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150章 刘彻的人格魅力!【求月票】

西汉武帝世界,长安城未央宫。

自打收到霍去病消灭匈奴百人队的捷报后,每天都至少有一封捷报传来,刘彻高兴得大宴群臣,还亲自抚琴高歌,喜不自胜。

除了捷报之外,很多人也收到了前线的书信,比如奉车都尉苏嘉,就接到了父亲苏建托人送来的信函。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八个字:

【辞官从军,攫取战功】

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苏建跟着卫青立了战功,被封为平陵侯,食邑一千一百户,三个儿子也成了郎官,大儿子苏嘉担任奉车都尉,也就是给天子掌管车驾的官员。

这个官位很不错,但不适合苏氏一家。

苏建这一家子,一个比一个实心眼。比如苏嘉,担任奉车都尉时,有一次刘彻的车驾从台阶上下来,撞到了柱子,车辕断裂,被定为大不敬。这位奉车都尉当场拔剑自刎,以死谢罪,搞得刘彻都没反应过来,只得赐两百万钱做安葬费。

而苏嘉的幼弟苏贤,跟随刘彻前往河东后土祠祭拜,过河时有个宦官跟驸马抢道,将驸马挤到河里淹死了,刘彻让苏贤追查那个宦官,结果因为没找到,苏贤服毒自杀,同样以死谢罪。

至于苏建的二儿子苏武,这个名气更大,在贝加尔湖愣是生活了十九年也不投降匈奴,硬生生把李广的孙子、右校王李陵衬托成了小丑。

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执拗耿直,说实话,比李广那一家子强得多。

上次在中军大营,霍去病暗示苏建,苏嘉的未来在军中,然后苏建就着急忙慌的写信,让儿子赶紧请战来军中。

卫青本来就是军功收割机,现在又多了霍去病这个被神仙收为弟子的年轻人,军功就跟地上的落叶一样,随便扫几下就是一箩筐。

苏嘉与其战战兢兢跟在刘彻身边,不如加入军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说不定会让苏氏再添一个侯爵呢。

刘彻的酒宴结束,乘车回寝宫,路上他以手托腮,冲苏嘉问道:

“你父给你写了什么信?别人都知道随着羽檄捎来,就他偏偏花钱托人送信,这么久才送到长安。”

苏嘉答道:

“让驿站送家书,于礼不合。”

刘彻打了个哈欠:

“你们这一家子啊,就是绷得紧……说吧,到底何事,这都挂脸上了,朕若不问,你一晚上都睡不着。”

苏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想,将苏建托人捎来的那根竹简从怀中掏出来,双手奉给了刘彻。

刘彻接过来一看,顿时乐不可支:

“这就把你难住了?我大汉的问题有很多,光我自己都能罗列一大堆,但不管何时,都不会阻挡大好儿郎杀匈奴,哪怕死牢中的囚犯,他若上书要求杀匈奴,朕都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说到这里,刘彻坐直身子,对苏嘉说道:

“明日起,你为典军都尉,尽快北上到大将军帐前报到,若想去霍去病部,可以跟大将军诉说……军中是个要什么都必须大声说出来的地方,别憋着,会被欺负的。”

苏嘉感动得不能自已,想要跪下来谢恩,又发现自己没法停下车驾,只得不住的道谢,听得刘彻很是嫌弃:

“好好驾车,跟妇人似的哭唧唧……明日把你弟弟苏武也带过去,趁年轻多见见世面,说不定朕以后还要他出使匈奴呢。”

说完,刘彻酒劲儿上来,往后面一躺就开始呼呼大睡,苏嘉擦擦眼泪,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

另一边,定襄北草原上,赵破奴带人打扫完战场,霍去病将匈奴王子金冠捧在手中,再加上一卷亲笔写的敬献赋,给师父的礼物就准备妥当了。

他对张骞和赵破奴说道:

“我去师父那里,若无别的事,明日午后便回,你们在此休整,按照训练时的状态布防,若遇敌情,按计划向正南方向撤离。”

这些天,他们不仅训练了骑兵的战阵和队形,还制定了布防章程、遇敌应对策略等等。

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寡,还有不同的应对流程。

霍去病没学过这些,但涉及骑兵管理时,他总能做出类似的布置,这种天赋,让同行的张骞和赵破奴都羡慕不已,司马迁更别说,完全成了霍去病的迷弟形态。

听到霍去病要去神仙处,司马迁问道:

“霍骠姚,上次在雁门吃的那种美食,还能再捎来一些吗?”

霍去病说道:

“那次是有人在酒楼请客,打包的剩菜,明日我看看吧,有什么就给你们几个捎什么,别嫌弃就好。”

说完,他抬腿跨了一步,原地消失不见。

来到混元宫,霍去病向长生大帝的神像行了一礼,然后离开长神殿,迎着夕阳,走进了周易生活的小院:

“师父,姐姐,去病来也!”

周易正在厨房摊煎饼,见到徒弟来了,又往盆里加了一瓢面粉:

“这几天你可没闲着啊,战损大吗?”

霍去病来到厨房门口,笑着说道:

“不大,辅兵已经成了主力的重要来源……师父,上次回去我们抓了个匈奴王子,这是他的头冠,这竹简是弟子写的敬献赋,一并献给混元宫。”

周易看了看金冠的样式,跟网上的匈奴酋长冠很像,但更精致,也更漂亮。

他说道:

“放我房间吧……明天会到一批野猪矛的铲头,你带回去装上手柄就可以给军中将士用了。”

霍去病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师父真是神机妙算,弟子还没提此事,您就已经准备妥当了。”

武媚娘从冰箱里给霍去病拿了一瓶饮料:

“一共买了一万个野猪矛头,给你们五千,大唐贞观世界四千,大唐开元世界一千。”

大汉的冶铁技术还不发达,尽量多多支援。

陈汤那边一直赶路,暂时用不着武器,而李清照还没接触到赵煦,贸然带武器回去,说不定会被扣个谋反的罪名。

至于开元世界,李隆基还没把长安捋顺,用不着太多武器,给一千个矛头意思意思就算了。

晚饭时,霍去病给周易和武媚娘讲了最近几天的战斗,还提到司马迁加入骑兵特战队的事,听得周易连连咋舌:

“没想到司马迁还有这么血勇的一面,年轻就是可塑性强,这次他再也不会在《史记》中暗戳戳的蛐蛐你了。”

武媚娘提醒道:

“别让司马迁四处说李广之事,定襄北的战果越大,越要学会闭嘴,莫论人非。”

霍去病记下来,打算回去就跟司马迁说说。

第二天上午,孙二发开着一台小货车,把矛头从物流站接了过来,第一批一共两千个矛头,不算多,但足够霍去病的人马人手一根了。

“余下的会分批发过来,厂家那边很热情,一个劲儿的问你还要别的吗,他们那里啥都可以加工。”

啥都可以加工?

周易想了想问道:

“马蹄铁能加工吗?”

孙二发给厂家打了电话,对方一听是马蹄铁,当即说道:

“这玩意儿闭着眼就能砸出来,特别简单,你要的多的话,还是走批发价,一个最多几毛钱。”

现在钢铁市场不景气,产能一直过剩,几毛钱的马蹄铁,依然有利润。

周易一听几毛钱,当即要了五万只,准备让霍去病带走装备部队。

大唐那边铁比较富裕,可以用来造马蹄铁,大汉就算了,还是多生产一些环首刀吧,这玩意儿对异族是降维打击。

孙二发走后,镇上蒸馍铺的老板开车来送杠子馍了。

昨天吃饭时,周易听说司马迁想吃这边的美食,就打电话定了几千个馒头,保证霍去病的人马,所有人都能吃到撑。

至于菜的话,周易干脆买了两百斤五花肉片,两百多斤火锅丸子,一百斤粉条、一百斤豆腐,四五麻袋洋白菜,再加上腐竹、面筋、海带之类的配菜,用直径两米的大铁锅,在长生殿门口做了满满一锅大锅菜。

等菜做好,已经下午两点了。

周易和武媚娘一人盛了一碗,剩下的让霍去病连锅带菜全都运走了。

“仙长辛苦了,可惜妾身不懂庖厨,帮不上什么忙。”

周易笑着说道:

“他们驱除匈奴,让大汉成为民族符号,我给他们做点吃是应该的,吃完饭记得提醒我给赵破奴他们挑选马槊啊,身为将军,没有趁手的武器可不行!”

两人吃着大锅菜聊天时,大唐开元世界,道政坊一元观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太平公主洗去铅华,摘掉繁复名贵的首饰,换上道袍,挽个简单的道士发簪,就正式出家当道士了。

公孙大娘左看右看,觉得挺合身:

“不错,以后就安心在这儿住着,不要出门,大孙子虽然口口声声说一家人,但该防也得防着点儿。”

太平公主点点头:

“姨母放心,我哪都不去。”

说完,她跪在蒲团上,开始念诵《太上感应篇》,为自己,也为今日被斩首的子孙消罪祈福。

皇宫里,高力士将一份密报放在了李隆基案头:

“陛下,王毛仲今日一早提着重礼,匆匆拜访了兵部尚书郭元振……”

李隆基最讨厌的就是官员相互勾连,冷声说道:

“王毛仲昨日冲撞神仙道场,还险些伤到皇亲国戚,将他革职,永不录用……对了,昨日吃蒸饺时,青莲真人提到有个名叫一行的僧人精通算学,你将此人找过来。即日起,大唐开始推行算学,为工业打好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