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长之路 > 第三百九十章 朝廷封赏

蒲廷南是布政使,整个四川最高的行政长官,势力网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的案子审起来分外棘手,刑部从腊月年底开始忙,连春节都没过,一直到次年的二月才将案子初步审结。

蒲廷南的罪行罄竹难书,贪墨叙州府的两万石税粮只是冰山一角,性命是肯定保不住了。然而景丰帝却难得念在他早年跟随的一点情谊,将事情终止在他本人身上,没有株连他的家人。

三品布政使落马,四川布政司上下遭到了一番大清洗,所有和蒲廷南有勾结的人都免不了吃一顿审讯,西南的官场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连京城都受到了不少影响。

顾云霁后来从程炎的信中得知,蒲廷南的案子最开始闹出来的时候,几度在朝堂上掀起风浪。那些和蒲廷南或多或少有关联的人,简直是上蹿下跳,一面想方设法替自己和蒲廷南脱罪,一面大肆攻讦他人,质疑证据的真实性。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钱逊父子,钱逊是景丰帝派到蜀中去的特遣使,蒲廷南罪行的线索有一大半都是他检举出来的。而他父亲钱颂是吏部尚书,恰是风口浪尖的位置,引得不少人怀疑这次是不是他们父子合起伙来栽赃蒲廷南,趁机在朝中发展势力结党营私。

然而景丰帝坚定的态度让众人渐渐意识到,办蒲廷南是他的意思,任何想要阻碍此事者,归根结底都是在和景丰帝作对。

景丰帝早已不是那个即位之初处处掣肘的年轻皇帝了,如今的他大权在握,威势甚隆,任何忤逆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反应过来之后的众人,再不敢替蒲廷南有一丝一毫的开脱,反而是忙着撇清关系,唯恐牵连到自己。

之后,就是程炎以皇帝亲信的姿态,顺理成章地进入吏部担任文选司郎中,和吏部尚书钱颂一起安排后面的官员补缺事宜,朝堂上下再无任何非议。

西南官场动荡,朝廷特意派了人下来督查蒲廷南案件后续收尾之事,助蜀中平稳过渡。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位皇帝遣来的专使——专门到叙州府对洋芋推广有功人员进行封赏。

洋芋的事情在京城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很大轰动。虽然亩产千斤听起来确实很不可置信,但有宣抚使奢西、钱逊等人作证,景丰帝本人的态度也十分积极,众人便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有关部门随之开始着手洋芋推广。

洋芋最先在叙州府得到引种和试验,自然少不了顾云霁等人的功劳和封赏。

要说变化最大的,肯定就是范黎了。他是一介商人,身为普通民众,并无任何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却还是不辞劳苦地寻找洋芋,甚至还慷慨解囊,捐了五千两银子购买良种,功劳卓著。

朝廷太清楚这种商人最想要什么了,于是大方地给了他个挂名官职,封为正五品员外——所谓员外,即在正员之外,没有具体的官职,也没有实权,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官身,享受朝廷俸禄。

还将他封为官商,为官府贩卖货物,拥有普通商人没有的特权,不仅可以减免税收,还可以经营从前不能经营的违禁物,赚取高昂利润。而且官商身份世袭,范黎的子子孙孙世代都是官商,都能得到朝廷赐封的挂名官职。

从商户贱籍一跃成为士籍,范黎多年的夙愿一朝终于实现,得到朝廷封赏的那一刻,他激动得当场落泪,越哭越眼泪越汹涌,哭得形象尽失,完全停不下来。

众人又是好笑又是为他高兴,纷纷道:“范员外——从前只是客气称呼,这下真成员外了,恭喜恭喜啊!”

前朝末年,买官卖官之风盛行,连商人都可以花银子在朝廷买个“员外”做做,以提升自己地位。买官的人一多,员外也就不值钱了,时间一长,大家出于客气,都以“员外”来称呼普通商人。

本朝开国之后,大肆整顿这种风气,同时贬低商人地位,不许其子弟科举入仕,只有个别有突出贡献的商人才会被赐封“员外”,含金量比前朝的员外高多了,一般的官员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更别说平民百姓。

范黎哭得止不住,抽抽噎噎道:“……早知道……我能当上员外,还有世袭的官商身份,我就不把我女儿嫁出去了,应该招个赘婿上门。我就这么一个闺女,没有儿子没有孙子,将来的世袭官职岂不是还要拱手让给那些侄子们,太亏了……”

众人闻言纷纷失笑,顾云霁笑着安慰道:“范员外,别伤心了。依我看,你不如和你那翰林院的女婿好好商量一下,将来生个外孙上你范家的族谱,继承你的官职。哪怕冲着你官商的身份和万贯家财,我想你女婿多半也是愿意的。”

范黎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瞬间破涕为笑,回过神来之后,发现众人都围在身边看着自己哭,连忙不好意思地捂住脸背过身去,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除了范黎之外,其余参与洋芋引种推广的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张翠英是女子,朝廷不能给她官职,但也是发下了大量的银钱和物品赏赐,还将她的事迹记录在本地府志中,传颂后世。

奢西是第一个将洋芋上奏给皇帝的人,作为永宁宣抚司的土司,洋芋在彝人聚集区的推广,她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正好永宁宣抚司辖区多山地,朝廷便将此处划为西南区域洋芋种植的重点区域,拨下来大批育种银子,侧面推动了宣抚司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包括当初叙州府内推广洋芋最卖力的宜宾县,有关吏目也得到了奖赏,县丞岳卓因此升为了知县,正式统管宜宾县。

眼看大家都有各自的封赏,功劳最大的顾云霁却还是两手空空,陈培时忍不住问专使:“我们通判顾大人呢?他出的力最多,这两年来为了洋芋一事不知费了多少心力,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吧?”

专使微微一笑:“朝廷论功行赏,顾大人无论功劳还是苦劳,都当居首位,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这——便是给顾大人的封赏。”

说着,他拿出一纸调令,笑着递给顾云霁:“恭喜顾大人升迁呐。”

顾云霁接过一看,眼睛瞬间睁大:“绍兴府知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