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87章 房玄龄:这样处置蛮族会不会太极端

“西域向西乃是葱岭(帕米尔高原),翻越葱岭转折向南,便是天竺。

“天竺在汉朝时被称为‘身毒’(印度),由数个藩国组成,互相攻伐,并无统一的朝廷。

“但诸国的贵族皆是白肤,百姓皆是黑肤。贵族穷奢极欲,对百姓任意驱使,稍不合意便焚之坑之,而百姓安之若素,各自安好……”

玄奘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西行的经历,对取经辩经一笔带过,而重点介绍天竺诸国的地形地理、风土人情。

尤其是天竺社会那独特的等级制度,玄奘法师更是连篇累牍地讲解着。

该制度沿袭千年,贯穿整一片天竺次大陆,将国民按血统贵贱分成高低四个大等级、数百个小等级。

等级命定,不可逾越,低等级者只能从事低贱的工作,并向高等级捐税纳贡,高低等级之间不可通婚云云。

李明在一旁倾听着。

玄奘法师所讲述的,就是三个那个闻名遐迩——或者说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

只是他以前单知道有这么一个制度,在听了亲历者的亲口讲述以后,他才对书本里的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

那样的社会僵化得就像坟墓一样,令人窒息。和这个一比,大唐的士农工商奴婢制度都算人人平等了。

不过李明已经是成年人了,无意对其他民族的选择做道德评价,尊重理解祝福。

他更感兴趣的,是天竺的这一套制度是怎么做到这么稳定的。

没记错的话,直到二十一世纪,三哥的基层社会治理,也是依照那套古老的种姓制度运行的吧?

嗯,能将一套稀烂的制度维持几千年,也是一门本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僵化”也是一种“稳定”。

而李明目前最头疼的,莫过于边疆蛮族的“不稳定”。

嗯?

他的眼睛渐渐地眯成了一条缝。

或许,三藏法师在天竺真的取到了真经……

“高僧,你说天竺贵族对百姓层层盘剥,动辄打杀,而百姓却就这么心甘情愿地受着。这是为什么?”

李明挺直了腰背,十分恭敬地问:

“在我华夏,暴秦伊始便有陈胜吴广起义,烽火遍地,连秦国故地也云集响应。为什么天竺诸国的人民却没有反抗呢?

“是因为他们天性顺从吗?”

玄奘没有回答,只是双手合十低头默念佛号。

李明没有催促,静静地等待着。

两人就像雕塑一样,对坐许久。

玄奘这才重新开口,喉咙有些滞涩:

“这便是贫僧没有将天竺的经书带回大唐的原因。”

“高僧你没有取到真经?”李明吃了一惊,脱口而出:

“你到了灵山没有给如来的使者塞些‘礼物’?还是被老乌龟弄进了通天河,遗失了经文?”

玄奘:“???”

“咳咳。”李明尬咳一声:

“我开玩笑的,高僧请继续。”

玄奘长叹一息:

“天竺人各安其命,就是因为那经书所缚。

“他们认为,人有轮回,而贵贱平衡。今生吃苦吃得越多,来世便能加倍享福。今生越低贱,来世便越高贵。

“因此天竺人皆……安贫守道,没有改变的欲望和动力。”

原来如此,信众之所以平和地接受了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是靠“来生加倍奉还”这个无法证伪的概念么。

有意思,天竺的贵族是炒预期、画大饼的高手啊。

《信仰的力量》。

如果说,能让周边的蛮族也接受这套理论体系呢?

如果让他们也像天竺人一样,平和地接受苦寒的生存环境,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生之中,而不是觊觎现世的财富,比如富庶的华夏之地呢……

李明若有所思。

“天竺各国不论大小,皆荒蛮落后,田舍荒废,城邦残破不堪。

“百姓生活在泥淖之中自不必说,即使贵族也贫穷狭隘无比,一国国主还不如中原地主富庶。”

玄奘的声音有些颤抖:

“天竺各国如同经历浩劫一般,妖孽遍地。

“与之相比,大唐国安民乐,这才是真正的西天极乐。而殿下治下之地更不消说,宛如仙境一般。

“从妖孽之地取经,而训示天堂之地,岂不荒诞?

“因此,不同于世人的猜想,贫僧确实到了天竺,而天竺也确实有经书,但贫僧无意将那些惑乱人心的文字带回。”

李明认真聆听着眼前这位高僧的自白。

玄奘双手空空地回,无异于宣告自己这十几万里路都白走了。

徒劳无功还则罢了,法师这是对自己一辈子的信仰都产生了动摇。

敢于革自己的命,是很了不起的。

玄奘法师不愧是一位能够在民间留名的大师。

不过,还是那句话。

李明不是来听故事,或者抒发一下对历史人物的感想的。

他是来取经解决实际问题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边疆蛮族。

玄奘在天竺的见闻,能在处理满足问题上提供什么样的启发呢……

李明的大脑极速运转。

汉武北击,太宗羁縻,带明犁庭扫穴……

历朝历代的治理得失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两个字越来越清晰。

他觉得,自己取到了怎么对付蛮族的真经。

那就是,宗教!

这并不是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就是这么干的。

巧合的是,那朝代还和李明的东北基本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个朝代便是,带清。

带清表面尊崇喇嘛教,用一手金瓶掣签制住了藏地,再助推喇嘛教在蒙古传播,让蒙古男丁大批出家当了和尚。

温柔一刀,让两块无法农耕的大地一直消停到了工业化时代来临。

这还只是一个喇嘛教。

如果更进一步,在蛮族之间推广的是鼓励躺平摆烂的天竺教,用来生和森严的种姓等级,将他们前进的步伐就此桎梏住呢?

一个想法在李明的脑袋里逐渐成型。

“殿下百忙之中,还能拨冗听我这个一事无成的秃驴胡言乱语。”

玄奘谦卑地双手合十说道:

“贫僧虽然游历了多个国家,但都远在西域,恐怕无法为殿下排解近忧,深感惭愧。”

“不,你去的那地方正好!高僧取到了真经啊!”

李明喜形于色。

“天竺的宗教具体有哪些内容,和种姓制度是怎么高度绑定的,高僧能展开讲讲吗?”

玄奘警惕地看着这个双眼发光的熊孩子:

“殿下所图为何?”

你这统治者该不会也想用这套愚民之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吧?

“咳咳,可能高僧有点误会了。”

李明压低声音:

“我没打算把这一套应用在自己人头上。”

他着重强调了“自己人”三个字。

玄奘听得眉头一挑,也眯细了眼睛看了看他:

“殿下的意思是……”

“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李明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那就是以天竺的宗教教条和种姓制度为模板,创立一套适用于北方游牧和渔猎部落的全新教法体系。

“让周边的蛮族如天竺人一般,陷入安贫乐道的永世轮回之中。”

“永世轮回”并不是夸张,根据李明在后世的经验,宗教和社会等级绑定的这套体系简直不要太稳定。

只要蛮族咽下了这粒毒丸,至少能消停到唐朝撞上历史周期律。

简直一劳永逸!

玄奘嘴角一抽:

“殿下是想将贫僧在天竺的所见所闻,化作坑害他人的毒丸吗?”

“这怎么能是坑害他人呢?杀生为护生,周边蛮族如果不衰落,你我华夏的同胞将面临灭顶之灾呀!”

李明诚恳地直视慈悲的高僧。

“况且,相比起以刀剑攻伐,以教法为武器使蛮族自行衰落,岂不是能让双方都少死很多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高僧你这是积了大德啊!”

面对以能言善辩而名扬于世的玄奘和尚,善于讲歪理的李明也丝毫不落下风,舌灿莲花。

“还是说。”

李明向前一步,坏笑地盯着对方:

“相比华夏母国,高僧你更愿意帮助蛮族?相比不流血的攻心之法,高僧你更喜欢流血的战争?

“不惜流血漂橹也要藏私,不愿将你在天竺取到的真经奉献给世人?”

被一个熊孩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疯狂扫射,哪个高僧经得住这样的考验?

玄奘不敢回应小殿下的注视,闭上双眼、双手合十默念佛号,光秃秃的脑壳上已经沁出了许多汗珠。

李明给他施以了最后一击:

“待新的教派成立,高僧你就是开山的教祖了,塞外各族将奉你为圣。

“不仅如此,在你的庇佑下,天下安宁,华夏万民也将世代感念你的恩情。

“这是千载难遇的大功德,是否要放弃,你可要想好咯。”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小殿下面前,行万里路的玄奘反倒更像一个孩子,纠结至极,手足无措。

朴素的价值观告诉他,这种把天竺的屎搬到草原上炸的行为,简直是缺德到冒烟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套教法等级体系虽然不会直接杀人,但比杀人更可怕!

它可以悄无声息地消解人民的脊梁,让一族一国疯狂地追求来生,从而导致现世生活陷入永恒的停滞之中!

然而,在李明巧舌如簧的攻势下,玄奘觉得自己快被说动了。

是啊,教法如刀,无所谓正邪。

关键是这柄刀在谁的手里,怎么用。

杀生为护生……

“我会为你调拨两位得力助手的,高僧只需将你的见闻口述即可。”

李明不等玄奘回答,便干脆利落地下了命令,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正在奋笔疾书,不知是不是因为联手替某位殿下张罗媳妇的原因,两人之间的气氛好像没有那么紧绷了。

对于亲爱的左膀右臂,李明自然是毫无保留,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他俩要加班的好消息:

“你们去给玄奘法师打下手,给我搞一套宗教出来。

“时间不急,好好琢磨,三天后交给我就行。”

三天,手搓一门宗教?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呆坐在席位上,他们脸上的笑容转移到了李明的脸上。

“殿下您这是为何?那个和尚对您说了些什么?”长孙无忌担心小殿下被秃驴洗脑了,要步梁武帝后尘大搞封建迷信了,试图劝谏。

绝对不是因为要抵制加班。

“不是玄奘的主意,是我自己的主意。而且也不是弘扬佛法,我说的是,创立一套全新的教法。”

李明解释道:

“一套能让周边蛮族信仰的教法,在我们大明内部绝对禁止。”

蛮族特供,一听就充满了阴谋的意味。

“殿下是希望用宗教笼络蛮族部落?”根据对李明的理解,房玄龄推测道。

“笼络是其一,但我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李明说道:

“一时的笼络难以长久,我想用这全新的教法消磨蛮族的意志,永久地削弱他们。”

“哦?”

两位老臣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然后,便听李明转述了玄奘在天竺的所见,着重讲了那套基于宗教的种姓制度。

顿时惊为天人。

“以等级禁锢蛮族各阶层,以教法洗脑让蛮族安于现状,从而让其从上至下都不思进取,无心南下……”长孙无忌细细品味着巨大的信息量。

房玄龄更是激动得控制不住声量:

“殿下,此计甚毒啊!”

华夏人是唯物的,信奉“天道酬勤”。没有进取,就没有未来。

以宗教为工具,让一整个民族失去进取心,在混吃等死中放弃自己的未来。

殿下真是毒辣啊!

更毒的是,宗教是人“自愿”信仰的。一旦入脑,连拉都拉不回来!

让蛮族自己心甘情愿地走向灭亡!

和这毒计一比,贾诩都被衬托得像一位圣人了。

“这办法你就说用不用吧。”

李明不耐烦地挥挥手:

“自古以来,蛮族就频繁骚扰我华夏,既不畏威更不怀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灭了匈奴来了羯,灭了羯又来了鲜卑。同化了鲜卑,突厥又成了心腹之患,隋唐先后灭了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后,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新突厥。

“更不用说铁勒、契丹、靺鞨、室韦各族群,哪一个不是摩拳擦掌,等华夏衰落就来啃上一口?

“不用此毒计,相父你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吗?”

“用啊!为什么不用?”房玄龄几乎没有半点犹豫。

他只是觉得这是毒计,又没说这不是妙计。

不费一刀一枪就能让蛮族偃旗息鼓,天底下竟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很好,我就知道相父是能为君分忧的大忠臣。”

李明欣慰地拍拍相父,又拍拍国舅。

“靺鞨人在室韦莫贺咄的煽动下,南下侵扰越来越频繁,边疆居民苦不堪言,定居点十室九空。

“时不我待,三天以后,我要一份完整的方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