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福妻小神医 > 第948章 反对

重生福妻小神医 第948章 反对

作者:林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30 01:32: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别人只看到呜呜呜的小火车很有趣,康熙却陷入了沉思。

好一会儿,康熙才看向沈冰竹,“老七,这前面的火车头也用的是跟海船上的蒸汽机差不多的一样的东西吗?”

沈冰竹惊讶,没想到康熙一下子就看出来,内心佩服,点了点头,“是的!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就能够有不同的出行方式!

别看小火车这么长的车厢,但是在前面的车头大力带动之下就可以跑起来。如果用在交通上面,一开始的投入很大,但是在陆路运输上却能发挥出十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不停歇地奔跑,而且还可以拉很多的人,很多的货物。”

康熙点了点头,“听你这么说,好像很不错!”

沈冰竹理直气壮地回答:“当然不错,现在公路有了,我开始着手建造铁路!报告书正在写呢,过两天就可以上报上去!皇阿玛,咱们修通往盛京,通往草原的铁路,甚至通往南方的铁路。”

康熙看向在地上的铁轨,“这需要不少铁吧?”

沈冰竹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不过我这边已经想办法提高冶炼水平,发现更多的铁矿和其他的金属矿脉,可以满足需要。”

康熙特别期待,“前段时间我去通州那边,看了海船,的确非常壮观,而且也非常坚固,上面的大炮威力很强!有这样的水军,我们足可以在大海上横行无阻!”

沈冰竹轻笑,“所有的船坚炮利,都是以自然科学格物致的发展为基础。阿玛,这是铁路建设的报告,随后我还会附上一份理工学院的报告书。

我想建造一所有别于国子监的书院,专门学习格物致自然科学以及化学等各个方面的理科学问。儿子发现只读四书五经在应对快速的科技发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咱们需要分类考核。”

康熙一愣,“这样有可能会动摇国本!”

沈冰竹笑道:“自古以来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断完善,从以前的举荐制,九品中正制,后来科举制,一直延续到现在,用于选拔官员。

可现在,格物致理科方面的发展也能给社会带来十分巨大的作用。如果我们不重视,以后就会落后。其他国家重视起来,他们进行工业革命,就会在科学技术远远超过我们。

他们的海船比我们的海船快,当他们的炮口比我们的炮口大,在这样的战争中,在武器上占不到优势,光凭那些四书五经能够抵挡住那些大炮吗?”

康熙比任何人都知道火炮火枪对战争的影响。

此时听到这话,康熙很快就陷入了沉思。

他不是一个顽固迂腐的皇帝,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皇帝。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着手解决问题。

康熙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这是科举考试,考试的内容从来就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循序渐进!

你所说的这个格物致理工学院,可以着手建立,朝廷拨款。至于后续的考核,再跟其他朝臣一起研究。”

“是,皇阿玛!”沈冰竹应下,有些事情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事情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不管是哪样改革,只要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只要能够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即使会经受挫折,但也会发展下去。

沈冰竹和柳依依在来到这个位面之后就确定了努力方向,为之奋斗。

现在他们做的成绩已经初见成效,接下来推动大清的工业化,引导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同时规范其发展,然后结合大清的实际情况,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发展道路。

孩子们在游乐场里面玩耍,特别开心,嘻嘻哈哈。

从这天开始,等到休息日的时候,淳亲王府就成了皇家幼儿园。

因为沈冰竹不参与朝廷上的争权夺利,所以皇室宗亲以及其他皇子阿哥家的孩子过来,也不会引人非议。

最后就连太子家的孩子也过来玩,大阿哥家的孩子也不甘人后。

沈冰竹给这些小屁孩子立规矩,在外面怎么样,他不管,但是在淳亲王府,那就要遵守淳亲王府的规矩。

沈冰竹见太子家的小孩在这边玩耍的时候欺负其他人,照样教训。

孩子看到淳亲王的强硬手段之后,一个个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

沈冰竹把修建铁路和建造理工学院的报告交了上去。

如果其他人拿出这两份报告,一定会被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反对。

可自从淳亲王七阿哥做出来那么多的成绩之后,他们对于这个超乎于常人的七阿哥特别信任,因此没人反对。

毕竟七阿哥这些年做出来的成绩实实在在。

比如出门就能在感受到脚底下的平坦的水泥路,比如高产的稻谷,这些当官的家里的庄子上还种植高产的稻种,还有那坚固庞大的海船,威力巨大的大炮······

这些之中的每一样,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现在建造铁路,他们也默认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事实上也是如此。

至于理工学院,让这些朝臣侧目。

以文治国,历史悠久,他们不愿意削弱文人手里的权力,但同时,他们也看到匠人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比如纺织业,还有一些行业,因为技术改革之后,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因此,他们也不能否认匠人的作用。

他们在朝堂上反对,觉得不应该建立这样的书院,即使这样的书院是淳亲王七阿哥领头要建造的,但也不希望手中的权力旁落。

“科举取士,已经进行上千年,贸然改变考核内容,必然会引起学子的反感或者反对。”李大人站起来,他是正儿八经的文人,祖籍苏州,坚持传统的科举内容,四书五经。

“臣附议!”

“臣附议!”

······

朝堂上的人,除了皇室宗亲,其他的大臣都是通过考试上来的人,他们是传统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所以坚决拥护传统的科举考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