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89章 安内先攘外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89章 安内先攘外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日照耀在粟末水(松花江),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原高句丽故土、如今是大明的北方国境线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低矮的房屋。

这些村落的布局高度相似,中心都是一间巨大的铁匠铺,民居像众星拱月一样环绕其中,用水管与铁匠铺的热水锅炉相连。

这是经过实践改造的第二代暖房,为了节省成本,户外的热水管道都用铅制成,只在入户的一端才改用铜制的原始散热片。

房屋半埋入土,建得尽可能低矮,窗户房门也都很小,墙壁则用泥土特别加厚,这都是为了保暖。

这里的居民有矿工、伐木工,也有猎户、参农等等,人数还是不少的。

为了充分利用东北腹地的巨大宝藏,同时缓解大明境内、尤其是平、营两州越来越庞大的人口压力,李明调动大批居民向北迁徙。

当然,和秦皇汉武用刀枪强逼人民实边不同,咱文明的大明采取的是“利诱”政策。

开荒者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共同建房、开垦、挖矿,大家统一组织、抱团取暖,增强对不利环境的风险抵御能力。

只要加入拓边的队伍,不但能得到钱粮的补贴,而且在当地获得的收入在五年内完全免税,五年后税收永久减半。

此外,向本土售卖矿石、貂皮、参茸等高价值商品时,还能获得价格补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具有开拓精神的大明人踊跃报名。

然后他们发现,在极北的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不是最大的敌人。

其他人类才是。

哗——碧蓝的天空,海东青的叫声非常凄厉。

“蛮族来袭!”

高高的瞭望塔上,放哨员立即大声告警。

“撤!”

一声令下,所有人毫不犹豫地抛下定居点,呼啦啦地躲进了密林之中。

过了不一会儿,马蹄踏踏。

一支室韦部落冲进了被遗弃的定居点,先绕场跑了一周。

一个活人也没看见,连个老人小孩都没有,逃得干干净净。

“嗯?哼,那些汉人都是属兔子的么?”

首领莫贺咄轻蔑地一哼,翻身下马。

他就是当初与李泰相勾连,与阿史那思摩一起背刺李世民的从犯。

只是他比阿史那思摩倒霉多了,李世民没有杀死,自家的主力却被李世绩指挥的唐军一顿暴打,元气大伤,让薛延陀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莫贺咄好不容易率领着残部死里逃生,逃回了大鲜卑山舔舐伤口,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后让他绷不住的事情发生了。

某一天,只会在温暖地带种地的汉人,领着扶余人、契丹人、甚至还有突厥人,带着大批锅炉器械,突然闯进了他们渔猎民族的领地。

这帮族裔混搭、但都高度汉化的外来者搭建起了古怪的村落,从此便不惧严寒,遇山开山,遇水搭桥,缓慢而稳定地侵入着室韦人世代维生的山林地带。

莫贺咄觉得大事不好。

要是让这帮外来者克服了寒冬,在冰天雪地站稳了脚跟,发挥种族天赋,开始在大鲜卑山采伐、屯田。

那还有他们室韦人什么事?

趁早洗洗睡吧。

防微杜渐的莫贺咄,很快联络上了靺鞨诸部,晓以利害,共同对这些华夏人的定居点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效果拔群,华夏人都被打成了惊弓之鸟,毫无抵抗地放弃了自己的居所。

“吞并了高句丽还不够,居然还想继续向北进伐。

“华夏人真是太膨胀了,早就该打打屁股了。”

莫贺咄骄傲地巡视着战果。

从大鲜卑山一路推进到粟末水,事实证明,他把靺鞨人当枪使,撺掇他们进攻华夏的战略极其成功。

不但借力打力,把蝗虫一样的华夏人驱逐出了他们的祖地,还消耗了一波靺鞨人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无暇刀口向内,进攻室韦人。

莫贺咄坐收渔利,跟在靺鞨人屁股后面捡洋落,捡到了不少物资。

“只要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趋势,部族复兴指日可待。

“只待痴傻的靺鞨人与华夏人打得两败俱伤,我趁机积蓄充足的力量,便能将他们全部都干掉,统领整片森林,甚至连辽东也指日可待!”

他喜滋滋地打着如意算盘,手下人则挨家挨户地搜刮战利品。

然而他们搜得有多兴高采烈,回来就有多垂头丧气。

“你们说什么?什么都没有搜到?”

莫贺咄震怒。

这么大的一个村落,连一粒米都没有?

骗鬼呢,那群华夏人逃得那么仓皇,哪有时间收拾行李细软?

“该不会是你们私吞了吧!”

莫贺咄眼神一厉,扫视众人。

喽啰们都畏惧地低下了眼睛,不像是敢背着他干坏事的样子。

不是私吞?

总不可能那些华夏人把家当都随身携带,走到哪背到哪吧?

该不会……

就在室韦人聚在一块儿发愣的时候,天空响起一阵阵呼啸声。

是远程重弩的破空声。

在他们反应过来以前,弩箭已经像雨点一样砸了下来。

“敌袭!是陷阱!”

莫贺咄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不禁怒喝一声。

但是来不及了,他的部落正好扎堆,在毫无防备之下,用肉身硬接了一波箭矢,死伤惨重。

喊杀声起,一票伏兵杀到,一员年轻的骁将一把当先,头扎红头巾,英气勃发。

“是薛仁贵!”

莫贺咄认出了对方,顿时头皮发麻。

薛仁贵当年在辽东力抗高句丽十五万大军,赫赫威名从辽水到黑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下麻烦了。

和正规的赤巾军相比,室韦人就是一群战五渣。

他们自己心里对自己的实力也有逼数,所以只敢躲在靺鞨人后面,或者在边缘地带拉扯骚扰一下。

正面对战,他们就是一群送的菜,根本不是对手。

“撤!”

莫贺咄急忙发出撤退的命令,脚底抹油溜了。

…………

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过后,室韦人仓皇撤出战场。

此时已是黄昏,莫贺咄收拢部众,一清点已经没了大半。

他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不明白,怎么就撞上赤巾军了。

不应该被靺鞨人骚扰得疲于奔命吗?

靺鞨人在干什么,怎么就让对方在边境聚集起了一支庞大的正规军,还有时间安排了一场伏击战?

难道就为了胖揍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室韦人,就对靺鞨不管不顾了吗?

“不对劲。”

莫贺咄越想越觉得蹊跷,调转马头。

“去靺鞨人的聚落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

离此地不远,正好有一支黑水靺鞨的部落。

他们从黑水(黑龙江)一路杀到粟末水,很是勇猛。

“……

“这就是勇猛无双的黑水靺鞨?”

莫贺咄来到了靺鞨人的聚落,却发现这群贪婪成性的蛮子,突然变得十分平和随意,慵懒地或躺或坐,围着火堆侃侃而谈。

“喂!赤巾军倾巢出动了!你们怎么不去打他们啊!”

他大吼一声,向盟友宣告着敌营空虚的消息。

“为什么要打?”靺鞨人懒洋洋地摸着半秃的脑袋瓜反问。

“这……”这反问把莫贺咄给弄不会了,

“因为赤巾军的主力都在一处,你们可以趁虚而入啊!”

“都大晚上了,洗洗睡吧,还出去打什么仗?”靺鞨人慵懒地问。

“……”莫贺咄有种在教小宝宝的疲惫感。

“等天亮赤巾军回去驻防,战机就失去了!你们不是很擅长夜战吗?!”

“嗐,黑漆瞎火的,有什么好打的?”

“当然是为了劫掠啊!”

“劫掠损功德,此生当贱民积了德,如果因此全部作废,耽误了投胎转生,那不就亏大了?”

“……”

莫贺咄蓦然发现,印象中那支厉兵秣马、冲劲十足的蛮族,已经再也不会有了。

眼前的这伙人,不过是披着“靺鞨”皮囊的行尸走肉而已。

“你也是,何必这么劳累奔波?造了这么多杀业,来世不得做牛做马来偿还?不如加入我们天地神教的怀抱,清贫安乐,洗脱罪业,也能投个好胎。”

什么天地神教,这群家伙都魔怔了……莫贺咄顿时感到毛骨悚然,立刻带领剩余的部众,飞也似的逃离了死气沉沉的部落。

接下去的几天,他遍访林间的各个蛮族部落。

有靺鞨,也有契丹、室韦等等,民族不一而足,风俗各异。

但这些人都有两个共同点。

其一是,他们都顽固地拒绝汉化,继续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其二是,他们都接受了一门古怪的信仰,又叫“天地神教”的,又叫“腾格里教”的。

但这些凭空而起的教法内容高度雷同,并且都把这些曾经进取贪婪的部落,变成了了无生气、一潭死水的活死人。

在这套教法体系之中,少数贵族可以肆意奴役、欺压底层的部落民,而不用担心他们反叛。

而底层民众也安然接受了“贱民”的头衔,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混着,只等死期一到再入轮回,就能翻身奴隶做主人了。

这股剧毒的思想就像寒冷的秋风,很快席卷了整片化外的大地,甚至跨过了大鲜卑山,侵入了草原和荒漠,沿途的文明如秋后的落叶一般迅速凋零。

在这股风潮的腐蚀下,无数部落从贪婪无厌——换个词就是,锐意进取——变得逆来顺受,懒惰不堪。

部落下层没有上进的动力,而失去了自下而上的挑战,上层也就没有了改变的动机,大家就这么得过且过地混吃等死。

莫贺咄仿佛看见了一双无形的手,将生机勃勃的蛮族慢慢扼死。

“你们不觉得这不对劲吗?你为什么要信这套垃圾玩意儿!”

他忍不住问一位相熟的部落首领。

那首领笑了,眼睛里泛着精明的光:

“为什么?因为只要皈依了这套教法,你就能把你的莫贺咄之位一直传给你的子嗣。

“而你的部属绝不会挑战这个安排,他们只会傻乎乎地等待下辈子轮回。

“现在你说为什么?你为什么还不改信呢?”

莫贺咄被这个思路震撼了:

“那,轮回……这的有这事儿吗?”

“嗐,鬼知道。”那老首领耸了耸肩膀:

“这重要吗?”

嗯……莫贺咄思考了半晌,也露出了“懂了”的微笑,微微摇头:

“我也觉得不重要。”

…………

光阴荏苒,一晃数个月过去。

又到了盛夏时节。

“哦?定居点已经布设到黑水流域了?”

平州州府,李明读着最新的进展,不禁喜上眉梢。

房玄龄有些恍惚:

“今年春天,我们还在为北方靺鞨诸部落的侵扰而焦头烂额。

“没想到几个月过去,我大明竟然已经扩张到了黑水靺鞨的老巢……”

他现在已经把“我大明”三个字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了,俨然把它当成了和大唐并列的政权。

因为在李明殿下的掌舵之下,大明展现出了极其恐怖的软硬实力。

恶意输出的魔改天竺教迅速占领了化外之地,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解决了让华夏文明头疼了上千年的蛮族问题。

这给大明的扩张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让汉民和汉化的各族人民,在以往难以想象的苦寒之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能侍奉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乃是房玄龄的荣幸啊!

“不错不错,趁着现在气温升高,继续扩大和巩固在寒冷地区的殖民地。”

相比难得激动的房玄龄,李明倒是波澜不惊。

对这个结果,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不费一枪一卒,毁灭一个民族居然这么简单……”

对这手缺德冒烟的制夷之法,房玄龄仍然心有余悸。

李明殿下的手是真的黑啊……

“宗教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严防死守,不能让我们放出去的怪物反噬自身。”李明不厌其烦地提醒道。

那谁谁说的,宗教就是精神叶子,诚不我欺。

飞了叶子的民族能有什么战斗力?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能一路绿灯,把躺平了的蛮族揍得落花流水,将触角伸到黑水之畔。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

“殿下。”在一旁的长孙无忌疲惫地交上一份文书。

“大明行政机构的设置,根据您的修改意见已经改好了。”

李明和房玄龄攻略蛮族的时候,国舅爷也没有闲着,一直在梳理着大明的官制,慢慢地让整套官僚体系逐渐适应一个地跨万里的大帝国。

“很好,只要坐稳了后方,我们就能图谋华夏本土了。”

李明对左膀右臂的工作非常满意。

现在,头疼的蛮族问题得到了永久性的解决,而行政架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

他和他的新大明已经消除了后顾之忧,可以轻装上阵,问鼎中原了!

完事就绪,接下来该怎么料理小兄弟李治呢……

“明哥!”

就在他想入非非之时,长孙延、房遗则和尉迟循毓面色凝重地进来了。

“嗯?发生了什么事?”李明一愣。

三位小伙伴难得到齐,还挺稀罕的。

在三位小伙伴的身后,是一张陌生的脸孔。

来者应该是一个男人,但莫名有一股阴柔的气质。

宫里的宦官?

长安来的?

“你是……”李明满腹狐疑地看向那个陌生人。

“陛下有旨,皇十四子明接旨。”

那宦官抖出一封明黄绸缎的敕令,尖着嗓子唱道。

呵,呵呵……李明觉得李治有些幽默了。

李九郎是不是觉得,自己只要篡了位、当了皇帝,全天下就自动听他的号令了?

他难道不知道“权力”和“规则”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吗?

“放肆!天使代天子传达旨意,皇子明怎能藐视?”宦官怒斥道,在李明耳里就像小奶狗汪汪叫一样可爱。

太弱小了,以至于连反抗都显得像是在撒娇。

“呵呵。”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觉得这事儿很幽默,发出了一声冷笑。

“太极宫那边,怎么现在才来旨啊?”

长孙无忌嘲讽道,完全没有过去对宫里的敬畏了。

房玄龄则根本懒得搭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天子”了。

长安那边到底知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吗?

那是一位谈笑间解决了亘古难题、实质上断绝了四方夷狄未来的,既有能力又有手腕、更有黑心肠的政治家啊!

以晋王的那点器量,只能说连擦鞋都不配。

“你们……”

“天使”能接受被威胁、被嘲弄,但这样被无视是他始料未及的。

“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们打算谋反吗?”

李明觉得更加幽默了:

“我谋反?谋反的不应该是某位放弃父皇的篡位者吗?”

“咦?什么篡位?”宦官一愣:

“当今陛下是受太上皇陛下的禅让,正统毋庸置疑……”

“哈!连太上皇都搬出来了,这是梦回玄武门之变了吗?李治那厮真是了无新意啊。”李明不由得放声大笑。

这下轮到传旨的宦官冷笑了:

“这恐怕与晋王并没有什么关系,殿下您大约是有什么误会。”

李明的笑声戛然而止。

“你叫他‘晋王’?难道真的不是李治?”

他困惑地看看老房和长孙,收获了同款疑惑的眼神。

眼下在长安的就是李治,能篡位自称“陛下”的,也就是他了。

除了他还能有谁?

“咳咳。明哥,这次的事情恐怕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房遗则接过了话茬,满脸凝重:

“就在上个月,当时的皇帝陛下,也就是你的父皇,在太子的陪护下回到了长安。

“随后陛下便宣布退位,自立为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太子。

“现在的皇帝陛下,便是当时的太子,也就是——”

他凑到李明的耳边,压低了声音,好像自己说的是什么大逆不道的内容:

“李承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