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8章 最有效的鸡血是加工资

烘炉的风箱呼呼地发出噪音。

工匠们以为自己听错了,竖起耳朵仔细听。

然而,新来的小老板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又手脚并用地爬下了柳条筐,和身边那位英姿飒爽的青年跟班耳语了几句。

青年立刻骑马离开,剩下小老板和另一个贼眉鼠眼的小跟班,两人随便寻了张条凳,就这么在闷热的印刷坊中坐了下来。

工匠们也同时低下了头,继续手里的活计。

即使发生了点小风波,也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

太热太吵,太苦太累,让他们失去了交流的欲望。

这些雕刻师傅被称作“梓人”,一辈子只能干雕版这一件事。

不仅是他们,他们的父亲亦然,祖父、曾祖……一直上溯到北魏孝文帝,将良籍贱籍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以后。

祖祖辈辈、他们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命运,就注定与陶泥绑定在一起了。

泥土早已融入了血脉,他们仿佛也化身为泥土,沉默不言,任人踩踏。

脱贱入良……呵,自己也是做梦做糊涂了。

一个刚见一面的纨绔小孩,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大发慈悲?

二十贯,工钱扣除维持生命体征的费用,一个工户差不多得攒四十多年。

工匠们心里给自己打着闷,一边干着手里的活计。

而那两位小孩儿也挺有意思,就这么坐在热烘烘、脏兮兮的火炉边上,也不催促,就这么看着。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工人们慢慢习惯了这两个小“监工”的存在。

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那位青年跟班又风风火火地回来了,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将怀里的一叠纸递给了小老板。

那小老板翻出第一页纸,绕着整个工坊,奶声奶气地叫着:

“王二狗,王二狗在吗!”

当他走到印刷台旁边时,正在用雕版印制传单的老工人沙哑地回应道:

“俺是二狗。”

小老板将那页纸塞进了老工人的手里。

王二狗看着纸页,一脸茫然。

小老板似乎终于意识到,工户只是照着拓印雕刻印刷,本身是不识字的,便耐心地解释:

“这是你的户籍,王二狗,从今天起,你就入了良籍了。”

他的声音不大,但响彻了整个宽敞嘈杂的印刷坊。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短暂了停下了手里的活计,诧异地转头望去。

王二狗整个人都在颤抖,将轻飘飘的几页纸牢牢地贴在怀里,好像那是他的命根子,泪如雨下。

工人们意识到,真的不一样了。

从今天起,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读书了!

…………

“你们手里还有几万份传单,明天上午之前我希望全部印刷完毕,你们说行不行啊?”

李明席地而坐,柔声细语地问工人们。

他现在根本不用站在板条框子上,说话也不用扯着嗓子。

工匠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同时手里的活不停。

连酷吏来俊臣都觉得,李明疑似有点太残酷了,忍不住小声提醒:

“明爷,几万传单不是小数量,要不宽限……”

“行!”工人们整齐划一地回答,盖过了来俊臣的声量。

“新的文章已经写好了,现在正在拓印,泥版一晚上能刻好吗?”

“能!”

“到时候我还会置办一些新的印刷器械,力争产量翻番。有没有问题呀?”

“没!”

工匠们士气爆棚,殿下说几就是几。

不知为什么,明明还没吃饭,他们却充满了干劲,身体里仿佛有用不完的力量。

甚至连早就相看两厌的陶泥,也显得敦厚可爱了起来。

“还有……”

李老板还想派活,被来俊臣拉到了一边:

“明爷,算了算了,万一累死人还得赔钱……”

工匠们却不乐意了,觉得明君被佞臣裹挟,纷纷撸起袖子要清君侧。

“你们少废话!就听李郎的!”

“干多少活我们心里还没数吗?”

“缺的这块加班费你补啊?”

天无二日,他们心中只有殿下一个太阳。

来洞宾被喷得不吱声了。

李明笑着打圆场:

“行吧,今天才第一天,确实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

“今晚我请你们吃羊肉,给你们好好补充一下体力。”

羊肉!

这不是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用的吗,我们工人也能吃吗?

众人欢呼起来。

韦待价一言不发,睁大了眼睛,仿佛要把这一切都刻在脑子里。

这回,他感受到的震撼远比在施粥摊旁更强烈。

因为他是全程参与目睹此事的。

就在几个时辰前,这些工人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李明殿下不过略施小计,就让这些民众死心塌地了。

如此高超的政治手腕,怎么能不学!

他认认真真地在脑海里复盘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除了在每个人身上大撒币外,李明殿下还立下了一系列规矩。

比如工钱每旬一结,并且分割成拗口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月度季度年度奖、高温补助”等几个部分。

既保障了基本生活,又鼓励了工作热情。

又比如,每天工作四个时辰,超出这个时间能领“加班工资”。

雕刻工人和大龄工人,还能拿到额外的“岗位津贴”和“工龄工资”……

七算八算,一个普通工人每天至少可以拿一百文钱,价值半匹布或者十斗米。

这已经是相当体面的生活了。

一个被买来卖去的底层贱民,摇身变成了京城小资。

阶级跃升的幅度,完全不亚于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而除了财务制度之外,李明殿下还不厌其烦地制定了拗口而奇怪的什么……“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不但张贴在各处,还要求每个人都要会背,定期抽查。

虽然很烧脑,但工人们也感受到了,这位新老板是真的在关心自己。

“既然要马儿跑得快,就要让马儿吃饱肚子。”

李明语重心长地教导着呆愣的韦待价:

“你以后是要当大官的,多学着点。”

韦待价痛痛快快地干了这碗鸡汤,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觉得自己今天学到了很多。

而一直旁观的来俊臣,也在脑子里快速算了笔账。

他虽然不识字,但经历丰富、脑子灵活,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对接各书坊,所以对金钱格外敏感——

李明差不多把半个长安城书坊的活,都压在了这一个印刷坊头上。

虽然给单个工匠的待遇大幅提高。

但总体算下来,总成本居然是下降的!

只能说,明爷对工人大方是真大方。

但派起活来是一点也不手软啊……

他也重重地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来俊臣。”

李明斟酌着用词:

“原来你也是……你也不是良籍?

“你怎么不早说,我早就可以赎……那个,替你处理了。”

来俊臣毫不在意地耸耸肩:

“我和他们杂户不一样,我是私奴,户籍不在官府,你就算想交钱也找不到地方。”

李明不知道该说什么。

私奴不应被主人关在府中么,怎么满大街乱跑……韦待价心里嘀咕。

他一下就听出了问题,但看在同为十四党同志的份上,只当没听见。

“良贱籍不过是一张纸,无关痛痒。”来俊臣倒是相当洒脱:

“不过这工坊也忒热了,明爷,咱要不先这样?”

然而,李明完全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

“这才哪儿到哪儿,我们的工作才刚开始呢。”

来俊臣和韦待价面面相觑,又看看外面的太阳。

太阳挂在正西方,估摸着得是申时了。

再过一两个时辰太阳就下山了。

“小来,从工匠里挑几个有经验、手艺好的年轻师傅来。

“阿韦,去施粥摊把大伙儿都叫来,大家一起集思广益。”

李明快速地吩咐着,炉火在他澄净的眼睛里欢快地跳跃。

“别忘了,买下这处印坊的初衷,是为了改进印刷术。

“以后,要做到能每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