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72章 我那刀法精准的太子哥哥(求追读,冲三江!)

八月。

天子车驾离京,去往三百里外的岐州九成宫避暑。

随行的有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晋阳公主李明达,以及嫡子们的舅舅长孙无忌。

其余庶子,一律留京。

朝中由尚书省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监国。

“你这几日就乖乖呆在立政殿,小学也暂时停课,哪里都不要乱跑。

“你阿娘会来照顾你的。”

临行前,李世民对最不省心的李明仔细叮嘱。

“好哒。”李明满口答应。

李世民当这小子的话在放屁,看向了李道宗。

“臣定然对鲁王殿下严加看管,绝不生乱。”

李道宗认真地回答。

李泰的那句无心之言他一直记在心里。

他怕最近真的有什么危险。

若皇子真的遭遇不测,先不说陛下如何如何,他自己就无颜苟活于世。

“我还不是鲁王,你这鲁王傅凭什么管我?你这是越级指挥!”

李明就像小长假被通知单位值班一样,狼哇叫唤:

“父皇,此贼擅权,皇斩了此獠!”

李道宗:=_=

他也不顾皇帝的面子,当着李世民的面,就对李明殿下的屁股重拳出击。

“真铮臣也!”

李世民非常满意,对李明谆谆教导:

“等吾回来,就为你举行鲁王册封典礼。

“道宗就是你的三品亲王傅,你要好生听他教诲,不得无礼。”

“好耶!就等阿爷回来了。”李明真诚地期盼着。

封王是他最近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时移世易,之前他怕当出头鸟,所以拒绝封王。

现在反正已经出头了,找块根据地才是破局的基础。

“甚善。”李世民也很是欣慰。

这瓜娃子终于懂事了,不扯什么“父皇,我能辞职吗”这种鬼淡了。

他安心地坐车离去。

走出没几步路,李世民忍不住拉开车帘,向后方骑马的长孙无忌招招手:

“朕不想坐车,朕也想骑马,朕又不是冢中枯骨。”

国舅爷无语地看着这个任性的大孩子:

“陛下,我等此行的目的是暗中排查可能密谋刺驾的贼人,借口是避暑养病。

“若您一路雄赳赳气昂昂,毫无病态,恐怕被贼人看出端倪。”

李世民这才无奈作罢,手肘无聊地靠着车窗,貌似随意一问:

“君集还是不愿归附太子?他想开什么价码?”

长孙无忌叹气道:

“恐怕不是价码的问题。”

李世民错愕地抬头,盯着长孙无忌:

“拒绝高价收买,这还是侯君集吗?”

他表情阴晴不定,不知是喜是忧,良久像下定决心道:

“让人去大理寺,把侯君集也带到九成宫。

“朕与他面谈。”

长孙无忌嘴角一勾,一勒马头:

“臣这就去找孙伏伽。”

…………

长孙无忌干什么去呢……李明望着离队的国舅嘀咕。

这时,一辆更小但精致的马车路过李明面前,突然停了下来。

李明达从车窗里探出脑袋,笑嘻嘻地朝李明招招手。

李明乖乖地蹭过去,嘴里被塞了一颗枣子。

“要乖乖听话哦,打雷不要怕找妈妈哦~”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李明忿忿不平地说:

“好哒。”

李明达的马车走后,第三辆低调典雅的马车在他面前停下:

李治探出脑袋,认真地对李明承诺:

“我会照顾好阿兕子的,小明弟弟你放心。”

“哦……那我,谢谢你?”话题走向有点奇怪,李明一时不知这话该怎么接。

你其实没必要专门向我汇报这个,还有你怎么也跟着叫小明了……

李明望着李治远去的马车,一肚子槽没处吐。

李泰的大车经过,掀开帘子向他温和地微笑着,简短地留下三个字:

“笼中雀。”

李明脸色一僵。

这比喻,和他目前的境况意外地贴切。

只是这货怎么说话总喜欢弯弯绕绕的……

这时,一伙突厥族卫兵骑着高头大马,在他面前扬长而过。

“皇弟,这几天的表现不错。继续乖乖看家!”为首的突厥女首领和李明熟稔地打招呼。

“啊?”

李明愣住了。

原来这“女首领”是太子李承乾。

因为披头散发,加上奇装异服,让他没有一眼认出来。

论cosplay,谁玩得过你啊……李明僵硬地向太子挥手。

别看李承乾足疾行动不便,在马上还是很英姿飒爽的。

而且他说的话也比李泰直接得多,就是字面意思——

他很满意李明目前束手束脚、乖乖待宰的状态。

“鲁王殿下,后会有期了。”

太子半笑不笑地扔下一句话,便一夹马腹,丢下僵硬的李明扬长而去。

长长的仪仗最后,是担任侍卫的左右监门卫,由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殿后。

他一路低着头,像是有什么心事一样,路过老对头李明也完全没有表示。

李明对那个突厥人没什么好感。

感觉他就像一条白眼狼,明明和自己周旋这么久了,还和陌路人一样,根本养不熟。

反观之下,他的前任韦待价简直是条田园犬,给点剩饭就死心塌地了。

“若是李靖在的话,恐怕又要说,阿史那想造反了吧。”李道宗难得地露出微笑,打趣道。

李明升起问号:“为什么这么说?”

“此事还与侯君集有关。”李道宗回忆道:

“有一天,侯君集闷头骑马,越过了衙门也没下马,李靖就说侯君集意不在人,肯定是在想谋反的事。

“哈哈,李靖麾下也是位妙人啊。”

“哈哈,他的受迫害妄想比我还严重。”李明跟着笑了起来,望向滚滚烟尘。

漫长的队伍已经远去,只剩烟尘中的一行剪影。

…………

“最后一课就上到这里。”

上午,小学就放课了。

房玄龄挂着营业性微笑,对各位努力学习、尊师重道的小朋友们告别道:

“下午起,我与诸位先生都要专心国事,无法为你们上课。

“希望我们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诸位皇子、世子、公子能继续努力,钻研圣贤之道。”

“呜呜~脑师,我涩不得李们啊~”侯宝琳哭得花枝招展。

房玄龄几乎破功,忍着嘴角抽搐的冲动,一字一句道:

“只是陛下不在的这几天不用上课,陛下回来后一切照常。”

其他刚要欢呼的同学们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也和侯宝琳一样泪光粼粼了。

众人渐渐散去,李明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学不能上,宫不能出,甚至连立政殿都难以迈出一步。

那他岂不是被切断了一切对外联系,实质上被软禁了?

他莫名有种齐桓公、赵武灵王、隋文帝三幻神附体的感觉。

“再等一等,只要等父皇回来封我为鲁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明不断地安慰自己,看见侯宝琳在位子上发呆,随口问道:

“宝琳,你阿翁这几天还好吗?”

侯宝琳吸着鼻涕嘟囔:

“不知道,管大理寺的大叔突然不让我进了。

“学也不上了,阿翁也探望不了,好无聊啊~”

李明心里咯噔,追问:

“那孙大叔有没有透露过什么原因?”

“不知道,我问他他也不说。”侯宝琳如实说道。

天空闪过一道蛇形,闷雷炸响。

孩子们急着回家,一一和明哥道别。

长孙延拖拖拉拉地拖到了最后。

等其他人都走光了,他贴上来,小声告诉李明:

“吃饭听阿翁说,太子殿下将要任命侯君集为东宫属官,而且侯君集已经欣然接受了,过几天会同去九成宫,商量具体的官位待遇。”

咦?

李明一时没反应过来。

说好的鲁王府司马呢?

总不能在王府和东宫两边兼职吧?

也就是说,侯君集,侯君集他……

“侯君集贪心不足,背叛了明哥,草他妈!”长孙延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与李明道别。

李明愣在了原地。

“没想到,没想到……”

没想到太子党不但动作迅速,动刀还这么精准。

先从羽翼翦起,再动经脉,最后是骨肉根本。

行家啊……

“殿下,该回去了。”李道宗适时地出现:

虽然没有了阿史那结社率,但李道宗对李明寸步不离,让他的自由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这倒不能怪他。

李泰提供的信息让这位宗室郡王非常警觉,总觉得“有贼人”这个可能性不能被完全排除。

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他果断提高了对李明的安保等级。

“还有一个人呢?”李明喃喃,像是自言自语。

“嗯?”李道宗一怔,

李明慢慢抬起头,眼神呆滞:

“还有一个人没有我没道别呢!”

“谁?”

“韦待价。他还在休沐吗?怎么这几天都没见他?”

自从智破雍州水患案以来,韦待价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从李明面前消失了。

这位本职是替皇帝监视亲王的典签,已经被李明改造成了自己的得力干将。

在他的规划中,房玄龄咖位太高请不动,韦待价是文治的最佳人选。

而有了侯君集的前车之鉴,李明心中的不安陡增。

该不会……

“待价将要高升,他要去地方上做刺史了。这几天,他也被韦氏宗族关在了家里,正在学习为官之道。”

作为老丈人,李道宗满心欣慰,一丝不苟的脸上浮起一些笑意:

“这也得感谢殿下您,他如果不在您身边,现在还是个毛手毛脚的毛头小伙,怎能成为今日的大器。”

远方闷雷滚滚,一下一下敲在李明的心房。

听着李道宗出于真心的恭维,他一点也感觉不到开心。

只有大难临头的预感。

噩梦,成真。

他稚嫩的羽翼,正在被一点一点拔除!

计划里的侯君集、韦待价文武两翼,竟然全部……

确实还远不是太子和长孙无忌的对手啊!

只是派兵一逼,他辛苦搭建的基础就已摇摇欲坠。

加之小学停摆,他与十四党其他成员被实质上隔离开,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李明双眼放空,失焦地望着天空。

夏日午后,乌云在狂风中聚集,宛如水墨画一般风云涌动。

“看在我把你女婿培养成才的份上,能放我出宫吗?”他淡淡地问。

李道宗下意识地想给这熊孩子一个爆栗。

但看着这孩子如此认真的表情,他也认真地回答:

“恐怕不行,外面太危险了。

“您也不必感到太寂寞,就忍个几天。

“等陛下避暑回来,封您为鲁王,课堂再开,不就一切照旧了吗?”

一切都不可能照旧了……李明在心中低吟。

朝堂各大势力同时向他投来注视,疯狂地挖他墙角。

被剃成光杆司令后,再封王……

娘的,光有块地有什么用?

人,只有人,才是一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没有一套自己的心腹班底,当藩王也就是任人宰割的傀儡——

历史上的李明,以及他的许多兄弟们,就是这么被轻而易举地干掉的。

“我还不能回殿。”李明坚定地说:

“我还有一个人没有道别。”

“哦?”李道宗松了松浑身筋骨,随时准备重拳出击。

李明这次倒没有跑,而是静静地走到被人忽略的讲台边。

房玄龄正在慢条斯理地收拾书册。

“房长史,你也是我的王府属官。”

李明坐在房玄龄坐着的席子边上,诚恳地说:

“我如今有难,请房长史辅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