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16章 李泰,是你么?

李乾祐这厮,在全国大闹经济危机的时候,都敢公然贪污赈济款。

现在,粟特人传销案的背后又有他。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贪污犯了,李明早就想出重拳了。

然而,这个虫豸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李二包庇,硬塞在李明的眼皮子底下恶心他。

万一首都人民真的就此事召开无限制格斗大会,各族人民打成一片,这口巨锅不还是扣在他监国的头上?

踏马的,十四奸党是贪污犯的老巢吗?

“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那就别怨我按照贞观律,将大贪污犯李乾祐正义制裁了。”

李明表示,君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此乱命也,拒不奉诏。

房玄龄略一思考,李世民陛下似乎并没有要求对此事格外保密。

为了避免殿下与陛下之间发生不必要的误会,爽快地将理由合盘托出:

“因为李乾祐是卫国公的李靖堂弟。”

“然后呢?”李明觉得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世家大族的操作,他也领教一二了。

诸葛亮和诸葛瑾还是亲兄弟呢,长孙无忌和长孙延还是亲爷孙的。

怎么就你李靖搞特殊,要这么护着不成器的堂弟?

“李卫公与李乾祐的关系,其实相当一般。”

房玄龄慢条斯理地说道:

“但不知为何,对这位堂弟的要求,李卫公却有求必应。”

李明眉毛一挑:

“为什么?李乾祐手握着李靖的把柄?”

“这我就不知道了。”房玄龄果断撇清关系。

嘶……李明觉得这事情的走向有趣了起来。

就李靖立下的赫赫战功来说,他的待遇——仅有一个卫国公的虚衔,没有任何军政实职——可以说是为微乎其微的。

明眼人都知道,李靖是被皇帝陛下雪藏的。

害怕他功高盖主。

可李靖的一位不算很亲密的亲戚,却能稳坐长安的要害部门,犹如官场不倒翁。

陛下如此安排李乾祐,显然不是为了向李靖播撒恩泽。

而是另有所图。

“这个把柄,李二……父皇陛下肯定也是掌握的,但不能直接以此为由敲打李靖,容易让双方撕破脸……”

李明大声地思考着:

“所以,李乾祐应该是与父皇之间存在默契的。

“父皇通过李乾祐这个中介,拿着这个把柄敲打李靖。

“这样,父皇既能拿捏李靖,双方的关系又还留有转圜的余地。”

房玄龄缓缓点头:

“殿下高见。”

他对这位学生是越看越欢喜,阴谋诡计一点就通。

天生就是腹黑的料。

“既然是为了牵制李靖……那,确实君命难违。”

李明姑且接受了这个解释。

对于那位名扬后世、在民间获得神格的名将,李明只有幸见过一面。

还是在李孝恭的葬礼上。

和刻板印象不同,李靖就是个胖萌胖萌的富家小老头,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绰号“羊尿泡”。

除此之外,李靖给李明留下的印象就是:过于谨小慎微。

现在想来,被当今圣上不惜养着一条大蛀虫地提防,也难怪会养成这么神神叨叨的习惯。

“那就越过长安县衙,当他们不存在,我们直接在上层次把粟特人传销案给压住。”

李明现场口述了一份行动计划:

“首先要派兵将粟特人聚居区隔离开,防止和其他族的百姓发生致命冲突。

“其次,安抚受骗的民众时,也需要派兵维持治安秩序。

“最后,搜查粟特人内部、追捕潜在的诈骗犯同伙,还是需要兵。”

李明看着房玄龄:

“兵从哪儿来?”

和九成宫事件时一样,位于京城的刑部总部,主要是个办案和处理文书的机构。

本身并没有几个兵。

执法力量掌握在县衙手里。

如今县衙不可信,就得从别的地方调人了。

如今的京城强力部门,除了县衙衙役以外,那就是军队了。

关中地区是全国折冲府密度最高的地方,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支力量都掌握在皇帝手里,李明调不动的。

就算能调动,这些关中健儿也随陛下北伐去了,就剩个空壳子。

宫中禁军,分为两部分。

大部分力量驻扎在北门玄武门之外,是为左右屯营。

这支部队没有被抽调走,然而李明也没有这个权限让他们挪窝。

毕竟固守玄武门,乃是老李家的祖宗之法,不可变。

另一部分在宫里戍卫,这些人李明可以指挥得动。

但是出动禁军干这活儿,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专业不对口了。

况且被李世民陛下一通抽调以后,禁军人数也不多,随便调人出去会造成太极宫防务空虚。

除了上述这些部队,那长安及周围的成建制武装力量,就只剩下——

“左、右武侯卫。”房玄龄提议道。

武侯卫的主要职责,正是维护京城秩序。

在钱荒危机之中,可谓是“大放异彩”,逮了不少趁乱打砸抢的贼人。

按理来说,预防粟特人和其他民族的流血冲突,和武侯卫的专业是最对口的。

而且事关京城治安,李明这个监国也是有权限调动他们的。

然而,李明却迟疑了一下。

“左右武侯卫,分别掌握在李泰和李治手里……”

长孙无忌的异动,说明嫡子一派还没有死心。

没有李世民坐镇,他不是很信任这两支力量。

“皇子所担任的大将军一职,一般都是虚衔,真正领兵的是中郎将。”

房玄龄宽慰道:

“中郎将只听令于陛下。”

言外之意就是,军人都是很单纯的,不掺和政治的。

不用担心武侯卫会像文官那样,在处理过程中故意埋雷挖坑搞破坏。

李明思索一阵,勉强同意:

“就这么办吧。”

…………

左武侯中郎将苏定方感到,自己的脑壳都快炸了。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所生的“九零后”,老苏在武侯卫这个“高级瓦片警”的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年。

作为随李靖讨灭东突厥、并率先攻入颉利可汗牙帐的猛男,这显然是屈才了。

不知为什么,李卫公用得顺手的几个手下,好像大多都是这个命运。

“老妪,就算你把我给卖了,我也赔不出这么多钱。

“首先,我只管维持秩序,你的钱不是我骗的,你抓着我也没用。”

苏定方满脸黑线,衣摆被一个老太婆牢牢抓住不撒手。

“我不管,你们帮着胡人,你们胳膊肘外拐!你们就是粟特人的同伙!你赔我钱!”

老太婆撒起泼来。

今天的长安,可不是一般的热闹。

传销案的受害者们四处串联,约定一起对粟特人重拳出击。

结果一群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到地方一看,粟特人所聚居的怀远坊,已经被武侯卫“保护性”包围了。

里坊制度的优势显现出来了。

怀远坊被四面坊墙围住,只要把四个出入口把住,刁民们就没法进出了。

站在受骗者的角度,这相当于朝廷“胳膊肘朝外”,帮助胡人骗汉人。

这可得了!

当然,有这个“本钱”、有资格充当受害者的,本身也都不是无产者。

让这些大唐中产自己强行冲卡,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很有技巧地请出家里的老人小孩,缠住了守卡的将士们。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面对这些七老八十的宝贝疙瘩们,武侯卫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加上监国殿下严令,不得伤人。

把苏定方和他的手下们搞得憋屈至极。

“老妪,人我们已经去抓了,你们稍安勿躁。”

苏定方耐着性子解释。

受害者的心情,他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这活儿不是他们武侯卫干的呀,这明明是万年县和长安县衙的职责呀……

他目光求助地瞥向四周。

然而,他的将士们也都被一群老头老太、小孩哥小孩姐淹没了,根本抽不出人手。

“真的吗?我不信。”

老太婆对苏定方的承诺根本不信,又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苦了:

“我们都是守法的良民,都是先向衙门报案的。

“万年县说粟特人住在长安县,让我们找长安县衙。

“长安县衙说这是生意纠纷,衙门不管。

“皮球这么一直踢,我们只能自己来解决了呀。

“结果我们受骗你们不管,我们来找粟特人讨要公道,你们却来阻拦。

“你们胳膊肘往外拐,你们就是粟特人的帮凶!你们赔我钱!”

老太婆就像个复读机,绕着绕着又把话题绕了回去。

苏定方听这一套嗑都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脑壳都快爆炸了。

心中对长安县令李乾祐充满了怨念——

奶奶的熊,就是那家伙的不作为,把锅都甩到了他头上……

…………

“受骗者怀疑,李乾祐与诈骗的粟特人勾结?”

入夜,李明读着萧瑀的报告,眉头一挑。

萧瑀老哥顶着两泡黑眼圈,忍着打哈欠的冲动,声音中充满了疲惫:

“是的,受害者告到衙门以后,主管治安的县尉本来都要去怀远坊抓人了,被长安令阻拦。

“第二天,粟特骗子就再也找不见了,大家怀疑,他们收到了长安令的通知,被包庇起来了。”

虽然没有按照监国殿下的要求,第二天就统计完毕所有受害者、摸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但在重压之下,加上执失步真的辅助,萧瑀还是在五天之内,尽快总结出了一份报告。

在没有12345热线的大唐,对一场席卷全城中上阶层财富的大案来说,这个进度已经可以称之为神速了。

“受害者情绪还稳定吧?”

李明把视线投向了萧瑀身边的中老年将军。

“启禀殿下,除了几位老人情绪激动昏厥、掐人中苏醒了以外,没有出现伤亡。”

苏定方声音嘶哑地汇报道。

作为主管治安的将领,他和萧瑀一同出席短会。

他的憔悴程度,比之萧瑀不遑多让。

“辛苦将军了。”

李明很礼貌地向苏定方表示感谢。

和文管系统的明确上下级不同,他和十六卫之一的左武侯卫之间,更像是合作的关系。

如果苏定方真的不听令,他也没有抓手可以强制命令对方。

总不能请名义上的左武侯卫大将军,也就是李泰哥哥帮忙吧?

“不敢,职责所在。”

苏定方行叉手礼。

李明注意到,老苏的右手食指中指、以及左手手掌,明显开裂了。

“苏将军这是射箭留下的伤口?”他随口一问。

老苏开裂的部位,正是射箭磨损最严重的地方。

左武侯卫的主要职责是维持京中治安,而长安城人口密度大,用到弓箭的场合并不多。

“是,末将本是带兵的将领,常年持弓,手上有一层茧子。承蒙陛下错爱,担任左武侯卫中郎将二十年有余,承平日久,疏于武艺。”

苏定方忆往昔峥嵘岁月,语气里多少带着哀怨:

“去年在渭水边截杀突厥叛匪时,引弓射箭,虽然箭无虚发,但把茧子都给撕裂了,惭愧之至。”

去年,渭水边,截杀,突厥叛匪。

李明咀嚼着这四个词,除了眉头微微一挑,并没有多余的表情。

苏定方以为监国殿下对这点鸡毛蒜皮不感兴趣,自讨没趣,悻悻地往后站了。

萧瑀接过话题,继续介绍道:

“在那名为‘执失步真’的突厥商人的组织和号召下,我们找到有据可查的受害者,共有约万余名。

“根据他们手里留存的、粟特奸商所开具的收据,涉案金额至少达到百万贯之巨。”

李明双眼怔怔地对着萧瑀的报告,并没有接茬。

“咳咳。”萧瑀干咳一声提醒道:

“殿下,涉案金额,共约一百万贯之巨。”

“哦,对,百万贯,触目惊心。”李明这才如梦方醒,喃喃地重复道:

“触目惊心,让我感到十分震惊……”

大唐一年租庸调收入的货币部分,也就在“百万贯”这个量级。

所以,这次涉案金额属实巨大,李明的恍惚并没有引起两个人的怀疑。

“经过受害者指认,参与诈骗的粟特人名单,也已经列在报告末尾了。”

萧瑀主动补充道:

作为刚上岸的新·十四党,老萧急于向监国殿下证明自己的价值。

抓稳大腿,以免被老对头房玄龄给悄默声地“做掉”了。

“嗯……我知道了,辛苦。

“二位先回去歇息吧。”

李明微微点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老萧和老苏互视一眼,一齐告退。

李明听着两人的脚步声缓缓远去,整个人像弹簧一样蹦了起来。

“备车!我要出宫!”

粗大事了,粗大事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去年,渭水边,截杀,突厥叛匪。

这四个词拼在一起,正好能拼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苏定方,就是那个将阿史那结社率残党灭口的直接执行人!

根据来俊臣、狄仁杰从新任特务头子李君羡府上,窃取来的情报。

去年的九成宫之变中,残余的结社率残党逃到渭水边,被一支神秘的军队全灭了。

而灭口的主使,显然与九成宫之变的幕后黑手有关。

甚至可能下令的就是幕后黑手本人。

然而,那支灭口的军队打着秦州都督府的名号,实际上,秦州都督府当时并没有军队出现在那里。

灭口具体执行人就成了一桩无头悬案,这条线索断了。

没想到,在今天,这条线索又接上了!

“苏定方也参与了九成宫案吗?

“不太可能,他这么毫无防备地提及此事,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他只是一个工具人,听从幕后主使的安排,在指定地点杀了几个突厥叛军而已……

“除了陛下以外,谁能指挥他?”

一个名字在李明的脑海里呼之欲出:

左武侯大将军,李泰。

…………

“这事儿就是麻烦,骗子都卷款逃走了,留我们给他们擦屁股。”

出宫的路上,萧瑀喋喋不休地向苏定方抱怨。

“嗯。”

苏定方应付一句。

他已经连着听了好几天老头老太抱怨了,不想再听一个老头子的碎碎念。

这时,一辆马车与他们擦肩而过,疾驰而出。

“那是谁?”苏定方一惊。

谁特么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太极宫里飙车?

“除了李明殿下还有谁?”

萧瑀苦笑道。

“这么晚出门,有急事?”苏定方仍然惊疑不定。

萧瑀点点头:

“是的,自从监国以来,殿下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偶尔也会像今天这样,半夜出宫巡访。

“他今天出宫,多半是处理我们手上的这起案子吧。

“毕竟涉案一百万贯,波及一万余人,不是小钱呐。”

苏定方看着消失在黑暗中的马车,喃喃:

“得国君如此,大唐之福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