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4章 拉拢的艺术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4章 拉拢的艺术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部分大臣就在等陛下提出这个议题。

这波舆情着实汹涌,他们都快被喷成孤家寡人了。

说穿了,侯君集也就贪污了点财物,还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

还是可堪教化的嘛!

而且这回还是陛下主动给台阶下,没有逼得文臣们自食其言,主动跪求法外开恩。

他真的,我哭死。

长孙无忌高居龙榻之下,百官的微表情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摸着下巴,觉得时机成熟了。

多谢(?)那些动机不明的传单,把汹汹民意争取到了侯君集这边,无意间完成了对朝堂诸公的施压。

现在,只需他长孙无忌一番话语,就能拉拢相当一部分中间派,从而顺理成章地把政治盟友侯君集放出来。

还得感谢房玄龄把侯君集扔进了牢里,给了他长孙无忌一个卖人情的机会。

届时,侯君集必将投桃报李,更进一步向他和太子靠拢……

“陛……”

“陛下。”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上奏的时候,房玄龄抢先开口:

“管子曾说过,善于治国的人要通过有效制度来管理国家,这才能让民众心服。

“难道侯君集当时犯了罪,现在就不算犯罪了吗?

“我朝君臣一心,深谋远虑,相信不会为了片刻的安宁,被黔首的谬论所惑,而干出自损法律权威的荒唐事。”

一顶高帽子戴下来,立刻堵住了动摇派的嘴。

“啊对对对。”群臣纷纷附议。

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刚正不阿的正义之士,谁也不想被贴上“畏惧流言”的标签。

虽然态度有些松动,但众臣的主张仍然是:

侯君集不能放。

李世民又一次吃了软钉子,不悦地撇撇嘴。

长孙无忌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房玄龄,什么话也没有说。

侯君集案翻篇,进入下一个议题。

李世民的神色不禁哀愁起来,关切地问大理寺卿:

“孙廷尉,孝恭的案子……”

修仙修得人憔悴的孙伏伽顿首:

“我寺会同刑部、万年县,全面搜查了河间郡王府。没有发现砒霜,井中也没有倾倒毒药的痕迹。

“查阅郡王府物料出入账册,据此追查与郡王府发生往来的菜贩、药铺、炭翁、短工等,未发现异常。

“审问郡王亲属、府内下人,没有……”

“总之就是没有进展对吧。”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

但看着孙伏伽仿佛一阵风就会暴毙的状态,他也不忍心训斥,赏了点布帛、宽勉几句。

朝会结束,最终决定:

侯君集依然不得释放,案件交由御史台全权处置;大理寺、刑部的主要精力则全部转移到李孝恭案上。

“侯君集桀骜,还得在狱中再修剪修剪脾性,方能为少主所用。”房玄龄收拾着笏板,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这场由低级红传单所引爆的舆论风潮,他一眼就看出了背后推手是谁——

除了那位爱胡闹的李明殿下,谁还会想出这么……胡闹的鬼点子呢?

知道了操盘手是谁,房玄龄便不难猜出这场闹剧的真正目标——逼朝廷释放侯君集,将其收入麾下。

“目标正确,手法也很……巧妙,可惜时机把握上还欠点火候,没有摸清侯君集的性格,导致操之过急。

“所以老臣得帮忙降降火,在朝中拦一拦,耐心等待时机成熟。”

房玄龄点评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不管怎么说,这兔崽子少主的鬼点子是真的鬼啊!

居然能想到发动国人这一招,以民间的力量向朝堂施压,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作为高第士人出身、跟了李世民大半辈子的职业宰相,房玄龄虽然口必称“天下苍生”,但在政治算计中,他的眼光也只局限在太极宫之内。

几乎是下意识地把民间排除在外。

因为在封建时代,政治一直是少数权贵决定的,与民众何干?

小殿下不但敏锐意识到了这股一直被忽视的政治力量,而且还运用得那么……别出心裁。

这股全天下皆为我所用的气魄,着实不一般哪……

“房相!”

身旁唐突响起一个粗闷鲁莽的声音,打断了房玄龄的思考。

“房相,你为什么要抓侯将军?”

在说一句话都得斟酌半天的朝廷,很少有莽夫能这么直奔主题。

房玄龄抬头看去。

是一位红袍鹖冠、威武雄壮的武将,一双铜铃大眼泛着清澈的愚蠢。

武将身边则是一位羽扇纶巾、儒生打扮的汉子。

只是这位“儒生”的五官过于粗犷,带着浓浓的异族风情。

“薛万彻将军,房某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房玄龄对红袍武将道:

“我只是恪尽职守、有法必依罢了,并没有为难谁的意思。”

“嗯……那个……哼!”

薛万彻只会打仗,不会打嘴仗,被太极高手一通太极,就给推得找不着北了。

他身边那位白衣“书生”开口道: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玄龄公效法暴秦,刻薄寡恩,恐失天道。”

文言文说得不错,但他的汉话口音带着微妙的……草原风情。

对房玄龄来说,这种半吊子根本构不成威胁。

他慢慢起身,一边捶背一边回答:

“契苾何力首领,在下曾听说,真正的德行是规正他人的错误,帮助其规避大的灾祸。

“如果放任他人做不道义的事,像春秋郑国的共叔段那样自取灭亡,恐怕不是德,而是恶吧。”

“那个……哼!”突厥人契苾何力也很不忿地哼气,似乎对“首领”这个词不大满意。

薛万彻和契苾何力二人是来求情的,他们知道房玄龄是侯君集被捕的幕后黑手。

薛万彻是征讨高昌时的副将,契苾何力则是归附唐朝的突厥一部——契苾部落的首领,担任西征的前军向导。

因为这层关系,两人和侯君集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侯君集吞了战利品,他俩也同样吞了。

不仅如此,唐军将士见者有份——要不然,高昌器物也不可能烂大街,被房玄龄在西市嗅着了风向。

军队劫掠还真是体制问题。

因为在贞观前中期,唐军的主力还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

朝廷将土地分配给兵士,闲时为农,不交租庸调;每逢战时,士兵自备粮食和兵器,一般不另发军饷。

而奔袭千里的虎狼之师,是要吃肉的。

难道和他们说,你们的军饷在均田的时候已经发过了吗?

所以将领一般也会默许士兵劫掠,就地补充“军饷”。

不止是侯君集,李靖、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许多有名望的将领都是这么干的。

大家都不干净,你房玄龄为什么只对哥几个情有独钟?

“二位若还想探讨律法与道德问题,房某随时奉陪。”房玄龄表达了欢迎来互喷的开放态度。

两人知道喷不过他,抱了抱拳,悻悻离去。

看着两个虎背熊腰的背影,房玄龄优哉游哉地掸掸衣摆。

“买一个,搭两个。”

…………

“侯将军,你见过施粥的场面吗?那乌泱泱多的人,队伍可以从西市一直排到承天门……

“每每想到大唐还有这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我吃肉肉都不香了……

“侯将军,看着他们穷困麻木的脸,你是否想到了发迹以前、莫欺少年穷的自己?”

大理寺的独家小院。

李明照常嚼着果干小零食,一边唾沫横飞地和侯君集谈心。

基层谈心他可太有经验了,就是一个字:磨。

这几天他一有空就往大理寺跑,传单的制作和分发都外包给了韦待价和来俊臣。

而侯君集也逐渐习惯了这只叽叽喳喳小麻雀的存在。

他照常生无可恋地看着书,左耳进右耳出,有空偶尔吐句槽:

“我出自上谷侯氏。”

什么?原来你们侯家不是少年穷,原来也是士族出身?靠,一帮反动地主豪强……

某位全国最大地主的第十四子忿忿不平,把听得打瞌睡的侯宝琳一巴掌拍醒,换个角度继续侃侃而谈:

“所以啊,我怕底层百姓活不下去造反,怕得吃肉肉都不香了。

“侯将军知道陈胜吴广说过什么吗?王侯、将军、宰相,难道天生就应该身居高位的吗?

“你还知道吗?有一位伟人曾经曰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

侯君集听得脑袋都快炸了,不耐烦地打断:

“殿下,末将已经完全理解您的意思了。

“您不就是嫌末将太贪婪呗?好,从今往后,末将一定清贫安乐,宁静致远。”

李明感动得都快哭了:

“此话当真?”

“当真,我干嘛骗你。”侯君集露出不怀好意的坏笑:

“我一定消弭一切野心,从此退出朝堂的一切争端,安心辅佐太子殿下登临大宝。”

他当然知道这个小皇子是来拉拢他的,故意说这话气气他。

不料,李明居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好啊好啊,你是太子党,我也是太子党,我们都是同志啊!”

谐星克莽夫,古人诚不我欺。

侯君集嘴角抽搐,扭过头不搭理他。

李明换了个座位,像狗皮膏药一样,又和侯君集面对面了:

“我知道的,侯将军只是说说而已,其实一点也没有安分下来的意思。”

“哦?”侯君集继续全神贯注地读书,懒得说话,只是扬起一边的眉毛。

李明指指侯君集手里的书卷:

“你看的是大唐舆图——

“现在国内安定,你研究中原的地形地理干什么?”

侯君集脸色一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