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57章 “此子英果类我啊!”

一纸雄文,让李世民振奋得双拳紧握。

恨不得现在就给天下士族门阀一人一耳光。

他定了定神,慢慢卷起文章,一边卷一边笑:

“此子英果类我啊!”

这句话一般是父皇对儿臣的最高褒奖。

但如果李明在现场,横竖得来一句“老登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这些花活李世民自己也整不出来。

别的不说,这种新形势下的舆论战,全大唐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能打的。

“只可惜,此子是最小的第十四子,还是个庶出的,嫡、长是一个都不沾边。”

李世民不禁喃喃。

庶出的也好。

这个受迫害妄想的鬼才,如果有朝一日真能统揽大权,天知道会把国家搅合成什么样子。

让他安安分分地戍守一方、拱卫京师,足矣。

李世民一半埋怨、一半好笑地嘀咕着,又认真翻阅起其他孩子的“检讨书”。

并不因为作者都是逃课的熊孩子,而有半点懈怠。

因为他同样想看看,士族之后对同一件事的评价。

作为一国之君,偏听是大忌。

必须了解不同立场之人的意见。

“哦?哦?哦?”

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精彩了。

“这真是那些纨绔能写出来的东西?!”

孩子们也在以韦家豪宅为例,声讨门阀士族的种种特权。

而且,他们和李明出坏主意的说理套路还不一样。

大概因为各自在带节奏事件中的分工不同,孩子们以抒情为主,十分有煽动性。

让读者不禁义愤填膺,忍不住振臂高呼:

地主豪强真该死啊!

若不是亲眼见证了这些小破孩带的节奏,李世民真以为这是请幕僚文吏捉刀的。

开口就是天下苍生,闭口就是大唐药丸。

坏了,阿爷阿翁的核心科技都让下一代学去了。

“怪了,他们不是士族家的孩子吗?

“怎么不站在士族那一边呢?”

李世民虽然口中称怪,但嘴角的笑意是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地捋着八字胡。

既然士族能规训皇族子嗣。

那同样的,皇族自然也能规训士族子嗣。

寇可往,我亦可往。

好啊,李明,你教他们教得很好啊!

李世民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其中有一篇文章格外合他心意。

皇帝作为天子的权力是无限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些理念实在太先进了,李世民恨不得把这些条文原封不动地抄进《帝范》里,好生教导太子。

然后一看文章作者姓名,李孝逸。

这小孩儿他认识,还是位宗室,而且关系也不远。

李孝逸的父亲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堂叔,也是一员宗室猛将,可惜早逝。

嘶~孝逸。

不就是那个在传单中唯一署名、写得最肉麻最招黑的那个“孝逸”吗?

李世民的表情垮了下去,嫌弃地移开文章,总觉得是在明吹实贬。

不过抛开这个疑似阴阳怪气的宗室,其他孩子的文章都让他非常满意。

李明对下一代的教育很成功嘛!

相较之下……

李世民的脸上蒙了一层阴霾。

李治的表现,让他很不满意。

跟什么大儒学习,学个屁!

就应该去民间,多多摸爬滚打一番!

“嗯……此事再议,先把手头的问题解决。”

士族抱团的问题,已经让李世民头疼许久了。

必须优先处置,让他们内部先掐起来。

而在河北与关陇的士族集团之间,他想到了一根绝妙的楔子。

“记得杨氏曾请求朕赐一门婚事,让崔挹与李令结为连理来着……”

李世民仰头思考一阵,召唤大伴:

“把长孙无忌叫来,有事商量。”

…………

御史大夫韦挺,应召前往两仪殿。

他一路脚步轻快,心里美滋滋的。

因为他给自己的独生女寻了门好婚事。

他有六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

为了这颗掌上明珠的婚事,他煞费苦心。

终于,以《氏族志》的排位为“嫁妆”,韦挺说动了崔仁师。

为他女儿与崔仁师之子崔挹搭上了线。

崔仁师是博陵崔氏在京中的代表。

博陵崔氏乃天下第一望族,连朝中重臣也争相攀附而不得。

以他京兆韦氏的朝中地位,加上博陵崔氏的民间威望……

组成的新家族,无疑将无比兴旺发达啊!

韦挺打着如意算盘,踏上了两仪殿。

殿上,只有皇帝与长孙无忌两人。

他立刻嗅出了不对劲。

只有三人,为何不在立政殿召见……

“韦御史。”李世民的脸上挂着不可捉摸的微笑:

“有人向朕弹劾你徇私舞弊。”

韦挺茫然:

“谁?”

“我。”

长孙无忌淡淡道,将折子扔到他脚下。

韦挺心里咯噔,颤颤巍巍地打开。

看完松了口气。

不过是检举他在南城的宅子违规搭建罢了,小事一桩。

“陛下,臣的草庐年久失修,不得不略费小资修葺一番。

“已经取得了长安县令的许可文书。”

李世民玩味地笑笑:

“此话当真?”

这一问,给韦挺问心里没底了,哆哆嗦嗦地回答:

“当真,县衙里应有文书留存。”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朗声道:

“根据《贞观律》,居于坊、贸于市,一律不得侵街。

“尤其不得私自破坏坊墙,更不许将街道纳入私宅,妨碍通行。”

韦挺还想狡辩:

“可是长安县令李乾祐……”

“问题就在这个长安县令。”长孙无忌厉声道:

“他作为一方父母官,怎么会公然违背律令,明目张胆地包庇这种侵街的行为?”

说着,他向李世民拱手:

“因此,臣以为御史大夫韦挺勾结下官,徇私舞弊。

“窥一斑可见全豹,韦挺为官不正,应彻查韦府上下。

“并逐笔复核韦挺任御史大夫以来,御史台所经手的所有案件。”

韦挺登时冷汗涔涔。

韦家这么大的家,御史台这么大的机构,哪经得起这样掘地三尺的搜查?

万一真查出点什么呢!

这一切的肇因,就因为那间一年住不了两次的破宅子?

太小题大做了,背后明显是有人在整他……

“韦御史,你真的结党营私、目无法纪吗?”李世民作震惊状:

“真是甚负朕望啊!”

韦挺意识都模糊了:

“臣……臣……”

结党营私!

目无法纪!

这么大两顶帽子呼过来,这谁背得住?

李世民扔下他,故意转过头问长孙无忌:

“最近吏部是不是在严查官员行为啊?”

侯君集不在、目前代理吏部事务的长孙无忌煞有介事地点头:

“天下承平,官员有腐化堕落苗头,应该及时刹住。

“许敬宗就因为四年前在国丧上不敬,贬去洪州。”

李世民点点头:

“以此为标准,那么违建宅邸侵街,少说也得流放儋州吧。”

韦挺看着这俩在那大声密谋,一个字不拉地全听进去了。

李世民笑眯眯地问他:

“韦御史,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你说侯君集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你自己又如何呢?”

韦挺扑通跪在地上,面如死灰。

李世民却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满不在意地挥挥手:

“下去吧,你的处置朕会再考量的。”

韦挺两脚瘫软,已经站不起来了,是被守卫架出去的。

架到一半,李世民突然说:

“对了,有件与此无关的事,顺便问一下。

“朕让你和高士廉重修《氏族志》,现在修改得怎么样了?”

“呃?”韦挺还在云里雾里,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李世民语重心长地交待他:

“《氏族志》应当公允公正,为天下人所信服。

“朕绝不会因为你编写的内容,而对你抱有任何成见。”

韦挺的眼光一闪,好像抓住了什么重点。

李世民又挥了挥手:

“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