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20章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交州的南边?

交州还有南边吗?

李明陛下的思路果然狂野,一下就触及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思维盲区了。

“陛下,您说的是……林邑国?”

房玄龄不太确定。

林邑国位于如今越南的中南部,是大唐交州都督府的南方邻居。

作为历史上也排的上号的顶级宰相,老房和长孙博闻强识,当然知道交州不是世界的尽头,南边还有陆地。

不过那地方基本不处于华夏人心目中“天下”的范围内了。

在汉朝时,那地方原本属于日南郡,东汉末年独立至今。

在大唐建立以后,除了偶尔来朝一下贡,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

毕竟连岭南道的交州都充满了化外之民,林邑地处中南半岛的中南部,比交州更偏南,气候更加湿热。

那还是人住的地方吗?

换句话说,在那地方住着的人,那还算人吗?

所以在国际博弈中,一般是默认把林邑国排除在外的。

大人争霸,小孩乖乖坐小孩那桌。

因此,当李明陛下突然异想天开地提起“林邑”那个鬼地方时,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猝不及防。

“陛下,您难道想和林邑结……不对,想要役使林邑的土人?”

长孙无忌甚至都说不出“结盟”两个字。

他觉得,把大明和林邑相提并论,简直是对人类文明的羞辱!

“不是陛下……您怎么会想到林邑的?”房玄龄的面瘫脸上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满是惊讶和不解。

他以为自己已经能跟上李明陛下的节奏了。

但事实证明,他还是低估了陛下的脑洞。

大国博弈,为什么会搬出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简直一无是处的国家?

先别说指望林邑能发挥什么作用,首先,那个鬼地方是怎么在李明陛下的脑子里冒出来的?

“因为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林邑的一只蝴蝶扑动翅膀,未必不会在长安掀起一场风暴。”李明故作深沉地讲述着哲学道理。

他才不会说,在他原本所在的时间线里,交州和林邑早就合并成一个叫做“越南”的国家了。

所以一提到交州,他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林邑。

这恰好是唐朝人的思维盲点——

咱大唐的交州都督府,和林邑那帮猴子有什么关系?

“普遍联系……”

老房恍惚地喃喃了一句,摇了摇头,从小李的言语陷阱里钻了出来:

“先不说这些。陛下,您打算怎么利用林邑?”

“还能怎么利用?那自然是给他们提供军事援助,让那些占族土人替我们火中取栗了。”李明说道。

长孙无忌摸起了下巴,他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李明陛下的思路。

“您都已经和交州的土人结盟了,怎么又要支持援助林邑人?”

他不理解陛下为什么要四处大撒币,而且还都是撒在异族土人的脑袋上。

如果钱多了烧得慌,可以考虑发展国内的民生,西部的牧民还在吃草……

“交州土人靠不住,他们明显是想光拿钱不干活。”

李明说道:

“他们开的价码,我们不是给不起。但是这种临时加价的戏码,我可不会白白地便宜他们。

“蛮夷自恃我们有求于他们,想要敲我的竹杠?

“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李明的便宜可不是这么好占的!”

李明多少带点情绪在里面。

他否决了直接干涉交州的提议,但这不意味着自己放弃对对方背约的行为做出惩罚。

毕竟李明陛下是很睚眦必报的。

泱泱大国,岂有打碎牙齿往肚里吞的道理?

“陛下莫非是想……”长孙无忌有点理解领导的思路了。

“想撺掇林邑土人,进攻交州?”

大明是不能亲自陷入泥坑和交州土人摔跤的。

那无异于把自己拉低到了和土人一个层次,然后被对方利用丰富的经验击败。

但是,大明可以驱使其他土人,让他们去和交州人搏击。

林邑就是这根趁手的棒槌。

“林邑和交州相邻,堪比吴越之交——交州土人所居住的瘴气丛林,我们华夏人或许不适应,但林邑的土人甘之如饴。

“所以,交州土人和林邑土人是天生的对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

李明敲敲桌子:

“把援助给他们,他们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的。”

以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关系打比方,两位宰相一下子就理解了。

“只是,挑起林邑和交州之间的战争,对我大明有什么好处呢?”房玄龄捧起茶杯缓缓问道:

“如果这只是为了让陛下发泄一下对交州土人的不满,那老臣无话可说。

“只是为泄私怨而浪费公帑,非明君之所为。”

“林邑人或许不能给我大明带来直接的好处。”李明微微一笑:

“但是可以给大唐带去无穷的烦恼啊。

“别忘了,交州仍然是大唐的地盘。”

他这么一提点,两位立刻领悟到了。

“对啊,交州还顶着都督府的名号,名义上仍然是大唐的领土啊!”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

房玄龄还是一脸平静,只是抚摸山羊胡的频率高了一些:

“大唐是放手不管呢,还是为了交州而和林邑开战呢……”

如果大唐选择和林邑开战,那效果就和交州土人造反差不多了。

都能把唐军拖进炎热潮湿、布满瘴气的丛林地带,好好放放他们的血。

而如果大唐放手不管,那就更美了。

像交州那样的羁縻都督府,大唐境内还有八、九十个。

他们都在边上看着呢。

如果朝廷对交州见死不救,那其他羁縻州府的蛮酋们会怎么想?

这不就标志着大唐对边疆的掌控能力下降了?

这不就意味着,蛮酋中的有为青中老年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搞事,脱离大唐、自立为王了?

丢一个交州对大唐或许不痛不痒,但是一连串羁縻州都脱离控制,那大唐铁定要伤筋动骨了。

交州就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啊!

“我的父皇和皇兄,是坐视庞大的疆域分崩离析呢,还是捏着鼻子和怀有反心的交州土人并肩作战呢……

“灭哈哈哈,真想看看他们的表情啊。”

李明毫不掩饰自己邪恶的想法。

交州这个目标好啊,好就好在那里刚刚造过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二五仔属性。

大唐朝廷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替叛军守家门什么的……光是想想,就让李明乐得直拍手。

顽童陛下好可怕……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心里同时飘过了这个念头。

在李明给他俩也开了脑洞以后,他俩终于弄清楚了陛下的思路,找出了这一套貌似无厘头打法背后的逻辑。

那就是利用地缘关系,挑动素不相识的林邑土人入侵交州,暴打自己以前的盟友。

不但让大唐陷入支援也不是、不支援也不是的两难境地,还顺带着恶心了他们一把,逼他们和二五仔土人联合。

不但消耗他们的体力,还能在精神造成暴击。

只能说,陛下的战略委实可怕。

不但卑鄙无耻,还透着几分特有的顽皮和恶趣味。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在感慨之余,又感到了几分庆幸。

太好了,自己站在了大明这一边,不必应对李明陛下这样卑劣而顽劣的对手。

不知道大唐那边的谋臣们,得抓破多少层头皮,掉多少头发啊……

光是想想,就让二人心里难过得汪汪大笑。

“那陛下,老臣这就准备草拟与林邑的盟约文本。”房玄龄道。

在确定李明陛下天马行空的想法确实有用以后,他立刻爆发出了旺盛的工作积极性。

绝不是因为他想给对面的同行们一点小小的惊喜。

至于大明王朝不要面子、和林邑之流为伍什么的,根本不算个事儿。

面子有什么用,能吃吗?

想当年,大唐还给东突厥称过臣呢,影响老李家把突厥人一顿暴打了吗?

陛下英明啊,死要面子活受罪那才是真蠢。

“和林邑结盟什么的……噫,算了吧,就算你和我都不嫌丢脸,我大明的子民也不见得乐意啊。他们不要面子的啊?”

李明连连摇头,脸上写满了抗拒。

“不必和那些蛮夷过多纠缠,就把援助交到他们手上,他们自己知道会怎么办的。”

长孙无忌眉头一挑:

“陛下,您确定……不需要用条约约束他们一下?”

“不用不用。”李明一脸嫌弃道:

“有地缘上的实际利益驱动,不需要我们发号施令,占族人捡着装备自然会向北进攻的。

“反之,如果没有实际利益,就算签了条约又如何?不过是厕纸一张而已,想撕就撕。”

两人听了,重重地点头。

陛下英明啊,咱大明是天朝上国,怎么能损了大国威严呢?

这保护的不是大明的国际观瞻,而是天下百姓的脸面啊!

…………

大唐最南疆,交州。

贞观十六年的漫长夏季已经结束了,但是这片南国的土地迟迟没有入秋。

依然闷热潮湿,蛇虫鼠蚁密布,到处都是瘴气。

城外的海港,阮富春望着洋面上的风帆,心中无限得意。

帆船上挂着大大的“明”字,是大明使臣的船只。

阮富春出身爱州阮氏,是本地土人的首领。

几个月前,一群自称“大明使臣”的北方人,就是乘坐着这样的大帆船来到了交州,封他为“交州王”,并赏赐了许多钱粮铠甲。

作为不安分的有为中年,阮富春心里早就想脱离大唐的桎梏,自立门户了。

以前有天可汗镇着,他不敢有非分之想。

但在天可汗逊位以后,大唐动荡,新皇镇不住场子。

阮富春心中的野望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于是,他便和大明使臣一拍即合,约定起兵反唐。

直到——

“幸好我消息灵通,及时得知了李世民重掌军队情报。”

在李世民和李明已经打完了一整场席卷整个中原地区的大型战役以后,阮富春终于得知了李世民重新带兵出山的消息。

不过这倒是歪打正着。

因为李世民已经从中原班师回朝,在来南下干他的路上了。

他刚好及时收了手。

即使李世民已经垂垂老矣,但是余威尚在,威压足够让众多宵小不敢冒头。

至少不是轻易冒头。

“和天可汗对垒,会死很多人的吧——

“得加钱!”

阮富春望着逐渐向海岸线逼近的大明舰船,嘴角勾起的幅度越来越大。

在李世民退位以后,他本来就已经在盘算着和大唐主动闹掰了。

大明的盟约不过是催化剂,就算不和他接洽,阮富春也迟早会造反。

也就是说,大明支援他的一大堆装备和资金,以及一顶“交州王”的王位,相当于是白嫖的。

不过对贪得无厌的阮富春来说,既然可以借李世民的名头白嫖更多,为什么不呢?

“礼我先收着,至于要不要继续和大唐亮刀枪……看情况。”

阮富春美滋滋地盘算着。

“呵,只要钱到了我手里,该怎么行动不还是全凭我的意旨?那个大明能命令我吗?

“盟约?盟约值几个钱啊?轻飘飘一张纸而已,凭什么我签了就得认啊?

“会掉入这样的陷阱,那个所谓的大明,天真的很啊。”

阮富春觉得,自己赚大了。

一边收着大明的礼,一边又和大唐虚与委蛇。

反正李世民已经重病了,听说恐怕命不久矣。

等到李世民死透了再起兵反唐,不但更安全,甚至大明还无法指责他阮富春背信弃义。

面子和里子都挣到了,双赢!

“咦?”

阮富春望着望着,发现了问题。

大明的船只,并没有在交州靠岸,而是继续向南方航行着。

“喂!你们走过头了,在这里!”

阮富春急了。

那些大明的使臣,可是不可多得的散财童子啊!

自己还指望能再敲他们一笔竹杠呢!

船上的人也看见了在岸上疯狂挥舞手臂的交州土人。

然后,果断选择了无视,继续向南方航行。

…………

比交州更为南方的中南半岛中部,是林邑国的地盘。

“林邑”是华夏人对这个政权的称呼,当地的主体民族占族人则称自己的国家为“占婆”。

这里曾短暂地被汉朝统治过,汉末以后便独立至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他们也是被迫与世无争。

因为林邑的东边和南边是大海,西边的真腊国(柬埔寨)比林邑更热、更潮湿、丛林更茂盛。

除非脑子有病,他们才不会往西边打。

从地缘上看,占族人唯一可以扩张的方向就是北方。

北方邻居交州,气候比林邑要凉爽一些,土地也更为肥沃,但是总体上和林邑又差得不多,不至于让林邑人民感到不习惯。

这本来是一个很完美的拓展方向。

然而,北方的交州隶属于大唐。

而大唐有个很可怕的君主,叫“李世民”。

占族人是活腻歪了,去招惹那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天可汗?

不如等大唐皇帝死了,天下大变,他们再动坏脑筋。

而这个机会,他们并不需要等很久。

因为李世民已经退位了,而继任的大唐新皇帝好像不太压得住边疆,交州的阮氏已经起兵作乱了。

要不要趁交州动乱、而大唐又青黄不接自顾不暇的机会,北上捞一把呢?

林邑国王范梵志在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打吧,万一被天可汗反抽一个耳光,这可不是林邑这个小身板承受得住的。

不打吧,大好时机,稍纵即逝……

就在范梵志举棋不定的时候。

传令来报:

“国王殿下,几条来自北方的大船靠岸了!”

范梵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心脏扑扑直跳:

“是天可汗陛下来兴师问罪了吗?”

真是见了鬼了,李世民陛下是会邪术吗?他在万里之外稍稍动了一点不臣之心,陛下就来兴师问罪了?

“不是大唐,是大明的。”传令答道。

“大明?那是什么?”范梵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好像是和大唐对立的另一个大国。”传令回答。

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国家,居然能和大唐对立?

范梵志对那个一夜崛起的“大明”充满了好奇。

“他们来干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范梵志急切地问道,心脏在扑扑直跳。

作为林邑国王,范梵志是遣使向长安朝过几次贡的。

也就是说,理论上林邑国也算是大唐的藩属国了。

大明作为大唐的敌对国,该不会恨屋及乌,对林邑动起了歪脑筋吧?

能和大唐碰一碰的大国,林邑可招惹不起啊……

“呃……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留下了很多盔甲、武器和铜钱就走了。”传令的脸上也现出了十分困惑的神色。

“啊?什么?”

范梵志瞪大了吃惊的眼睛。

“他们留下了多少装备?都是给我们的吗?”

“很多,很多……”传令的声音微微颤抖,现在还沉浸在震惊之中。

突然被一大笔横财爆了头,范梵志整个人都懵了。

许久,他才哆哆嗦嗦地问:

“他们……没有对我国提什么要求吗?比如协助出兵什么的……”

传令摇头:

“没有,大明的使臣甚至留下一句话。”

范梵志茫然地坐在王座上。

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他只想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