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160章 长孙皇后的大胸襟

当李明跪在太庙里,背对着老李家的一众兄弟姐妹叔叔阿姨、面对着老李家的列祖列宗,经历着冗长的“过继”程序时。

他整个人还都是懵的。

李世民这事儿干得鸡贼得很,按照儿女们离长安的远近,再计算他们各自赶回来的最快时间,掐着点分别给他们寄信。

信中绝口不提“过继”俩字儿二,只说朕想你们了,速归。

当大伙儿以为皇帝老爹快不行了,火急火燎地赶回京城时,已经是四月底了。

大家惊讶地发现,不论路途远近,大家都差不多是同时到达的,相差不过一两天。

就在他们满肚子纳闷地在京中住下,还没有时间打探情况时,就被拉到太庙,看着李明那小子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

对子女尚且保密至此,李世民对外臣的保密程度可想而知。

当朝臣们今天打卡上班,突然发现大老板不见了。

向宦官一打听才知道,皇帝老儿居然背着他们无耻偷袭,在太庙整了个大活时。

他们立刻发出尖锐爆鸣声。

然而,为时已晚。

过继之事,李世民只事先向李明、杨氏二人通过气。

而这两人的嘴巴,绝对值得信任。

连主持仪式的宗正卿李神符(礼部尚书李道宗还在北方以理服人),也是被临时拉来的,正在磕磕绊绊地读着冗长的祭文。

“李二居然玩儿真的,玩儿真的……”李明的大脑完全放空了,任由李神符念出的“之乎者也”左耳进右耳出。

自从在立德殿吃晚饭的那晚,从皇帝老爹口中得知,自己“又”要被过继出去的时候。

李明其实是不怎么信的。

因为这桩事情太踏马大了。

而那话题李世民又是一笔带过的,之后的半个多月也没什么动静。

他以为,这只是又一个渣男对小三说“我马上离婚娶你”的故事。

直到今天一早。

他还窝在阿兕子姐姐的怀里困觉觉的时候。

突然冲进来几个宫女姐姐,把他一路架到太庙,摁在了祖宗牌位前。

“皇子明,皇子明!”李神符小声提醒。

“啊?哦哦哦~”

神游物外的李明恍然回过神,慢慢从蒲团上站起,抖了抖跪得发麻的双腿,转身面对前来共襄盛举的亲戚们。

三位嫡皇子仍是一脸礼貌的微笑,看不出什么波动。

至于其他臭鱼烂虾……不,李明的其他七位庶出的皇兄,则大多和李明一样,满脸茫然:

怎么又过继了?怎么又是李明?为什么要说“又”?

唯独上次过继的“受害人”、齐王李祐,嘴角隐隐勾勒。

他和其他臭鱼烂虾不一样,他觉得自己是知道内幕信息的。

因为让张亮放出假消息坑害李明,就是他舅舅阴弘智出的馊主……不,是他齐王殿下在舅舅的辅佐下,独立做出的计谋。

虽然最后朝廷邸报,把李明塑造成了英雄,搞得好像连争储都有望了一样。

然而,乱传谣的大臣们毫发无损。

甚至造谣的张亮最后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继续在河北道当官儿。

这让李祐产生了一种错觉。

那就是,阴弘智……不,自己的计谋生效了!

父皇在内心深处动摇了对李明的信任,终于痛下决心,要把这小子踢出皇族了!

他半年前所受的憋屈,今天终于可以如数奉还了!

“张亮真是好用啊,还得谢谢‘他’的引见……”

父皇这次是打算将李明过继给谁呢?

隐太子李建成,还是淮安王李神通?

千万别是齐王李元吉,这样李明就和我李祐成亲兄弟了,嫌弃……

李祐正美滋滋地乐呵着,袖子被悄悄扯了扯。

一直搞不清状况的李愔悄悄问:

“五哥,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当然,李……”李祐刚要吹逼,猛然想起此行前舅舅的千叮咛万嘱咐。

只能强忍下人前显圣的冲动,高深莫测地眨眨眼:

“你听下去就知道了,反正是好事。”

李愔懵懂地挠挠头,对接下去的发展莫名有些期待。

无知……李祐轻蔑地一哼,望向队伍后面的嫔妃们。

生母阴德妃还是一张臭脸。

这张臭脸她已经摆了快一个月了,今天格外不爽。

因为杨氏也在今天正式升德妃,要和她平起平坐了。

看来母亲也什么都不知道,你马上就要扬眉吐气了……李祐有些激动地想着。

看着别人蒙在鼓里,他有一种在暗中操控一切的感觉,既有感到一阵阵的暗爽,又憋得有些难受。

一切就等李神符官宣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看李明绝望的模样,灼灼地盯着上方。

李神符展开竹简,继续磕磕巴巴地读着,读着读着,表情古怪了起来。

因为所写内容话锋一转,开始追怀起了长孙皇后。

说长孙皇后如何母仪天下,对皇子明视若己出,没事就爱抱抱他,最后即使病重时也念念不忘云云。

下面的皇亲国戚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怀疑是不是拿错读本了,又看了看上位的皇帝陛下。

然而,李世民仍旧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显然这一切都出自他的授意。

当读到最后时,李神符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大意是:

文德皇后某日托梦,遗憾自己离开得早,无法见证皇子明的成长。

陛下便决定,将皇子明过继与皇后,让他从今往后能亲自祭奠母后,告慰她的泉下之灵。

将皇子明,过继与文德皇后,皇后……

此话一出,满座皆静。

所有人的脑袋里都同时涌现了无数感叹号和问号。

过继居然不是换个爹,而是换个娘?

嗯,也不是不行,这是有先例的。

但,皇后又不是没有子嗣,帝国又不是没有储君!

她的那三个好大儿还正活蹦乱跳地站在旁边呢!

就在所有人都还在云里雾里时。

李明自己也是嘴角抽搐。

虽然他提前知道了,自己将被过继给长孙皇后。

但这过继的理由,从头到尾都是扯淡。

不仅是托梦这一段。

连同长孙氏对李明疼爱有加这事儿,也是假的。

因为李明和长孙皇后压根儿就没什么交集。

李明出生以后,皇后的身体就已经很不好了,面都没见过几次,更没有抱过他。

这事儿李明自己就记得很清楚。

因为他出生起就自带记忆。

但关于文德皇后的宽广心胸,他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才过了几年?

如果他真的蹭过文德皇后的大肋肋,怎么可能不记得?

就算化成灰也记得清清楚楚好吧!

“唉……”李承乾微笑着叹气。

自从李明去往辽东以来,父皇对他的态度就急转直下。

这让他变得极为敏感。

今天一早突然被通知前往宗庙时,他就隐隐有些猜测。

只是,当最后尘埃落定时,他仍然忍不住感叹出声。

为了把李明名正言顺地过继到长孙氏、过继到皇后名下,千方百计地提高此子的身份。

父皇竟不惜在宗庙之中、列祖列宗之前,睁眼说瞎话……

“他真是做得出来,做得出来啊……”

李承乾轻声叹气,望向一边。

李泰的反应比他剧烈得多,脸色肉眼可见地苍白了下去,嘴角的笑容几乎支持不住。

李治的微笑则更为深刻,双拳紧握,两眼迸发着希望的光芒。

“连你也想来一争?”

李承乾微微一惊,旋即摇头苦笑。

“傻孩子,争什么争,兄弟四人不过都是棋子罢了。”

渐渐的,在场的皇亲国戚们也慢慢意识到了此次骚操作的政治意味——

李明被过继给皇后,那是不是说明……

李明自然而然地成了嫡子,在地位上可以和李治李泰平起平坐了?

答案是,不能。

针对后世帝皇们大胆的想法,周公有一套成熟的礼法。

如果皇后无后,那过继的儿子确实可以称为嫡子,享有继承权。

比如秦庄襄王就是此例。

可是,长孙皇后是有后的。

而且心智和四肢都大致健全,大哥二哥都已经为了继承权争起来了。

你这时候再插进来一个,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明是不能自动获得嫡子之位的。

除非,嗯,开泥头车把其他三位老兄都创死。

因此,理论上来说。

李世民操办的这次过继,本质上就是一次行为艺术。

然而,普通人的行为艺术是行为,而帝王的行为艺术,那就是艺术了。

以前的李明是辩无可辩的庶子。

而现在,关于他的嫡庶身份,朝廷可以专门开几期“大礼议”。

把水搅浑,这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跃升。

更何况,在李明得到晋升的同时。

他的生母杨氏也在同步发力。

而且也是不走寻常路,连升两级,成为了德妃。

这个信号很不一般了。

如果杨氏就这么一路升级,成为贵妃。

乃至更进一步,尊为后宫之主,被册立为后……

那李明就是无可争议的嫡子,而且还是妥妥的嫡长子!

皇帝陛下宁可瞒着满朝文武和皇亲国戚,也要抬李明一手,并且又思虑周全地上了一层保险。

难道说,难道说……

在场所有人的心中,都生出了一个荒诞的想法。

那位殿下,“那位”讨人厌的殿下……

居然有可能成为天下人的那位“陛下”?!

“这就是五哥所说的好事?我还不知道,你与明弟的关系原来这般亲密啊。”李愔拉拉李祐的袖子。

李祐脸色铁青,胸膛剧烈地起伏,粗暴地扯回了自己的衣袖。

这么兴奋的嘛,你俩的关系真好啊……李愔心里飘过问号。

“大家都板着脸,看来对这事儿很不满意啊。”

李明在台上扫视着亲戚们的表情。

大家在震惊之余,脸色都慢慢臭了下去,显然对李明突然被“抬旗”相当不满。

嗯,杨氏和李令等五位姐姐除外。

尤其是杨氏,两眼亮晶晶的,几乎激动得要哭了出来。

虽然在形式上,皇帝把她唯一的儿子夺走了,塞给了另一个女人。

然而,杨氏对此毫不在意。

她是能谋划河北士族的大格局之人,根本不会被教条所影响。

只要儿子能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况且,李明的这次过继,本来对他俩的母子关系就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不论是实质上还是形式上。

因为根据礼法,所有皇子——包括李明——本来就都是皇后的儿子。

在过继以前的正式场合上,李明也得称呼杨氏为“姨娘”,称呼长孙无忌为“舅舅”。

过继以后也还是这么叫,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何,这份赏赐足以表彰你在辽东的功绩了么?”

李世民小声问道。

李明收拢发散的思绪,轻叹道:

“其实给我个平州和营州就心满意足了……”

半个嫡子宣称,加皇位的四分之一边屁股。

这可比他琢磨的什么“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之类的名号实在多了,也烫手多了。

“呵,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说什么?”李世民呵呵一笑:

“‘辽东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老子我亲手打下来的,与我的皇帝老子何干?’”

李明也笑了。

“你不否认?”李世民玩味地翘起眉头。

“皇帝陛下言出法随,臣子怎么敢胡乱否认呢?”李明不无揶揄地回答。

李世民敲了他一个脑瓜崩,闷声道:

“收拾收拾准备出发。”

李明愣愣地挠着头:

“还要去哪?”

“长孙家的祠堂,你也算半个长孙家的人了,总得过去打个招呼。”

“哦。嘶……”

李明在脑子里迅速盘算起来。

如今我是长孙皇后的儿子,而长孙延又是长孙皇后的侄孙子。

那我岂不是成了长孙延的表叔了?

超级加辈的李明,终于有了点皇后之子的实感,脚步轻快地离开宗庙。

转头撞上了李承乾。

冤家路窄。

“皇兄好。”李明姑且问候一句。

李承乾倒是相当洒脱:

“不必拘谨,从今日起,你我便是亲兄弟了。”

“嗯,好。”李明应付一声。

和李泰那样的亲兄弟吗?

李承乾俯视着这个装傻充愣的小弟弟,微微一笑,便俯下身子,在李明耳边低语:

“皇弟倒也不必这么提防孤,孤知道,一切都是父皇的旨意,非皇弟所能改变的。”

承乾老哥的头发丝落在李明的脖子上,搔得他痒痒的。

“我不知道皇兄在说什么。”李明下意识地站远了一些,挠着脖颈。

“那孤说得不妨更明白些。”李承乾笑容不变:

“孤不想杀你,想杀你的不是孤。”

“你说什么?!”李明悚然一惊。

李承乾已翩然离去。

什么意思?

难道太子也发现皇恩是有限的,我头上的皇恩多一些,魏王李泰的皇恩就少一些,反而方便他各个击破?

还是说,太子只是在麻痹我?他一直在琢磨怎么干死我?

“升级”的火热渐渐冷却,李明的脑袋冷静了下来。

平心而论,这次过继是一把双刃剑。

这让他像一座灯塔。

既能吸引朝臣归附,让他迅速在朝中也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弥补他最大的短板。

同时又会吸引魑魅魍魉,使反对者对他的攻击愈发猖狂。

李二陛下把一切矛盾都摆在台面上了啊……

也好,矛盾不是靠掩盖就能藏得住的。

大家公平公正、正大光明地争一场,好过阴谋诡计偷鸡摸狗……

李明正思索着,发现自己两脚离地了。

被搂进了柔软的怀里。

“小明你还愣着干什么?走呀。”

李明达姐姐随手抱起了他,就往外走。

虽然每天晚上都睡一起,但李明还是忍不住想问:

“你这……是不是又大了?”

指的是力气。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的李明达早逝。

所以在半年前启程去辽东时,他专门为李明达制定了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作息。

结果,大概是天策上将沉睡的血脉在她体内觉醒,效果拔群。

这也太拔群了……李明枕着开阔的胸怀,胡思乱想着。

我也是多虑了,她这么健康,怎么可能会早逝……

…………

在高士廉以及全体长孙疑惑的目光中,李明又给长孙家的列祖列宗磕了一圈头。

按理说,皇子过继,是不需要给外戚家族这么大面子的。

但李世民本着做戏做全套的精神,还是让李明在长孙祠堂又演了一遍行为艺术。

也是安抚一下妻族的心情。

这样一套骚操作下来,就给了朝臣们充足的话题,让他们能为“礼仪”问题撕逼上几百个回合。

从李明嫡庶之争,到长孙宗族该不该认李明之争,都够水好几期朝会了。

这样,就能转移朝臣的注意力,忽略皇帝真正的重点:

平衡四位皇子的势力。

然而,当皇帝驾临宗族祠堂时,长孙家族之长、大司空长孙无忌,居然称病不出。

已经把不满写在脸上了。

“陛下,这……”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十分尴尬,左右为难。

李世民倒是洒脱:

“无碍,让辅机好生休养。”

长孙无忌这态度毫不意外。

而李世民也没有问罪的意思。

既然是“平衡”,那就不能一味地抬升李明。

其他势力同样不能过分打压。

所谓帝王权谋,便是端水的艺术。

…………

“陛下糊涂,陛下糊涂啊!”

长孙无忌躺在床上,气得胃疼。

居然把那最讨人厌、他最忌惮的皇子李明,过继给了他妹妹,过继给了长孙家族!

难道过继之后,李明就真成了嫡子,成了长孙家族的一员,他的亲外甥?

他俩的生死恩怨,难道就一笔勾销了?

狗屁!

变的只是一个名号!

名号可以很重要,让李明正式拥有争储的资格。

名号也可以无关紧要,李明还是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报复他长孙无忌。

“如果,如果真让此子夺魁……”

会发生什么,长孙无忌都不敢想。

因为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他对李明干过了什么。

而李明也不是傻子,同样清楚这一点。

“他会放过我么……不,不可能。

“看他在辽东干的那些事,杀士族、杀蛮族,铁血至极,绝非怀柔之人!”

长孙无忌苦恼地抱着脑袋,念叨起了另一个名字: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误我,你误了整个长孙家啊!”

要不是这位长孙家的太子望之不似人君,怎么会被野心儿钻了空子,演变成如今四子夺嫡的格局?

我长孙家族的大好局面,被李承乾白白浪没了啊!

“要不我还是急流勇退,苟全性命吧……

“陛下,我能辞职吗?致仕,乞骸骨,离任,不干了!”

就在长孙无忌胡思乱想,疯狂为自己寻找退路时。

小厮在门外敲敲:

“相公,有客来访。”

“不见!”

“相公,是晋王殿下。”

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想起了那位老实乖巧、总是和李明达在一起的温和小孩。

他是妹妹的幺子,也是陛下最疼爱的幼子——在李明横空出世以前。

嗯,妹妹的儿子,长孙家的……

长孙无忌的大脑飞速运转,立刻从床上坐起:

“快快有请!”

会客堂门外,李治怯生生地探进脑袋。

见长孙无忌身体康健,他看似由衷地轻舒一口气,将语气在“亲热”与“恭敬”中拿捏地恰到好处,唤了一声:

“舅舅。”

这一声舅舅,让长孙无忌的心都快化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