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5章 治国之才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5章 治国之才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明:¿

不是哥们……

我都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了。

这都能圆回来?

自污出奔的计谋,原本应该是天衣无缝的。

谁知道,狄仁杰只需一席话语,就把自己穿越以来的谋划干回了原点。

岂止是原点,而且还后退了一大步!

因为曹王的封号现在是空着的!

父皇让新任命的曹王府长史辅佐自己……这是内定我当曹王了?

这是不是有种钦定的感觉?

“恭喜殿下。”

孔颖达正了正被李明弄乱的衣冠,向调皮捣蛋的学生拱手道:

“你我师生之缘尽于此,不可谓不遗憾。”

这句场面话是发自内心的。

虽然李明殿下有点过于“圣质如初生”,但若是被忠孝蒙蔽了双眼,倒也情有可原。

殿下本意是好的,只是执行坏了。

孔学究一大把年纪,不至于记一个毛头小孩的仇。

群臣不论各自的意见如何,也纷纷向未来的曹王拱手行礼。

这是官场的基本功。

李明木讷地接受众臣的道贺,欲哭无泪。

“李明,你听清楚了吗?快向玄龄公行弟子礼。”李世民语气不耐烦,嘴角却满是姨母笑。

因为他上位之前,与自己的父亲兄弟闹了点小矛盾。缺什么补什么,他格外看重孩子的忠孝。

十四子虽学业不精,却能为了一句对父皇的恶言而失去理智,大闹朝堂,属实孝不可言。

“哦……”李明的大脑飞速运转,以至于动作都有些呆滞了。

这下完了!

如果真封了王,将来绝对逃不过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夺命追杀!

除非……

我来当这个皇帝!

醒醒,梦里啥都有……李明摇摇脑袋。

自己刚才亲身体验了一把朝廷的唇枪舌剑。

只能说,他就像玄幻小说里的气氛组,连高手出招都没看见就结束了。

就这宫斗剧级别的政治斗争水平,别说碰瓷老奸巨猾的群臣了,连同龄的狄仁杰都望尘莫及。

何况,上面还镇着一位跳出三界、文武双全的太宗。

这还是本次议题无关紧要、君臣作壁上观的情况下。

如果自己真下场参与夺嫡,触碰满朝文武的根本利益……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往好处想,我起码还有房玄龄辅佐,那可是千古名相、房谋杜断的房乔啊……”

李明看向了自己的新老师。

房玄龄依旧半眯着眼,不知喜怒。

他身边,另一个满脸老人斑的老臣阴笑着向自己拱手:

“老臣萧瑀,恭喜殿下与玄龄阁下。”

我怎么好像稀里糊涂地卷进了两只老狐狸的明争暗斗……李明嘴角一抽,木偶似的向新老师跪拜。

此情此景,让李世民不禁唏嘘。

唉,朕对这位最小的儿子,是不是过于寡恩了。

以至于稍加恩惠,就砸得他晕头转向。

说起来,自从观音婢去世后,朕有多久没有去后宫看她们了……

李世民枕着靠背,陷入了沉思。

…………

一波三折的小朝会散场,长孙无忌和孔颖达留了下来。

孔颖达再次郑重其事地跪在李世民面前。

“老臣,恳请辞去国子祭酒、太子右庶子之职。”

即使宦海沉浮一生,老学究也不得不感叹,伴君如伴虎。

短短一个上午,他经历了被学生气、被学生揍、又被学生举报的全过程。

心累。

这次的肇因是熊孩子为孩子王解围,可即使如此,自己也几乎惹了皇帝的怀疑,差点不能全身而退。

下次呢。

万一构陷者不是孩子,而是某位近臣,而且目标就是除掉他孔颖达呢?

孔颖达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活够本了,也该急流勇退了。

“冲远公三思啊。”李世民情真意切地说:

“惹你生气的顽徒们,吾已责令改正,最顽皮的那个吾也将他逐出了小学。你为何仍执意要走?”

孔颖达摇头:

“非殿下之因也。老臣年岁已高,精力实在不济,唯独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不负陛下嘱托,编成《五经正义》。企盼陛下恩准。”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既如此,吾也不便强留。你的待遇一并保留,特许你坐轿出入皇城。希望先生能常来看吾。”

孔颖达一时哽咽,再拜:

“谢陛下。”

望着孔颖达苍老的背影,长孙无忌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

“没想到,李明殿下一番胡闹,还能收到这般奇效。”

李世民神情复杂。

“驽马恋栈,乃人之常情。冲远公被敲打后能立刻退位让贤,也是有大智慧的。”

其实,他早有意将孔颖达清除出朝廷。

这事还得从周公被“请”出文庙说起。

周公辅成王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周公是周武王的兄弟,尽心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父子,与开创“玄武门继承法”的某人形成鲜明对比。

每当天下人祭祀周公时,他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的陛下?

怎么看待杀害兄弟、逼父禅让的李世民?

所以,周公必须让位给孔子。

可问题来了,孔子是李世民幕僚班底孔颖达的祖先。

这容易给天下人一种错觉:孔颖达恃宠而骄,进谗停祀周公。而李世民也成了听信谗言的昏君。

多年来,他念及旧情,一直顶着明里暗里的非议,没有狠心将孔颖达清除出去。

没想到,李明一番闹腾,竟让孔颖达心灰意冷,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既能平息非议,又没有让皇帝背上“鸟尽弓藏”的恶名。

完美。

“今日的收获还不仅于此。没想到,狄知逊之子小小年纪,便颇有胆识和才能。”

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拱手道贺:

“江山代有才人出,乃陛下之福,大唐江山社稷之福。”

李世民颇为玩味地抚摸着胡须。

“辅机,今日涌现的少年英才只有一位吗?”

长孙无忌一怔:

“还望陛下赐教。”

李世民点评道:

“狄仁杰手腕高超,能娴熟地运用‘术’和‘法’。假以时日,或能主宰朝堂。”

长孙无忌有些吃惊。

对那出身不甚显赫的孩子,陛下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更让他惊讶的是,陛下显然是先扬后抑,用狄仁杰衬托另一位少年英才。

谁能把主宰朝堂的相材当垫子踩在脚下?

“然而,‘术’和‘法’终究不过是朝官解决具体事务的手腕。

“真正要治天下,所依赖的是‘势’。”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远方。

“能收服人心,让天下俊才为己所用。甚至能鼓动人心,让软弱的膏腴子弟也敢在朝堂上挺身而出。

“凡事不必亲力亲为,只需一番谋划,便能上下用命,让不利于己的势头顷刻扭转。”

长孙无忌心里一沉。

李世民直视他的双眼,缓缓道:

“吾子李明,颇有治国之才,吾心甚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