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五百九十八章 火烧连营(三)

季汉当兴 第五百九十八章 火烧连营(三)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顿了一顿,手指着图东的一座城池说道:“蓝田尚未落在蜀军手中,吾意派一支兵马先去蓝田据守,万一我军袭关不成,还可退往此地。

再则就算我军顺利出谷,能不能回到长安还在两说之间,万一不能,蓝田也是一个去处,不至于穷于野外,无所补给。”

“将军看的深远,卑职佩服。”邵横拱了拱手,又充满疑虑地道:“只是大司马要求我等戮力袭关,手上的四五千人本就略显不足,若再分出一支兵马,恐怕袭夺子口关的胜率会有所下降啊。”

“汝放心,某派去拒守蓝田的兵马不会太多,只须千人即可。其实无论是四千军还是三千军,对今晚之事的影响都不大,因为子口关北的地形同样狭窄,大军不能全部展开,今晚的战事重在偷袭二字。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日后大司马问将起来,我自有话说。”张郃道。

邵横低头应道:“是,但凭将军做主。”

到得晚上,张郃命校尉马喜引一千军赶往二十里外的蓝田,他自己则率剩余的三千多人朝着西面的子口关悄无声息地摸去。

子口关南,数队魏军点起火把火堆,仍在轮番发起猛攻。十余天下来魏军虽未能破关,但也将借着这个时间把冲车和投石机打造出来,再也不用只凭云梯攻关了。

成百上千块石头重重地砸在关墙上面,不仅给予汉军莫大的压力,而且也把关墙弄得千疮百孔。再配以漫天的箭雨,魏军的杀伤力度大为提升,汉军一时间死伤连连,几乎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幸好张嶷领着一队生力军及时赶到,弓弩攒射,擂石连发,总算把魏军的这波猛攻化解下来。

望着暂时退回本阵的魏军,张嶷擦了擦脑门上的汗,不由地长松了口气。今晚轮到他上关拒守,俞射则率领部众退到关后的军营休整。

“虽说到处都有火把火堆,把这黑夜照得犹如白昼,但这些投石车到底还是在白日准头高些。

曹真就这么心急吗,上午才打造好,晚上就急不可耐地拿来用了?”张嶷眯着双眼望着对面坡上的十余辆投石车,心下莫名觉得有些奇怪,喃喃自语。

站在他身旁的雷雄听了这话言道:“魏军困在这子午谷里没有粮草补给,曹真如此心急也属正常,反正投石车打造好了早晚都要使用的啊。”

“倒也是,魏军攻得越急就说明他们的处境越不利,任他攻势有多猛,我们只要守好关隘即可。”

张嶷点了下头,随即又压低声音道:“更何况魏军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这子口关上也是好事,今晚镇南将军和子均将军他们就要施行火攻之计,曹真等人蒙在鼓里自是最好不过。”

“府君说的极是,今晚一过,魏军的攻势恐怕就不再像之前那般凶猛了。”雷雄满脸期待。

高坡上,曹真一脸忧色地望着子口关,迫切希望约定好的信号能够出现。算算时间,张郃他们应该已经抵近子口关后了,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

曹真知道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张郃部对子口关后的袭击就在这一两日了,虽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但他仍命手下人保持住猛烈的攻势,以吸引子口汉军的注意,确保张郃偷袭成功。

“大司马,夜里天凉,还是回去歇息吧。这里我盯着就行。”夏侯霸走过来说道。

曹真微微摇了摇头:“不行啊,张儁乂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子口关后,可能是在今晚,也有可能是在明晚,当然还有可能在后天。

仲权,最近的这两三天关乎着我军的生死存亡,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我必须亲自盯着。”

夏侯霸点了下头,不再多劝。过得片刻,曹真又侧过头问道:“突击的军士都部署好了吧?

“大司马放心,都已部署好了,这几天每顿都是好酒好菜,军士们气力充足、精神上佳,厮杀起来,定如猛虎出笼一般。”夏侯霸回道。

为了配合张郃部夹击子口关,曹真命夏侯霸集结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精锐兵马,驻扎在里许外的内营中随时待命。

这支兵马不参与任何战事,优先供给食物,每日吃的都是干饭,还有肉吃、有酒喝,专门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曹真道:“如此甚好。仲权,到时候你亲自带这支兵马上。”

“大司马放心,末将必当不辱使命。”

曹真拍了拍他的肩头:“你我都是大魏宗亲,值此危难关头,必须身先士卒、表率众人,如此才能砥砺士气,为天子保存大军。”

“是,末将明白。”

长安城西,丞相行营。

诸葛亮、杨清、赵云等人俱在中军帐中等候消息,刘琰已率一万江州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抵近子口关左,做好了入谷支援袁綝、王平的准备。

当然其余各部汉军也是严阵以待、随时接应,只因担心走漏风声被曹真等人看出端倪,这才按兵不动,留在长安城下继续围困着夏侯儒、郭淮等人。

刘琰虽是江州军的主将,但他不擅军事,于是诸葛亮又将马忠、姚柚两位参军派到他身边,为他赞画军机。

自南中叛乱平定后,马忠担任牂牁太守几有四年之久,这四年间他抚育恤理、劝课农桑、安抚蛮夷、甚有威惠。

于是在今年初官声卓著的马忠被诸葛亮征辟为相府参军,富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后来魏军三路来犯,马忠又被调到汉中协助杨仪经营戎事。

此番北伐他尚未建立功勋,得知诸葛亮有意派遣一二参军到刘琰军中帮忙后,便主动请缨,希图去到第一线战场能有所作为。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诸葛亮拎着油灯站在舆图前,头也不回地问道。

赵云上前说道:“丞相,大约是子时七刻,快到丑时了。”

“可有起风?”

正站在大帐门口透过帘缝观察风向的李藐急忙应道:“还没有,丞相。”

施行火攻之计自是离不开大风,常言道风助火威,要想将魏军的数十座营寨引燃,仅靠人力是很难办到的,火烧连营必须借助风力。

“不急不急,吾已算定,今晚必有大风。”诸葛亮平复了一下心情,镇定自若地说道。

赵云道:“丞相通晓天文,当年赤壁大战也曾为联军算出了东南风出现的日期,今天晚上也一定没有问题。”

“借子龙吉言,希望今晚能复现赤壁之战的辉煌战果,让我汉军再一次大破曹兵。”诸葛亮笑道。

杨清道:“就算今晚没能建功,曹真他们也是败局已定,只要我们牢牢守住子口,将魏军长久困在谷中,再拖下去仍能获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