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红山轶事 > 第10章 草原盛况 第四回 力道

大红山轶事 第10章 草原盛况 第四回 力道

作者:青山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23:18:13 来源:小说旗

正当我们沉浸在欢乐之中,背后骤然响起了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仿佛一首激昂的乐章突然奏响。我们三人闻声而动,犹如猎豹般敏捷地跃上马背,向着那声源处疾驰而去。我们的目标,是那群即将脱群的马匹,它们如同一群不羁的风,在草原上肆意狂奔。

然而,还未等我们策马赶到那群马前,一道红色的身影便如闪电般掠过,那正是莎娜。她骑在马背上,身姿挺拔,仿佛与马儿融为一体,她的马鞭在空中轻盈地挥舞,如同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引领着她的坐骑迎着马群奔去。我惊异地望着她,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担忧,生怕她一个不慎,便会从马背上跌落。

斯琴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忧虑,她高声呼喊着,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信任:“莎娜没事!”就在那一刻,莎娜、斯琴和郑顺已经联手将那群马成功拦截。郑顺手持长长的套马杆,如同一位勇猛的战士,斯琴挥动着马鞭,如同一位音乐指挥家,而莎娜,她高高扬起小马鞭,发出清脆的呐喊声,那声音如同天籁之音,是这篇乐章中最令人回味无穷的音符。在草原上久久回荡。

当我赶到现场时,那群马已经调转方向,乖乖地朝着打马印的场地返回。我紧随其后,吆喝着,与郑顺、斯琴一同维持着秩序。然而,当我四下寻找莎娜时,却不见了莎娜的身影。我疑惑地回头望去,只见山岗之上,莎娜策马而立,她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如此美丽,宛如一位仙子下凡。她俯瞰着这片广袤的草原,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那一身红色的蒙古袍随风飘扬,如同一面鲜艳的小红旗,在我心中飘扬。它让我想起了我们屋顶上那面小红旗,那是我们心中的寄托,更是我对这片草原、对这些朋友的深深向往。郑顺、斯琴也不约而同地望向山岗,他们高高扬起手,向莎娜致意。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总会在某个时刻依依不舍地回首,离开那些曾让我们魂牵梦绕的土地。就像一阵风吹过,莎娜那娇美的身影在我心中走马灯般闪现,仿佛又带我回到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回到了萨仁大妈旁边,倾听着斯琴述说着这里那一幕幕悲壮的牧歌。

我和郑顺很快回到了打马印现场,斯琴则留在了外围,和外围的人们继续维护着马群的秩序。

郑顺,握着套马杆,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仰和对自己技艺的谦逊。他感叹道:“我与他们相比,相差甚远。”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他真诚的心声,我知道郑顺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有情有义的人,他是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人,他是一个勇于探索和冒险的人,是一个对理想和真理执着的人。只是在他的说话中常常带有幽默和一定的哲理。往往会使人觉得又可爱,又不理解。在我的心目中,郑顺是一个难得的挚友。

对于我,我曾以为,在打马印的现场,我会忙得不亦乐乎,会有一大堆工作需要我去完成。同时是展现我所学兽医本领的大舞台,然而,第一天的打马印工作,时间也已过半,而我却无所事事。我感到在打马印这等重要重大的活动中,我和我引以骄傲的医药箱都成了摆设。

摆在我眼前每一件事,似手我都做不了,我曾试着去做看上十分简单的事——烧烙铁。可是不仅未能烧红烙铁,反而危险将燃烧的火给捅灭。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感到迷茫和不安。我淡淡地说;“我尽是个无用之人”。

郑顺闻言,哈哈大笑并说:“你是兽医,没你的事,这再好不过,你要忙起来那可麻烦啦。”这简单的话语,却让我恍然大悟

太阳已经向西倾斜,一切都在安全的运行,我的清闲,可能是现在所有人的期盼和祝福。我高兴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凑到郑顺旁边问道:“刚才莎娜说了什么?你们竟然笑成那样?”郑顺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但他却说;“你先告诉我,你和斯琴有什么秘密?”

我立刻回答;“没有”。

郑顺说;“不对,莎娜对你和斯琴的到来如同见到了亲人,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你和斯琴一定有我不知的秘密。”

我略停片刻如实的将我在萨仁大妈那里邂逅斯琴的事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

郑顺听候瞪着眼晴问道“你俩独自在草坡上,没做什么?”。

我立刻举起手说;“向天发誓,什么也没做。”

郑顺看着我一脸严肃的样子,轻轻地打了我一下说道;“想你也不是那种人。”他接着笑嘻嘻地说“告诉你吧,莎娜给你小口袋时说;‘大哥哥,你和姑姑放羊时在草坡上玩。’给我那个口袋时说;‘这里装着两颗鹰妈妈的蛋,鹰妈、鹰爸爸都不知道那里去啦,可怜的鹰宝宝呆在里面想玩儿,却出不来,小哥哥你拿去和斯琴姑姑快快把它们孵出来吧。’我听着郑顺表演般的述说,笑得我前仰后伏,危险从马背上掉了下来。我边笑边说;“可不要让莎娜失望啊。”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经历。我们会在某个时刻感到孤独和无助,也会在某个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而正是这些情感和经历,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我轻轻抖动了一下高依莫勒的缰绳向着大队部跑去,郑顺见状高喊;“不要丢下我。”

大队部门前的人流如织,熙攘中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阳光艳艳,这片繁忙的天地显得格外明朗,却也未能触及房后的那片神秘领域。那里,五口巨大的铁锅正散发着腾腾热气,犹如生活的温度在此刻汇聚,化作一股暖流,悄然温暖着周围的空气。

两把硕大的红铜茶壶悬挂在燃烧的牛粪堆上,发出丝丝声响,那声音在寂静中回荡,如同一曲悠长的口哨,婉转而悠扬。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古老而纯粹的故事,让人的心灵在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我和郑顺坐在桌边,面前是一大盆手扒肉。周围的桌子上,人们或低声细语,或欢声笑语,每个人都在尽情地享受着这简单而美好的时光。得力奇和老保管在远处的灶台前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在热气中若隐若现,如同两位吞云驾雾得神仙,用他们的双手为这平凡的世界刻画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创建这一处处生机勃然的家园,制作者着一份份美食佳肴。

就在这时,唐玉萍和王鑫突然冒了出来,打破了这份宁静。王鑫那张熟悉的笑脸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他咧着嘴,手中端着两碗热乎乎的奶茶,大声说道:“二位公子请用茶!”话语间流露出的是那份纯朴而真挚的热情,让人倍感亲切。我和郑顺相视一笑,接过奶茶,那温暖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仿佛驱散了所有的疲惫,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回想起今天黎明时分,满天星斗还未隐去,我和周贵便来到了这里。原本打算早早地将五口大锅的水注满并烧开,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当我们到达时却发现满院通明,五口大锅已经冒着热气,两把红铜茶壶也在发出丝丝声响。得力奇与老保管正在一旁忙碌着宰羊的工作。我俩走过去想看看能否帮上什么忙,却不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得力奇从羊圈里拉着一只羊走了出来,那只羊似乎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经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他的屁股后面,挂着一个犹如手枪套的皮套,从里面抽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在羊的胸口处拉开了一个小口,然后将一只手伸了进去,瞬间,那只还在挣扎的羊便停止了挣扎,闭上了眼睛。一动不动地躺在了那里。我惊愕地望着得力奇,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疑惑。然而就在这时郑顺高声呼喊着我俩,我和周贵立刻迎了过去。那份激动与期待无法言表。周贵与郑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周贵哽咽着说:“哥们,听说你这段时间很辛苦。”郑顺抹了抹眼泪,笑着说:“见到大家,一切都过去了。”

大家闻讯纷纷围了过来,彼此问候着、交谈着。对于首次参加打马印的我们来说,除了有十足的好奇之外,更多的则是有幸能亲临现场并参与其中。这无疑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眼前的场面足以让我们铭记一生。尤其是唐玉萍,她对那五口巨大的铁锅赞叹不已,更是对宰羊的过程感到十分好奇和迷惑。不止一次地询问我其中的奥妙,然而作为一个兽医的我,虽然品尝过无数鲜嫩的牛羊肉,但对于屠宰的过程却一无所知。

而今天虽然目睹了宰羊的过程,但是直至现在我和唐玉萍一样,无法知道这只羊究竟是怎样失去生命的!

唐玉萍如同一位轻盈的仙子,缓缓走来。她轻抚着我的肩膀,又轻轻搭上了郑顺的肩头,俯身靠近,带着一丝神秘与俏皮地笑道:“方才我瞥见你们三位悄悄去了后山。”郑顺闻言,不禁打趣道:“表妹,你这是操的哪门子心啊?”唐玉萍轻瞟了他一眼,嘴角微翘,仿佛能洞察人心一般,她柔声说:“不过是担心你俩在山沟里迷了路。”说着,她从热气腾腾的肉盆中挑选了两个被戏称为“鬼见愁”的羊腿跖骨,分别放入了我与郑顺的碗中,笑问道:“你们猜猜,这锅里锅外,哪一处的肉更为鲜美?”

郑顺瞥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拿起那“鬼见愁”,便大口地啃咬起来。周贵见状,不禁哈哈大笑道:“顺子啊,你看人家吃肉的讲究,哪像你,直接用嘴啃!”郑顺微微一笑,轻拍了一下挂在腰间的刀鞘,悠悠地说:“此一时,彼一时。”他转过头来,催促我道:“快些啃,不然就变味啦。”赵枫见状,扮了个鬼脸,拉着周贵嬉笑着走开了。

常宝站在一旁,神秘兮兮地开口道:“你们不是想知道那羊是如何离世的吗?又开始了。”我闻言,抬头望去,只见老保管和得力奇分别牵着一只羊从羊圈中缓缓走出。我匆忙起身,走上前去。

得力奇已将手轻轻地从羊的胸口拉出,在羊的绒毛上轻轻擦拭着略带血迹的手,仿佛在为它做着最后的告别。他拿起小刀,顺着羊的腿部,将羊皮一刀一刀地割开。接着,他又麻利地割去了四个蹄子,再从脖颈直至尾根,开了一条长长的缝。他将刀柄叼在口中,双手如同在演绎太极一般,旋转、拉扯,不一会儿,羊皮便与羊体完全分离。

接着,他在羊肚子的下端开了一个圆弧大口,如同掀起了一扇厚重的门帘。他将两个前蹄插入其中,此时的羊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前肢高举朝天,静静地躺在已与它分离的羊皮上。那红润的肌肤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而它的肠子则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流出。

我站在一旁,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感叹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感叹着得力奇那娴熟而优雅的手法。就在这时,一个妇女端着一个盆走了过来,盆里放着一只小碗。她笑容满面地将碗递给了得力奇。得力奇接过碗,将它伸进了羊的胸腔中。紧接着,一碗又一碗鲜红的血被倒入了盆中。直至最后,当得力奇用碗刮擦着胸腔的声音停止时,我知道,他已经将羊体内的血液全部取尽。他将碗递给了那位妇女,她端着满满一盆鲜红的血,心满意足地走开了。

得力奇的手法娴熟无比,他迅速而精准地将羊肠、羊肚与羊体一一分离。那位刚刚离去的妇女再度归来,手中沉甸甸地提着羊肚,手腕上还挂着串串羊肠,满载而归。两位始终在一旁静静观望的少先队员,从得力奇手中接过他慷慨赠予的包肚油,如同接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他们欢快地奔向打马印的场地。得力奇则悠然自得,用剩余的包肚油细细擦拭着羊身,每一处都洁净无瑕,宛如白玉般温润。随后,他缓缓抽出小刀,开始精心地掦羊,这一幕,宛如一场优雅的舞蹈,让人叹为观止。我心想,包丁解牛不过也就如此。

当得力奇熟练地将解开的羊体逐一放入沸腾的锅中,我情不自禁地走近,并竖起大拇指感叹道:“你的手艺,真是令人赞叹。”得力奇腼腆一笑,轻声道:“在这片草原上,人们都是如此。”那一刻,我对这片广袤草原的热爱和对这里人民的敬佩之情愈发浓烈。他们虽貌不惊人,却个个身怀绝技,如同草原上的精灵,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早已将他们塑造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令人钦佩。

在柔和的阳光下,我深深凝视着得力奇。他那圆滚滚的身形,透出一股憨态可掬的韵味,仿佛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却又散发着一种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的亲切感。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臂,轻轻地搭在他的肩上,如同轻抚过一片柔软的云朵,轻声问道:“得力奇,那草原上的羊,是如何走向生命的终点的呢?”

得力奇转过头来,眼中闪烁着如同繁星般的智慧光芒。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智慧。他淡淡地述说着:“羊的胸腔后面也就紧贴着脊背那个部位,有一条生命的大动脉。只需轻轻用伸指尖挑断,血液便会如泉水般涌入胸腔,羊的生命便在这瞬间悄然消散。”

我听着他的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我追问道:“为何选择这样的方法呢?”得力奇微笑着解释道:“虽然也有从颈间斩杀之法,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从腹部下手。这样的宰杀方式,肉质鲜嫩,尤其是手扒肉,那口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另外,羊血的营养价值特别高,这样的屠宰方法既将羊血全部收回,又保证了羊血的干净。用它来灌制美味可口的羊血肠。”德力奇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我们这里羊的身上下全是宝,没有一点遗弃,就连那粪便尿液也是很好的肥料。”

我点了点头,深深的感觉到,这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处处可见。心中再一次对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到敬佩。

忽然,我想起了那碗热气腾腾的奶茶和那条‘鬼见愁’,可不能让它浪费呵。我转身离开得力奇。那一瞬间,我隐隐约约看到南语燕端着一碗奶茶,脖颈上挂着一块洁白的毛巾,如同冬日里的雪花,纯净而美好。她正向得力奇走去,美得如同一幅精心雕刻的画。

当我回到原先坐过的地方时,唐玉萍静静的坐在一旁,凝视着远方。王鑫津津有味地啃着那支被戏称为“鬼见愁”的羊跖骨。我看着他满足的表情,心中也涌起一股股暖意。 我正欲坐下与他俩闲谈,忽地,打马印的方向传来一阵骚动,如同平静的湖面被石子激起涟漪。周围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投向那骚动的源头,随即纷纷站起,迈向那片沸腾的场地。

我随着人群的脚步,来到场边。只见数十位马倌,身着鲜艳的蒙古族服饰,骑着矫健的骏马,手持套马杆,围成一个半园。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场地中央,一匹雄壮的骏马身上。那马儿长鬃飘扬,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它的脖颈上挂着三支套马杆,如同勋章一般,彰显着它的荣耀与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