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51章 父与子共同的对手

“阿嚏!”

立政殿的书房里,李世民狠狠打了个喷嚏。

韦贵妃端来一碗温酒,嗔怪道:

“陛下也忒不爱惜身体了,天气再热,也不该拿冰酥山当饭吃呀。”

酥山是奶油冰淇淋的大唐版本。

立政殿是位于后宫之外的帝王寝殿,方便皇帝召见近臣。

韦贵妃身为四贵妃之首,慢慢享有了长孙皇后的部分特权,比如获准在立政殿服侍圣上。

李世民看着酒碗,脸拉了下来:

“你不知道吾不饮酒么?”

韦贵妃温婉一笑:

“这是雄黄酒,南人用它驱除夏季的蚊虫,可以内服也能外用,像这样。”

她温柔地在李世民的额头和后脑勺上点了点。

李世民嗅着雄黄的药味,紧绷的身心放松了一些,苦笑道:

“没办法,不吃点凉的压不下火。

“那些庸臣怎么搞的,李孝恭案到现在还没查明白,侯君集案也悬而未决!”

韦贵妃温和地劝道:

“您也不能怪他们。群臣只能照章办事,自然愚笨。能高于一切规则、临机圣裁的,只有陛下您啊。”

朕真有不受限的权力就好了……李世民无声叹息。

这时,宦官来报:

“高士廉、韦挺求见。”

韦贵妃识相地退下,而两人还未上殿。

在这短暂的空档,李世民独坐龙榻之上。

有些话,他不方便当着韦珪的面说。

他烦的不是文臣。

而是文臣背后的士族。

唐朝不像后世的明清那么中央集权,皇权仍受世家大族的掣肘。

李世民是全凭自己的过硬战绩,硬把各方势力拧合在一块的。

即使这样,士族也仍然会唱反调。

比如打高昌,士族反对,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利可图——

这些中原地主老爷们,总不可能去兼并远在西域的土地吧。

设个羁縻州,土人治土高度自治就得了。

而当他力排众议,启用和谁关系都一般的孤臣侯君集,带领根基尚浅的薛万彻和外族精唐契苾何力,一举攻灭高昌后。

这些士族又作妖了。

寻了个理由,把侯君集扔进监狱。

侯君集可是李世民多年的心腹!

这要是被逼成了心腹大患呢?!

加之李孝恭身死,宗室之中只剩李道宗还算拿得出手,独木难支。

士族、宗族和妻族,朝堂上三股势力共同维持的微妙平衡,有失衡的风险……

“陛下。”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进入书房拜见。

李世民吐出一口浊气,做出和颜悦色的表情:

“河北百姓多爱攀附名门高第,而当地门阀也以婚配下嫁为名,多收彩礼,以此聚财。

“朕觉得这股风气很不好,有伤教化,所以贞观六年时,便命你们编撰《氏族志》,以刊正姓氏。

“现在过去整整八年了,你们编的如何呀?”

有伤教化只是借口。

李世民是想借官方的权威,给天下大族排个位次,借机打压士族,尤其是不太听话的山东河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地区)士族。

“回陛下,臣等走遍四方,广集民意,收录天下大姓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

主修高士廉上奏道:

“其中,最大的氏族有五姓,七望。”

“不错。”李世民托着下巴听着,胸有成竹。

他选择主编《氏族志》的高士廉、韦挺二人,也是有讲究的。

高士廉不必多说,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出自渤海高氏。

既是外戚,又与河北士族关系不错。

而韦挺也是根正苗红,出身于京兆韦氏,是某位前·曹王典签韦待价的父亲。

而且他与韦贵妃同为北魏南豳州刺史韦旭之后,可以代表关陇士族。

两人的身份都能服众,而且都是自己人,肯定能深刻领会领导意图……

“天下第一大族,为博陵崔氏,第二为……”

“等等。”李世民打断了高士廉的吟唱。

说好的自己人呢?

说好的一起打压河北士族呢?

你们把河北势力最大的士族排在第一干毛线?

反过来巩固他们的地位?

你们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陛下。”韦挺接过高士廉的话茬:

“臣等遍访各大家族,皆以博陵崔氏为最大,所以列为第一。”

“朕让你们为天下姓氏排序,不是让你们挑出哪个姓氏最大!”李世民的声音饱含愠怒。

最大≠第一,这道理都不懂?

韦挺满脸茫然,确实没搞懂陛下的逻辑。

高士廉看了看韦挺,没有多说什么。

李世民也看见了对方的微表情,深吸一口气,尽量温和地说:

“兹事体大,希望你们能更加严格地查验清楚。”

他不想落下“操纵学术”的话柄,被天下人觉得所编之书不可信。

“这……是。”

韦挺满脑袋问号。

但皇帝发话,也只能打回重写,和高士廉一起退下。

“韦御史。”李世民叫住了他。

“陛下?”

“河间郡王案,你们三司会审得如何了?”

韦挺据实以告:

“此案主要由大理寺和刑部负责,据说尚无进展。”

“侯君集案呢?”

“陈国公对贪污私吞供认不讳,不日便可宣布处置。”

“好,好。”李世民咬着牙挥挥手:

“你退下吧。”

很好。

给朕解忧是一点不会,给朕添堵是行家里手是吧!

你们韦家到底是帮谁的?

天下士族,难道都沆瀣一气?!

“父皇。”

一个稚嫩的声音。

李世民中断思考,抬头看见李治正乖乖地候在书房门口。

他揉揉太阳穴,努力做出一个微笑:

“今天的课上完了?”

“是的父皇,所以向父皇问安。”乖宝宝李治妥帖地回答。

看着他和长孙皇后的小儿子这么乖巧懂事,李世民的心情轻快了些,向李治招招手:

“来,给阿爷看看今天的功课。”

众所周知,检查作业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李治也习惯了阿爷的这一手,早已随身带来了一篇文章,双手呈上。

对这位老实、好学又遵守孝道的嫡子,李世民是非常满意的。

不像某位结交恶党、痛殴老师、忤逆父母的前•曹王。

“论士族?”李世民看见李治的文章题目,眉头不由得拧起。

越往下读,眉毛皱得越深刻。

大致内容是,士族传承自春秋贵族,天生高贵,家境优渥,所以有德,不贪。

而庶人因为出身不好,所以善于钻营,更为贪婪,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容易贪污腐败。

所以为君之道,是要优先选拔出身高贵的士人,云云。

这思想也不新颖,从汉末魏晋时期,这套嗑就一直广为流传,有成为社会共识之势。

至少在上层社会是这样的。

士人的子孙还是士人,农民的子孙还是农民,贱民的子孙还是贱民。

每人各安其位,民间就安定了,社会就不会动荡了。

“嘶~”李世民摸着两撇胡子。

不知道为什么,这套陈词滥调让他越读越膈应。

“父……皇?”

李世民立刻恢复了微笑:

“写的不错,有理有据。

“是你的哪位老师教你的?”

除了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逃课殿下,皇子们享受的都是n对1服务。

李治立刻意识到某位先生要倒霉了,不敢隐瞒,如实回答:

“回父皇,是许敬宗先生。”

“哦,杭州许氏,也是个源远流长的大家……”

李世民沉吟片刻,慈祥地说:

“读书读累了吧?先回屋歇息歇息吧。”

李治不敢耽搁父皇发脾气,麻溜地告辞。

李世民目送嫡子的背影消失,猛然把酒碗打翻在地。

雄黄混着酒精,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李世民看着脸色煞白的宫女们颤抖着打扫满地狼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的目光骤然幽深。

河北崔氏,关陇韦氏,江南许氏。

地域不同,渊源不同。

但这些仗着祖辈军功、世代荣华富贵的士族,立场却出奇的一致——

他们的羽翼丰满了,都要和朕争一争天下的主导权了!

触角甚至伸进了立政殿!

这些士族正在对朕的皇子们做什么?

按照他们的意图改造吗?!

“陛下!陛下!”

一个出人意料的身影来到了书房。

还是韦挺。

此时的他全然没有刚才的仪表肃穆,整个人头发凌乱,凄凄惨惨。

“呼……”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收敛眼中的锋芒,温和地问:

“你怎么了?”

韦挺揪着自己的胡子,拍打自己的胸膛,连连哀叹:

“身为人臣,有些话必须为尊者讳。

“但父有铮子不亡其家,君有铮臣不亡其国,臣必须犯颜直谏……”

“但说无妨,朕闻过则喜。”李世民大度地说。

“李明,是李明殿下!”韦挺满腔悲愤地告状:

“李明殿下无端大闹臣的草庐,将臣的下人打伤!”

“哦哦?哦~”

李世民的心情一下子就美丽了,颇有兴味地向前坐了坐。

“细说。”

他生平第一次嫌弃熊孩子还不够熊。

怎么没干脆把韦府给拆平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