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105章 李相保媒

大明第一国舅 第105章 李相保媒

作者:黑胖的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善长的来意根本就不用怀疑,谁都不是傻子,很多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

喝了杯茶、聊了点家常,李善长伸出手,“国舅乃杏林高手,老朽在凤阳之时时常担忧身体,还请国舅帮着诊脉。”

马寻一边客气一边说道,“李相言重了,我才疏学浅不敢称高手。若是李相信任,我倒是献丑了。”

摸着李善长的脉,确实平稳有力,感觉非常健康,“看来静养这段时间还是颇有好处,我觉得李相完全好了。”

李善长看似是长舒一口气,笑着开口说道,“这么一来自然是最好了,老朽这个岁数了,最是担心病了。”

看到马寻也不接话,李善长笑着问道,“国舅,若是陛下问起,国舅能否美言几句?”

“有什么可美言的?”马寻是真的不懂了,“李相身体康健,我据实直说就行。”

李善长笑的非常开心,“陛下怜惜老朽这些年兢兢业业,为老朽在凤阳设置守坟户一百五十家,赐给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老朽实在惶恐。”

马寻心有感触的说道,“确实,陛下太恩重了。一想到我无尺寸之功,陛下尚且给与赐田无数,实在是汗颜了。”

李善长看向马寻,我俩说的可不是一回事啊,你是真的没有什么功劳,我的这些赏赐是应得的!

随即李善长笑着问道,“过几天诸位皇子封王,国舅爷有何想法?”

马寻不太理解的问道,“李相也知道我是乡野小民,实在是不懂李相之意。”

李善长解释着说道,“我观陛下之意,有意让诸位皇子过些年就藩,国舅爷不觉得这样不好?”

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朱元璋分封诸王确实不好,这简直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了。

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说到底就是明朝的藩王和西汉初期的藩王是两个概念。明朝的藩王没有实质上的兵权,更没有任何行政权。

“秦王封西安、晋王封太原、燕王封北平,吴王封开封,楚王封武昌,齐王封青州。”李善长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这六位岁数稍长的亲王都封要地,只怕不稳妥。”

马寻觉得李善长有些假惺惺了,这几位皇子的王爵封号等,李善长实际上早就清楚,甚至朱元璋此前肯定也和他商议过。

不过马寻还是笑着说道,“这些事情我倒是见识短浅,实在是不好多说什么。陛下深谋远虑,又有李相这样的栋梁之材辅佐,想必不会有错。”

李善长见马寻不愿谈封王之事,立刻问道,“听闻此前杨逆与国舅相处多有不睦,不知真假?”

看看,杨宪被处死了,现在的名声就是‘杨逆’。

不过想想看也正常,以后的胡惟庸就是‘胡逆’了,大家叫着也顺口。

“谈不上和睦,也谈不上仇怨。”马寻就笑着开口,“我和他是话不投机,聊不到一块去罢了。”

李善长就继续说道,“杨宪这人还是有些本事,就是太过贪权、有些微末之功就忘乎所以,那般不知进退实在是自寻死路。”

交浅言深啊,李相!

我和你也仅仅只有数面之缘而已,我们可谈不上是有推心置腹的交情,真的没必要和我说这些事情!

李善长话锋一转,说道,“胡惟庸这人国舅爷可曾了解?”

看到马寻摇头,李善长说道,“这人也是我淮西子弟,早年就随陛下起兵、颇受信任。历任知县、通判、太常少卿等职,可以说非常有才干,也颇为踏实。”

马寻就夸奖说道,“这么说来倒是能臣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时,也是他大展拳脚之时。”

“我们淮西人一向团结,胡惟庸这人虽有才学,但是嫉恶如仇。”李善长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若是他一时不察被人蒙蔽,还望国舅施以援手。”

马寻就连忙客气说道,“李相言重了,我这人一向没有本事,也就是蒙帝后垂怜,方才得以安顿。朝堂之事,我还是不太明白。”

李善长继续劝道,“国舅爷聪颖、高洁,这也是朝野上下都知的事情。我淮西子弟同气连枝,自然也要互相照拂。”

怕马寻不相信,李善长就继续说道,“我与汤和素来亲近,与徐大将军关系也和睦,这都是乡人,自然互相照应。”

马寻就笑着客气说道,“李相说的是,老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既然都是我淮西人,自然携手共进。”

反正场面话是这么说了,谁还是真的信了,那就信好了。

马寻自认为不会当真,他相信以李善长这样的老江湖,自然是更加不可能当真的。

李善长和汤和的关系比较好是真的,但是要说和徐达等人的关系也都非常好,那显然就是有些夸张了。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也就行了,反正马寻不认为他会和李善长有太多的往来。

李善长忽然问道,“国舅爷可有子嗣了?”

“我年初才成亲,李相也是知道的。”马寻就笑着说道,“我倒是想要有子嗣,只是这不是才成亲半年,还不及有子嗣。”

李善长忧心忡忡的说道,“皇后只有国舅这么一个弟弟,早年间皇后殿下时常思念国丈、每每痛哭,我等实在不知如何劝慰。”

看到马寻还是不说话,李善长说道,“只可惜那时不知国舅尚在,未能去寻到国舅。”

马寻依然是不会轻易开口,谁知道李善长这样的老江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好,免得被他抓到了话茬借题发挥。

李善长只能再次说道,“老朽虚长几岁,托大说些不中听的。徐王一脉可都是压在国舅肩上,延续血脉、香火,这也是国舅该做之事。”

“李相说的极是,我也想着早些为马家开枝散叶。”马寻就笑着开口,“若是李相有什么生儿子的偏方,也可以借我誊抄一下。”

看看,这才是真亲近,我是什么亲热的话都说了,拉家常更是一步到位!

李善长稍微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国舅爷说笑了,老朽要是有偏方,早就用了。老朽也是子嗣单薄,实在是愧对祖宗。”

李善长能活,可是相对来说子女就比较少了。现在可能有心无力,即使是还能纳妾,可是很难再有孩子了。

李善长看着马寻,一副长者姿态,“国舅爷,胡惟庸有一侄女,知书达理、样貌秀丽,要不然国舅纳入房中。”

马寻立刻拒绝说道,“李相说笑了,我这才娶得妻。”

“国舅想岔了,老朽说的是国舅将她纳为妾室做填房。”李善长就笑着说道,“国舅尚且没有子嗣,想来皇后殿下也颇为焦虑。”

马寻愣住了,胡惟庸的侄女,不该是嫁给你侄儿吗?

马寻回过神就说道,“李相说笑了,胡政事位高权重,岂能让他侄女为我妾室。”

李善长步步紧逼的说道,“那也是他侄女的福分,这也就是胡惟庸侄女,算不上是高门大户。若是能入国舅的眼,岂不是美事一件?”

这事情闹的有意思了,拉拢我这个国舅爷,现在就是在安排美人计了。

可是胡惟庸的侄女到底是不是美人,谁知道呢?

最主要的是我没打算和胡惟庸有什么关系,就算是美女也不能进我马家的门!

在李善长看来,虽然都是淮西人,是所谓的乡党,但是这一层关系还是不够可靠,必须要更进一步才好。

结亲、联姻,这就是最为简单粗暴,可是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了,这么一来大家的关系就是真正的亲近起来了。

李善长的想法不错,这些也确实是很多人会选择的方式,这是门当户对、这是利益一致。

不管是富商还是地主,或者是达官显贵,大家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联姻,以后就可以走的更近一些。

不过马寻笑着说道,“李相说笑了,我与拙荆新婚燕尔,拙荆也是温婉贤淑之人,我尚且还不打算纳妾。”

以后会不会纳妾不敢说,但是现在肯定没这个计划。

最主要的是没打算和你李善长拉上什么关系,胡惟庸的侄女等等就更不会考虑了。

听到马寻这么说,李善长也不勉强,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时间呢。

在李善长等人眼里,马寻也就是骤得富贵,哪怕现在看着是比较谦逊、谨慎,可是过些时日就难说了。

穷小子乍得富贵,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当个权贵,好好的教一教,就会知道如何当一个权贵了。

到那时候,有些事情显然就不会是那么简单了。

马寻娶刘姝宁为妻,这是李善长等人猝不及防的,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来得及做任何反应和安排,帝后就给安排好了。

可是这么一个国舅,怎么可能让浙东人给拿走呢?哪怕现在浙东人看着势弱,那也不能小看。

马寻这个国舅爷,淮西人得控制住才好!

刘伯温等人暂且可以稍微的得意一下,可是也千万别觉得马寻这个国舅爷就是浙东人的‘贤婿’了,这事情没那么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