往里投啊?这些官员彼此间交往密切,上面给下面行方便,下面给上面献孝敬,秩序井然,互惠互利,早就在暗中有一套欺上瞒下的办法,换了旁人轻易插不进去手。”

“没了河道的关系,他们就少了一个捞钱的大口子,自然不愿意了。这些人每天眼睛紧盯着陛下,就盼着他出个什么错,好趁此打压亲皇派的大臣,从而让自己的人上位。”

顾云霁和程炎从前都是满心满眼的埋在书本里,在这方面的见识,自然是比不上从小浸染在京城的苏旗,两人头一次晓得朝中关系复杂如此,一时听得有些入神了。

苏旗说得口干舌燥,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后,又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他们想的是挺好,但陛下是谁啊?少年贤王,青年英主!那些让他下罪己诏的一概不理,只揪着那个上书的钦天监官员使劲儿查。”

“这一查才发现,原来是灾区几个从河道上转过来的地方官,贪墨了本该投在扑杀蝗虫幼虫上的银子,这才惹得蝗灾一发不可收拾。灾情蔓延以后,那几个官员怕被治罪,就勾结了钦天监,率先把此事责任往陛下身上推。”

顾云霁嗤笑一声:“出了事不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偏往陛下身上推,他们可真是别出心裁。”

程炎道:“这几个贪官是从河道上转过来的,那岂不是说明,他们曾经在河务上已经贪了不少的钱?这下正好有把柄,就该趁此机会,将上下串通的人一网打尽才是!”

苏旗摇摇头,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你可就猜错了,陛下只把涉事的几个贪官和钦天监的人处置了,然后事情就此打住,其他有包庇之嫌的人一点儿都没牵扯。不过之后调粮等一干救灾事务,就进行得很顺利了。”

后面的苏旗虽然没明说,但顾云霁也听懂了。

景丰帝若是真的趁此机会一并处置那些老臣,能不能把他们的势力连根拔起先不说,怕是会波及大半个朝堂,如果遇见什么事,皇帝手中连可用之人都没有了。

这些在官场中浮沉半生的大臣们虽然贪,会和皇帝对着干,但同时也是做实事的人,两者并不冲突。贸然清退他们,不仅可能使唤不动底层的官吏,还可能使朝堂变成一个空壳子,得不偿失。

倒不如先剪其羽翼,给他们一个警告,先把这次的蝗灾平安渡过,今后再徐徐图之。

想到这,顾云霁不禁感慨:看来,大夏朝当今的皇帝李铮,不仅聪明年轻,还是个心思深沉有手段的人,以后若是进了官场,和他打交道的时候得处处小心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