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

九成宫的局势依然胶着。

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反叛的二百甲士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但唐军也不敢说完全控制了局势。

因为叛军借着夜色化整为零,以桐油在各处放火,与唐军打着游击。

桐油十分粘稠,如同沥青,燃起的火焰难以扑灭。

而且,叛军还很风骚地穿着唐军的衣服,敌我不分,更是大大增加了清剿的难度。

叛军的持续骚扰,加上狂风大作,导致宫人们很难灭火,火势快速蔓延开来,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韦待价抱住李明,李世民在百骑的陪护下,匆匆离开卧室。

而在此时,立仁殿各处已经窜出了明火,越来越危险了。

一行人在着火的长廊和宫室之间四处绕行,同时警惕着角落里可能的叛军。

“陛下!陛下!”

长孙无忌冲进火场,与李世民一行会合。

看见李明这小子陪在李世民身边,他愣住了。

“辅机?你进来作甚?”李世民也愣了愣。

忠心耿耿的长孙无忌立刻回过神,搀扶着李世民,诚恳地说:

“陛下有难,臣焉有不救之理?”

李世民面露欣慰,急忙问道:

“朕的承乾、青雀、雉奴和阿兕子呢?”

他其实心里一直挂念着孩子们,只是没有在李明和部队面前表露出来。

长孙无忌庆幸地回答:

“诸位殿下均无恙,但他们的宫殿也被纵火了,在江夏郡王和禁军的保护下,正在向立仁殿会合。”

确认孩子们都没事,李世民先是松了口气。

接着,一股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惧攫住了他的心,让他怒不可遏:

“阿史那结社率……养不熟的狼!他是要毁灭整个大唐社稷吗?”

如果皇帝、储君和嫡子在这里团灭了,没有长子、嫡子可立,那继承法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立贤”——

谁拳头大谁当皇帝。

运气好一些,皇位争夺战只是一场皇室内部自相残杀的家庭伦理剧。

运气差一些,如果外部的野心家也来共襄盛举。

那大唐就要变成秦、隋二世而亡的历史剧了。

不夸张地说,李明的及时到来,制止了一场潜在的大动乱啊!

“阿史那结社率?罪魁祸首是他?”长孙无忌一惊。

那个专职抓小孩儿的看门中郎将,居然有这般野心?

李世民眼神一黯:

“是朕看走了眼,他蓄谋已久。而且他也是毒死河间郡王的真凶。”

长孙无忌闻言大惊:

“三法司已经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了?”

怎么一点风声都没透出来?

难道孙伏伽越过了他,直接向陛下汇报了?

李世民摇摇头,脸色混杂着不悦和自豪:

“别提那三个衙门了,还不如一个孩子。

“查清这案子的是李明!”

李明,是他……长孙无忌一阵恍惚。

如果是孙伏伽或别的人对他这么说,他一定当做笑话。

但此话出自陛下的金口……

他忍不住把眼光瞥向一旁。

李明正被韦待价抱在的怀里,咧开嘴角,向长孙无忌扯出一个营业性假笑:

“很惭愧,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谢谢孙廷尉等诸位同仁。”

长孙无忌嘴角一抽。

李明能出现在九成宫,陪伴在陛下身侧,显然是有事而来。

所以他心里已经有所准备,猜测这熊孩子大约又干了什么大事。

没想到,李明这货依然超过了他的心理预期!

三法司忙活了小半年,结果还不如这孩子一天的所得?!

“李明勘破了李孝恭案,并以此为线索,发现阿史那结社率有反叛的倾向。

“为了朕与尔等的安危,他与李道宗、韦待价连夜马不停蹄,只为尽早将此事告知于朕。”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一字一句道:

“若非李明智慧可嘉,忠心可鉴,朕与尔等只能在九泉之下相见了,而天下也将大乱了。”

长孙无忌嘴里发苦,知道妹夫这番话是专门对他说的。

意思也很直白——别再“动”李明了。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了。

一国之君亲口说的这席话,份量已经重得不能再重了。

不论是千里奔袭救驾、还是阻止天下大乱,都是举世无双的功劳。

身为大唐宰相,长孙无忌当然能充分认识到李明的功绩,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他当然懂。

但身为大唐国舅,长孙无忌内心深处的忌惮也更深了一层——

有了这两块免死金牌,李明的势力将会得到怎样的发展,对嫡皇子们——

也就是他的亲外甥们——

构成怎样的威胁……

长孙无忌都不敢想。

“是……陛下所言极是……

“李明殿下确实……功德无量啊。”

可不论他心里有多少个不愿意,长孙无忌也只得应和。

因为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

如果再继续明着与李明作对,那“弑君同谋”和“唯恐天下不乱”两顶大帽子,岂不是要马上扣过来?

他这个权倾朝野的文官之首,居然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熊孩子做大,而什么也做不了!

这小家伙,真有一套啊……连历经风浪的长孙无忌也忍不住心中感叹。

抛开立场不谈,他是真佩服李明的办事能力和行事手段。

把死案办成了活案,把死局走成了活局。

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竟然就发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

昨天,李明还只能眼睁睁看着羽翼被翦除,什么也做不了,连宫门都出不去,全程被动挨打。

没想到,只是一个疏忽,他长孙无忌和太子才离开长安大半天。

居然就让李明绝处逢生,变得再也难以压制了……

“对了,侯君集呢?”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他被幽禁在东边的丽华阁,门窗都是紧锁的。刚才朕临走时望了一眼,东边的火势甚大呀。”

侯君集,他也在九成宫?!

一听见鲁王府司马(自封)的消息,李明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像条虫子一样在韦待价怀里扭了起来:

“那还等什么?快去救他啊!”

火势蔓延这么快,每拖延一分,都会让危险成倍增加。

长孙无忌看了李明一眼,道:

“臣已派兵去解救他了。”

“你能指挥得动禁军?”

“臣是让随行文吏去的。”

李明觉得长孙无忌在诳他,但他没有证据。

便果断发动了熊孩子的撒娇技能:

“阿爷阿爷!拨几个禁军去丽华阁,把侯君集救出来吧!”

像条蛆一样,欢快地在韦待价的怀里扭起来。

“陛下、殿下三思!”长孙无忌几乎是立刻反对:

“立仁殿的残匪还没清剿干净,加上殿内殿外为圣人和诸位贵人的护卫,人力已经捉襟见肘。”

似乎是为了印证长孙的说法,走廊的温度骤然升高。

火苗从各个角落窜出来,四处蔓延,精致华丽的立柱装饰就像炉子里的木柴一样被火舌吞噬,烧得劈啪作响。

而地面上,也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具尸体,鲜血淋漓。

显然,这里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所有人的神经骤然紧绷,小心翼翼地蹚过去。

刚行几步路,地上的两具“尸体”突然跳了起来,手持利刃向李世民扑来!

砰!砰!

禁军手起锤落,当场送那偷袭的人归西。

“陛下,诸位殿下,请小心。”负责护卫的禁军将领严肃地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世民也只能安抚李明:

“你舅舅说得对,现在还太危险,不能随意分兵。

“已经有人去救他了,侯君集会没事的。”

不,我怀疑我的便宜舅舅是想借火杀人,一劳永逸地解决我的王府司马……李明的眼睛贼溜溜地盯着长孙无忌。

但和长孙无忌一样,他也没敢乱开口。

双方都一边互相猜疑,一边又面上假客气防止撕破脸,形成了诡异的平衡。

…………

所幸,一路有惊无险。

李世民一行在禁军的护送下,顺利地离开了立仁殿。

此时的火势已经彻底失去控制,立仁殿正门已经燃了起来,内殿和偏殿则完全陷入了火海。

不仅如此,其余各寝殿也在熊熊燃烧。

九成宫火烧连营,映红了半边天。

李道宗携李承乾、李泰、李治和李明达,在禁军的护卫下,及时赶到了立仁殿的正门口。

“恕臣护驾来迟!”所有人向李世民单膝下跪请罪。

“起来吧,你们没事就好。”

亲眼确认人齐,李世民最后悬着的一点心也终于放了下去。

虽然大家都狼狈不堪,但人都还在,没有受伤。

不幸中的万幸。

接着,他才后知后觉地感到强烈的后怕。

要不是李明及时赶到,提前预警禁军,在悲剧发生之前阻止了阿史那结社率。

一家人可能就无法像这样团聚了……

“承乾,你可还好?”李世民发现,李承乾的脸色似乎格外苍白。

其他几个孩子,李泰是正常的惊吓和担忧,李治除了惊吓之外,眼神中似乎还多了一丝坚毅。

而李明达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已经在给李治的嘴里塞枣子了。

“儿臣……还好。”李承乾披头散发,身体微微发抖。

不知这次被真突厥偷袭了一回后,会不会对他的扮演胡闹的行为有所遏制……李世民心里无来由地生出这个念头。

长孙无忌替太子解释道:

“除了陛下所憩的立仁殿之外,就数太子殿下所居住的嘉仁殿所受匪患最重。

“若不是李道宗殿下身先士卒,顶着箭矢攀爬云梯、攻下内城楼,打开城门及时拍马赶到,恐怕……”

唐军的精锐着实威猛,在短时间之内就攻破了铜墙铁壁的内城门。

离宫虽然安保不如太极宫,但也是不差的,设备齐全,连云梯这种攻城兵器都有。

要不是阿史那结社率是资深内鬼,对其中的破绽了如指掌。

换一个人来,就算多一倍的兵力,这场叛乱也不至于翻出这么大的水花,早就被镇压下去了。

李世民的眉头登时拧紧了。

“先攻杀朕,再攻杀太子,最后纵火。

“突厥人还挺有条理,做得真绝啊……”

他望着连绵的火势喃喃自语。

旋即恢复镇定,下达一连串指令:

“此地不宜久留,由李道宗暂领左、右卫所属禁军,护送诸皇子离开九成宫。

“轻装简行,在岐州府暂行安置,并让州府速速调集府兵,向九成宫集结。

“朕镇守此地,亲自指挥百骑和其余禁军,务必将叛匪一网打尽!”

这也是一种“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保险措施。

九成宫有危险不假,但叛军是否在九成宫之外的道路上设置了埋伏,这危险同样不能排除。

为了防止像刚才那样差点被一波“团灭”,他理性地决定,将一家人分开。

“父皇,儿臣愿随父皇荡平敌寇!”李泰率先蹦出来表态。

“儿臣也愿往!”李承乾不甘示弱。

李世民对儿子们积极进取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微笑着拒绝道:

“有这份孝心是好的,但让你们走便走,这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父皇都这么说了,兄弟们也只能遵从。

在孩子们撤离之前,出于谨慎起见,李世民最后点数了一次人数。

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明达……

咦?

他揉了揉眼睛,又数了一遍。

还是只有这四个嫡子。

嘶……怎么感觉少了某个人……

“李明呢?李明在哪里?还有他的那个典签?!”

李世民迷茫地四处张望。

明明一路陪着的,也没有再遇到什么危险,亲眼看着一起逃出立仁殿的。

好端端的两个大活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不可能是敌人,难道……

是他们自己趁乱溜走的???

“该不会?!”

李世民心里一沉,下意识地望向东方。

丽华阁的方向,侯君集的关押之所,大火熊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