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长之路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钦定甲第

“陛下息怒。”

顾远晖将身子伏得更低,看起来似乎被吓得惶恐万分,然而面色却镇定如常:“臣绝无此意。”

“哦?是吗?”景丰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眸中寒意森然,“那就请顾卿告诉朕,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顾远晖喉头滚动,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冷静:“陛下钦点臣等为阅卷官,代您批阅筛选考生试卷,臣不敢马虎。然则科举取士干系重大,殿试更是科举的重中之重,事关朝廷未来,最终录谁黜谁,理应由陛下决断,臣虽为阅卷官员,亦不敢干扰圣裁。”

“故方才呈给陛下的十份试卷,乃是按照考生会试名次排列,并非是臣等自专。臣此举,正是为了尽力避免臣工态度影响大局,从而将裁定之权尽数归于陛下。”

说着,顾远晖语气激动起来,竟是红了眼眶:“臣顾远晖一片赤胆忠心,唯恐不能为陛下赴汤蹈火,怎敢威胁陛下独摄朝政?请陛下明鉴!”

景丰帝微微一怔,当即便去翻看剩下的卷子:顾云霁下面是方子归,方子归过后是程炎,然后是……总共十份,虽然名单和会试的前十名有少许出入,但确实是按照会试的名次排列的。

见状,他神色和缓下来,眸中的寒意瞬间消散,变脸只在顷刻之间。跪在地上的太监宫女尚未反应过来,景丰帝就已经走下台阶,亲手将顾远晖扶了起来:“原来是这样,是朕错怪顾卿了。”

景丰帝拍了拍他的手,笑得和蔼又亲切:“朕之前一时没收住脾气,吓着顾卿了吧?顾卿是两朝元老,忠心耿耿,朕怎会不知?朕不过是说说而已,顾卿莫往心里去。”

顾远晖抬手拭了拭眼泪,一副哀戚怅然的样子:“只要陛下肯相信臣,臣就心满意足了。”

景丰帝将顾远晖面容打量一番,目露关切:“朕瞧着顾卿这些日子憔悴了不少,想是科举事务繁杂,劳心费神了。”

“来人。”说着,景丰帝招了招手,“拿两支高丽国去年进贡的红参来,让顾大人带回去补补身子。”

“臣谢陛下赏赐。”顾远晖热泪盈眶,当即又要跪下谢恩,被景丰帝给拦住了。

景丰帝笑着道:“顾卿累了这么多天了,就先回去歇着吧。至于那些卷子,等朕批阅完毕定好名次之后,再差人给顾卿送过去。”

顾远晖恭谨道:“是,臣告退。”

刚走出御书房,顾远晖就腿一软,险些栽倒在地。

他摸了摸自己被冷汗浸湿的衣襟,脸色苍白得一丝血色也没有,心中后怕不已。纵然他猜到了景丰帝对此事的态度,也大概预计到了对方的反应,但当他真的处于景丰帝的慑人龙威之下时,还是被吓得大脑空白,差点一个字都说不出。

所谓伴君如伴虎,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御书房内,景丰帝目光悠远地望着顾远晖离去的方向,脸上的笑意一点点变淡。

半晌,他蓦然问道:“之前你说关于顾云霁连中三元的流言,顾远晖是什么反应来着?”

飞鱼卫悄无声息地显出身形,应声答道:“回陛下,顾远晖对此未做任何解释澄清,只是约束家中仆人,命他们不准跟着乱传,还拒绝了一切以恭喜家中子弟中第为理由的宴请,连同僚送的道喜贺礼都退了个干净。”

“与此同时,顾云霁那边这几日也是天天待在会馆,不与任何人交际往来,属下猜测他可能正是得到了顾远晖的授意,所以才闭门不出。”

“哼,顾远晖这个老狐狸。”景丰帝轻哼一声,转身回到桌案前坐下,“这是生怕朕因流言降罪于他,所以上赶着来朕面前表忠心呢。偏偏他还搞出这场先抑后扬,让朕理亏在前,不仅不能问罪,还得好生好气地安抚他,当真是好算计。”

随口说了这么一句,景丰帝便将此事按下不提,随后看起了桌案上殿试考生的答卷。

将卷子一一看过,景丰帝的脸色一点点沉抑下来,声音带着凉意:“顾云霁,刑部尚书顾远晖堂侄;方子归,内阁首辅方述之子;张吉,礼部员外郎张祥之弟……这科举说的是不拘一格全面选拔人才,但实际上考中的大多还是世家子弟,寒门士子被挤得几乎占不到几个名额。”

“等他们进了朝堂,八成还是循着父兄的脚步,各自有既定的阵营归属,有几个能听朕的话、做一个忠心不二的纯臣?一代传一代,科举考来考去,到头来,朝廷官职还是握在那批人手里。”

看着看着,景丰帝突然目光一顿,抬头问飞鱼卫:“这个……程炎,是哪家的子弟?”

飞鱼卫道:“回陛下,程炎是松江府华亭县人氏,家中世代务农为业,并无任何高门显贵倚靠,是真正的贫民出身。”

“是吗?”景丰帝意外地挑了挑眉,不大相信的样子,“可若是贫民出身,他是如何一路考过来的?难道凭他家的几亩薄田,就能支撑起昂贵的束脩吗?”

飞鱼卫答道:“据属下所知,程炎曾经得到过顾开祯——也就是顾云霁父亲的资助,如此他才有了到鹿溪书院上学的费用。但也仅限于此,顾开祯的资助是出自个人的行为,并不代表松江顾氏。而且程炎中举之后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就再也没向顾家要过钱财了。”

“这倒是难得,仅凭一己之力就能从乡试考到殿试,成绩还如此出色,当真是不简单。”

将程炎的卷子又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景丰帝眸中露出欣赏之色:“程炎的经历,应当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最好诠释了。不过科举本该如此,但论才学,不问出身,从田舍草屋之间简拔人才,亦是取士的真义。”

紧接着,景丰帝提笔蘸墨,略略思寻一瞬,便依次在十份卷子上落下朱批大字。

一气呵成地定完名次之后,景丰帝唤来宁福海:“差人把这些卷子送到礼部,让他们过两日就按这个名次填榜传胪。”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