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84章 数风流人物

大明第一国舅 第84章 数风流人物

作者:黑胖的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堂上的有一些争论等对朱元璋影响不大,当他决定做一些事情,很难有人阻止。

马秀英坐在凤车上,笑着表达嫌弃,“金玉其表、败絮其中,说的就是他。”

刘姝宁不好开口,因为皇后说的是马寻。

皇后可以表达对马寻的嫌弃,但是刘姝宁要是附和了,那皇后就该不高兴了。

不知道自己被嫌弃的马寻可不管那么多,银盔银甲的他披着猩红的披风在纵马往来,在仔细的检查着行军的队列。

而在他的身后是扛着旗、拎着刀的常茂,第一次‘从军’的常茂显然更加激动,比马寻都要来劲。

这两个一看就是样子货,是那种又笨又勤快的类型,要是他们少帮忙,说不定效果更好一些。

骑着马跟在凤车边的朱标笑着说道,“娘,就别说舅舅了。舅舅现在长进太多了,其他的不说,小队人马行军等,舅舅是出不了差错。”

马秀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去年他跟着文英走了大半年,后来还有你天德叔叔教他。他学了这么久,就学了安排两三千人马行军不出差错,这是长进?”

朱标一时间也语塞,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也不能跟着附和啊,他要是跟着‘嫌弃’,老娘也该不开心了,也只能是老娘对舅舅嫌弃,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太子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恭送帝后出京,皇后要回宿州,皇帝要去北平,太子再次监国。

大家对此也都非常熟悉了,这也不是第一次有这类情况了。

船队刚过江,朱元璋就说道,“妹子,那你们回老家,俺就北上了。”

“你们注意些。”马秀英就说道,“你盯着点小弟,别任由他由着性子来。”

朱元璋笑着点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

朱元璋只带着两千多人马北上,看着是人马少了一点,但是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其他人也不觉得有问题。

北方初定不假,可是元鞑子基本上不敢南下了,大军也在北边,沿途的卫所也不少。而如果有什么匪盗的话,几十人的盗匪都要被剿灭,更别说想要聚齐千人以上了,那就算是作乱了。

朱元璋的心情不错,看到跟在身边的马寻说道,“小弟的骑术倒是长进了不少。”

马寻得意的开口,“姐夫,我好歹也是转战数千里,要是再没点长进也说不过去。不说其他,就是我大明骑兵,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比我骑马走的路要远了。”

这话应该没毛病,马寻在去年真的转战数千里地,骑术自然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朱元璋就小小打击一下,“现在也就是能骑马罢了,让你骑马作战肯定不行。”

马寻也不反对,现在的他只是会骑马。让他骑马作战,让他像个精锐的骑兵一般,那就强人所难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马寻就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朱元璋指着前方说道,“想当年大战陈友谅的时候,那也是带着一队精锐昼夜兼程。先解了安丰之围、救了小明王,然后再带二十万大军决战陈友谅。”

马寻就羡慕了,他到现在最多也就是带着一万多人马,而且基本上还只负责行军而已,这还是建立在有沐英等人帮忙的前提下。

让他指挥二十万大军,那就根本不要想了,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看着前方的常茂,马寻直接说道,“常茂,带着三十塘骑在前面探查,这些你总会吧?”

常茂立刻开心的说道,“舅舅放心就是,如果这些都做不好,我以后还怎么领军!”

看着常茂挥舞着马鞭扬长而去,朱元璋笑着开口,“常茂虽说还算有点本事,只是以后想要当个大将很难,他帮不上标儿太多。”

马寻就说道,“他也用不着吧?我觉得常茂以后镇守京军就行,他和徐家的允恭、大姐夫家的景隆,这三个在大都督府就好。但凡有一个出息点,军中就有人了。”

朱元璋笑着开口,“你倒是知道这些,那为何不说你若是有了子嗣,也能帮助标儿。”

马寻就说道,“岁数差了不少,估计是帮不了标儿。”

“那倒是,你有了子嗣就接到宫里来,让你姐帮着教。”朱元璋就直接说道,“让你教估计也教不好,以后给俺孙子守着京军。”

马寻赶紧说道,“我要是有了儿子,哪能送到宫里去。家里还有很多学识,我得自己教。”

对马寻的抬杠,朱元璋不是很满意,“你能教出来工匠还是郎中?当你姐的面,那你们马家是诗书传家,她不在跟前,你们马家怎么就饱读诗书了?”

这话好像也没什么问题,马秀英在跟前的话没人说马家家学不足。可是马家算不上真正的诗书传家,比起一些读书人家的,也确实差了不少。

朱元璋就有些期待的说道,“和你姐此前也商量过,你有了子嗣,大概是能跟着俺孙子一块长大。到时候都在你姐跟前长大,跟着一起教,以后朝堂安稳、兵权有人控着。”

朱元璋是不可能将兵权完全给徐家、常家或者李家,互相制衡才是最好的方式,这样皇帝才能够将兵权牢牢的控制在手里。

马寻有些慌了,“姐夫,我在军中没什么威望。”

“这和你有没有威望没关系,有本事就出去打仗,没本事就帮着监军。”朱元璋笑着开口,“这事情你做不得主,你姐早就想好了。”

马寻试着挣扎一下,“不是说等我有了子嗣,要回老家吗?”

“等你老了想回老家养老,到时候自然放你回去。”朱元璋笑着开口,“你嫡长子肯定要留在京里。到那时应天府留一个、京城留一个,老家也留一个。”

马寻愣了一下,随即也明白所谓的‘京城’,很大概率是在北方或者关中。

迁都这件事情是必然的,金陵是六朝古都不假,但是都不是大一统王朝的都城。

大明是第一个从南到北完成统一的王朝,打天下的时候以此为都城没问题,可是考虑到接下来的统治重心,金陵就有些不合适了。

偏安一隅可不是大一统王朝的气象,最主要的是南北分裂实在太严重了,明朝具备着将南北民心统一的任务,在金陵立都就不合适了。

朝廷迟早会迁都,这是不少有识之士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用不着太操心,现阶段以应天府为都城是最合适的,朱元璋此前还想直接将凤阳立为都城呢,好在也就是想一想。

还是继续北上吧,虽然是皇帝出巡,可是马上天子的优势就是只带少量人马就足够了,用不着有着庞大的随行队伍。

即使是有着一些太监、侍女,这也都是具备着不俗的能力,都是乱世着跟着过来的,还是可以跟上大军的速度。

朱元璋看着远处的淮河,说道,“过了这,咱们可就是到了北边。”

马寻点头,只是有些不太理解朱元璋的意思。

朱元璋笑着说道,“打天下的那会儿,这可是咱们视作天堑之地。刘福通、关先生在这边打的厉害,这些人要是有些远见就不至于兵败身死。”

刘福通可是北方红巾军的领袖,那时候不要说朱元璋了,就算是郭子兴等人在他眼里都不够瞧。

可惜最终的结局还是被张士诚围困,以至于需要向朱元璋求援,这也是跟着韩林儿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江里。

毛贵、关铎等人纵横山东、山西,最后还攻破了高丽的首都开京,可惜也都是被袭杀了。

看着马寻还是不解其意的样子,朱元璋说道,“乱世那会儿你也知道,豪强并起、奸雄肆掠,如今这王保保还在北边。你说是该招抚呢,还是去继续打他?”

马寻谨慎的说道,“王保保这人我看是难招抚,他在为元帝效忠的时候就卷入皇帝和储君的权力之争。而且就算是元朝的齐王,也听调不听宣,这样的人就算是招降了也没大用。”

“这人能拉起来十万兵马,这也是本事。”朱元璋就说道,“他不死,咱们就难安心。这人是无力南顾了,他要是时常袭扰边塞,就够咱们难受了。”

这倒也是,王保保这人要是袭扰边塞,虽然不会给大明太大的损失,但是够恶心人的。要是边塞军将一不小心犯错,说不定北边的损失就要比较大了。

马寻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些人是畏威不畏德,王保保估计就是这类人。要我说该打还是要打,只是招抚我看就难了。纳哈出那样的估计也是,得给他们打怕了才知道服帖。”

朱元璋扭头看向马寻说道,“不只是那些鞑子如此,有些人也是如此。你不愿意搅合中书省的事情不要紧,等回头好好收拾一番,就知道这些人想些什么了。”

马寻一想也有道理,不只是文官需要好好的收拾,一些骄兵悍将也需要约束。

乱世结束了,要是依然保持着乱世时无法无天、全无法纪的样子,那显然是不行。

朱元璋指着淮河说道,“小弟,你且看着。南方富庶、北方荒僻,这些放牛放羊的牧场,咱也得给他收拾成种庄稼的良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