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0章 太子驾到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0章 太子驾到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李明曾积攒的财富还多于此,但都是以方便提桶跑路的金银珠宝形式贮藏的。

所以,当他面对如山的铜钱时,他仍然感到了强烈的震撼。

《武德律》曾规定,一千文开元通宝,分量应是六两四钱。

也就是说,自己一夜之间赚了八万多斤重的钱。

等他冷静了点,嘴里不由得嘟囔:

“真不方便,就不能扫码吗……”

“明哥,我……我草!”

来俊臣兴冲冲地来打秋风,同样被眼前的钱山震撼了,连贼眉鼠眼的眼神都变清澈了。

“嘿嘿,明哥,你知道的,我一直是你最忠诚的走狗……”

“有屁快放。”李明不耐烦地挥手。

“是这样的明哥。”来俊臣像苍蝇一样搓着手,殷勤地说:

“我认识几个在折冲府干活的杂役。听他们说,朝廷最近在抓捕西征高昌的兵士。”

折冲府是初唐的基层军事机构,负责兵源训练。

“妖言惑众!”

一听见来俊臣的声音,狄仁杰就离开了施粥铺,进店怒斥打小报告的来俊臣。

“不是抓捕,是问询!”

“对对对,问询,是问询。”来俊臣猥琐地笑笑,“问询他们有没有参与劫掠高昌王宫。”

我那渣男老爹又在搞什么幺蛾子……李明漠不关心:“然后呢?”

“我在想啊……咱何不趁机向长安县令勒索钱财?”来俊臣压低了声音。

啥?

李明愣住了。

我是不是少看了一段?

长安县是京城长安的附郭县,其县令高低算个首都市长。

众所周知,能在皇城根下当父母官的人,都不一般。

“那厮如若不从,咱就举报他收受了劫掠者的贿赂!”来俊臣越说越激动。

“现在‘问询’唐军贪腐是朝廷的第一要事,鼓励举报。正是让那家伙吃点苦头的好时机!”

李明肃然起敬。

不愧是在武则天手底下敢冤枉宰相、迫害皇室宗亲的酷吏。

原来这货还在青萍之末时,就特么敢诬陷高官官员。

血脉提前觉醒了属于是。

幸好来俊臣还不知道我是皇子,其他小伙伴也个个有来头。

否则整个“十四党”就要被他属性克制了。

狄仁杰气抖冷:

“无耻小儿!你父母把你生下来,简直是大唐的不幸!”

“大唐关我屁事,我只忠于李明大哥。”来俊臣大言不惭,旋即脸色又落寞了下去。

“只是明哥生财有道,应该是看不上长安县令的那点油水……”

李明从钱堆里随手一薅,扯出两串钱投喂给来俊臣:

“有新情报新机会,都可以来告诉我。”

虽然想法一言难尽,但有一说一,来俊臣搜集情报的能力确实是有一手的。

连他李明每天回宫,都不知道父皇居然在整肃军纪。

而且从狄仁杰的反应来看,这情报属实的概率非常大,比依靠“三弟的邻居的小姨子”的某位突厥商人靠谱多了。

武则天,你的爪牙很好用。

现在是我的了。

“谢明哥!”

意外得到打赏,来俊臣喜出望外,在临走之前决定再免费附赠情报一条:

“对了明哥,我来的路上,看见一长列很大、很有钱的车队往这儿来,应该是宫里的大官儿。

“如果明哥你恰好碰上了,别忘了向他举报……”

“你给我滚!”狄仁杰连踢带踹地把那狗特务轰走了,不免愤懑地向李明抱怨。

“明哥,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要搭理那种货色?”

李明斜眼看他,幽幽道:

“至少他告诉了我你没告诉我的事。”

指的是朝廷“问询”西征将士的事。

从反应来看,狄仁杰显然也是知道的。

“这……”狄仁杰的小脸顿时通红,最近稍稍挺起来的腰板也缩了回去,支支吾吾地辩解:

“我……不知道明哥想知道这事……”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我想不想知道?”

李明成功把他绕晕了,语重心长地说:

“小狄,以后要多请示,多汇报。”

“是……明哥。”狄仁杰的眼眶都红了,畏畏缩缩地请示,“那……我去外面帮他们了?”

“去吧。”

李明得意地背着手踱步,忽然觉得空荡荡的店铺有点不习惯,便悠闲地晃出大门。

旭日东升,店门口熙熙攘攘,等待施舍的穷人们重新聚集在粥摊前。

事实证明,李明低估了贞观朝的官僚体系。

施粥摊不但不是昙花一现,还搭起了遮阳挡雨的棚子,挖了永久的大灶台,在他店门口常态化了。

而来这里领粥的群体,也从流民扩大为了京中的贫苦之人。

虽有诸多变动,但往粥里扬沙子的祖宗之法不可变。

高贵的小学同学们每天一大早就来了,砍柴、生火、煮粥,干得有模有样。

家丁们则负责打下手、维持秩序,看护着这些宝贝疙瘩,并随时补充物资。

在房相三言两语的安排下,即使多了许多人,施粥摊依然运行得十分顺畅,秩序井然,大家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

连小小的侯宝琳也忙得不可开交,认真地往锅里一把一把扔沙子。

小东西还不知道阿翁的军队惹了麻烦,“贪腐”对他这个年龄来说还太早了。

至于李明分到的职责,高情商的说法叫“统揽全局”。

“李公,李公出来了!”

穷人们感激地连连作揖,更有不少人远远地就往他的方向下跪。

“多谢李公仗义疏财!”

“要不是李公,我们全家就饿死了……”

“李公掺沙子掺得好哇,把抢食的蛀虫都赶走了!”

李明嘴角抽搐,僵硬地向人群挥手。

在房遗则的带头下,孩子们都自觉地把施粥的功劳归给了明哥。

小领导们都这么说了,家丁们自然不会去澄清,而他们背后的诸位大员们也乐得给皇子卖个面子。

就这样,李明啥都没干就被动白嫖了一大波民心。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曹王府长史有什么头绪吗。

“重点是不是偏了,我的目标是隐姓埋名,不是被万民颂扬啊……”李明闪过一丝迷茫。

不过管他呢,反正到时候跑路了头上又不会亮红名,唐朝人又不玩微博,大家认不出来的。

目前,他的小目标已经超额完成,筹到了一万三千八百余贯的跑路资金。

在生产相对稳定的贞观之治时期,这是什么概念呢?

比如这个小数点后面的“余”,就够京城一户小康之家开销数年之久了,括弧包括房租。

虽然比败家老妈洒出去的还是少一些,想吃喝玩乐到安史之乱可能得稍微节约点,但一直挥霍到先天政变应该问题不大。

“捞够本了,就这样吧。”李明满意地思忖着。

这时,几丈外的大街骚动起来,能听见卫士呼喝开道的声音。

很快,聚集在李明面前的贫民便像大海退潮一样,迅速向两边退去。

在他们让出的空间中,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车队,仿佛水上航行的宝船,无情地排开两旁的人民。

最前面的是先导仪卫车驾,紧跟着手持七旒旗的清道步甲队和骑兵队,后面则是披甲执锐的卫兵。

“来俊臣说的‘宫里的大官儿’?”

李明脑海里刚闪出这个念头,蜿蜒漫长的先头仪仗队已经从他面前经过。

车队的正中心,一辆车身镶玉、富丽堂皇的马车,在六匹马的拉拽下缓缓驶来。

众所周知,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拉车马匹的数量是有讲究的。

李明虽然讨厌这些封建糟粕,但耳濡目染下,对这套规矩也略知一二:

天子八驾,而能六驾招摇过市的……

只有皇太子。

在李明惊疑的目光中,大唐太子的鹤驾慢慢停在了他跟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