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重生福妻小神医 > 第397章 奖励,赚大钱

重生福妻小神医 第397章 奖励,赚大钱

作者:林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30 01:32: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依依的话,让问题有了更多的处理方式。

柳二郎笑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以后脱粒机坏了,还会换新的,别的地方,咱们管不着,但在梅岭县,咱们家的生意就做不完。

另外,我还发现了,除了脱粒机,我还改进其他的农具,比如咱们家的犁,不能够转弯,而且必须要牛拉。如果换成人拉,至少两个人在前面拉着,一个人在后面扶着犁。

每次到了地头转弯的时候,就特别费劲儿,浪费很多时间。若是我能造出来直接就可以转弯的犁,而且一个人拉,一个人扶犁,也能卖钱······”

听着二哥滔滔不绝地说着内心的想法,此时的二哥两眼饱含激情和兴奋,像是找到了人生目标一样,柳依依也十分开心。

“二哥,你这个想法很好。犁,纺线机,织布机等等,改进、创造农具,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发展途径。二哥,你再接再厉,一定能够不断进步!”柳依依鼓励说道,家里又多了一项收入。

为了抢占市场,柳志江不仅找了兄弟过来帮忙,还找了村里几家关系不错的,完成最后的组装。

那些木箱子外壳,只要会木匠活的,一看就会,柳二郎直接交给师傅王麻子做,直接跟师傅那边订购。

那东西没有技术含量,学了一年木匠活的学徒都能做出来。

源源不断的脱粒机造了出来,先到先得。小麦水稻都可以脱粒,来订购的人很多。

就在家里忙碌的时候,李大人亲自带来了给柳二郎的赏赐。改善农具或者创造,都有相应的奖赏。

本来只有五十两银子,李大人自掏腰包,直接给了一百两银子。

柳二郎激动,没想到改善农具还能奖赏,激动不已。

跟着李大人过来的,还有府城的一家商行,生意做得很大。

不仅在府城做生意,还在周边的几个府城,甚至更远的地方,也有贸易。

郑管事恭敬说:“我家老爷看中了脱粒机,特地来寻求合作。不知你们有没有兴趣?”

柳依依跟柳二郎相视一看,果真被他们猜到了。

柳志江一愣,点了点头,问:“有兴趣啊,只是不知道你这边怎么合作的?”

“两种方式,第一种,你们生产好,直接卖给我们,不过我们需要的量很大,估计每个月就要两千多架,你们这边的生产量,估计不行。第二种,就是你们把图纸卖给我们,我出高价。”郑管事问道。

这是临来之前,老爷亲自交代的。毕竟这是连知府大人都称赞的一户农家,未来或许还有合作的机会。

故而,不管哪种合作,都要诚心,给的银子也要有诚意。

柳依依对着父亲伸出来两根手指,提示他选择第二种合作方式。

其实这东西一开始挣钱,被人模仿了,订单就没有多少了,还不如一次性卖图纸。

“那你家愿意出多少银子买图纸?”柳志江问,如果价钱合适,就卖了。

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饭。

少吃,饿肚子;多吃会撑着,甚至撑死。

他们家只做梅岭县的生意,就足够了。

郑管事想了想,“您看八百两银子怎么样啊?”

众人听了,都是惊喜万分,尤其是柳二郎,没想到居然能够卖这么高的价格。

柳依依比划了一个“十”,柳志江看到之后,在那边还价,“凑个整数吧,一千两银子。若是以后有改进的地方,直接告诉你们,不收钱了。”

郑管事听到这话,稍作犹豫,点了点头,本来老爷说绝对不能超过一千五百两,价格太高就没有必要了,比老爷给他的价格少了五百两,也算是不错了。

“成交,我们今日就立下契约。”郑管事说道。

在李大人的见证之下,柳家直接把图纸卖给了郑管事,而且还免费赠送了三台改进过的脱粒机。

李大人也是吃惊,这柳家一次就能入账一千两银子,加上之前的一百两赏赐,那就一千一百两了。

现在府城那边已经上报了,想必府城那边也会有奖赏。

府城的知府大人,上报朝廷。

朝廷特别重视农业,因为田里面有粮食,老百姓有吃的,就不会作乱,更不会造反。

反之,没吃的,饿肚子,不造反,不作乱,就只能死得更快。

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是这样的。

大晋皇朝就是因为农民起义,最后成功,并且登上皇位的。

太祖就发话了,一定要重视农业。

官员的政绩,要跟当地的人口,土地产出,商业等等各方面的政绩为考评,其中农业最重要。

上行下效,上面的重视农业,下面的官员想要升官,也要重视农业。

良种可不是那么好培育的,新式的好农具,也不是那么容易制作出来的,故而很多官员为了省钱,绞尽脑汁。

有的甚至上报长到上百斤的南瓜等没有共性的一些农产品,虽然能够得到嘉奖,但并不能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所以被陛下申斥了之后,下面的人就不敢继续了。

只要这个新式农具送上去之后,知府大人必然可以更上一层楼。

“呵呵,好,好!”李大人称赞,“二郎,好好做。”

郑管事也笑着说:“柳家二郎,若是你以后还能改进其他的农具,提高效率,都可以卖给我们郑家商行。

我们老爷说了,只要是从你家购买的东西,所有的农具上都会写上郑和柳两个字。郑,代表我们郑家商行;柳,则是你这个改造或者创造者的姓氏。

假以时日,你柳二郎的名声,甚至你柳家,也能随着这些农具传到大江南北。”

柳二郎被郑管事的话,刺激得热血沸腾。

改良和创造这些农具,不仅可以赚钱,而且还可以扬名。

前面就是康庄大道,他以后要更加努力,走得更远。

“郑管事,以后我会努力的。”柳二郎回答,心里高兴,自豪。

柳家人也非常开心。

郑管事走后,李大人并没有走,而是来到柳家。

李大人拿出来三张入学名帖,“这是四郎,五郎,六郎的入学名帖。正好也是新一年的开学,现在去上课,可以跟新同学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