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整顿吏治

季汉当兴 第五百三十五章 整顿吏治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了解决之策,杨清精神为之一振,快步走到门口朝正在对面公房当值的秦匡吩咐道:「伯正,汝速去将府中大吏叫到大堂,吾有要事宣布。」

「诺。」秦匡抱拳领命快步,自去安排属下传令。

两刻钟后,除了在各郡巡视督察的郡国从事外,别驾杨戏、治中姜隐、功曹从事李业等一干府中大吏俱皆赶到议事堂坐定。

秦匡亲自点卯过后,拱手对主位上的杨清说道:「启禀使君,府中大吏俱已到齐。」

杨清微微点了下头,待秦匡回到座位坐下,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昨日本官出城游玩时顺手惩处了一名以权谋私的亭长,此事相信诸位都已经知道了,不知诸位对此事是个什么看法?」

「使君,此皆我等属吏失职失察之过,以致小人横行乡里、扰乱对方,还请使君责罚。」身为刺史府二把手的杨戏首先开口说道。

杨清摆了摆手,笑道:「诶,此事如何能怪到尔等头上,我们不是神仙,无法料知天下所有事,下面的人出了问题,实属正常,想个法子杜绝即可,不必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毕竟深究下去,我这个雍州刺史总归要负首要责任。」

「使君说的极是,戏明白了,使君今日召集我等前来就是为了解决亭长一职的选人用人问题。」杨戏恍然大悟道。

杨清颔首道:「然也。亭长虽是微末小吏,但直接面对底层的老百姓,官府推行的仁政、善政要依靠他们去推动,若亭长失职,号令不能畅通、政事不能如意、仁德不能施行,国家根基将有毁坏的危险。

而一旦根基不稳,朝廷则百事不成,到那时谩说兴复汉室,社稷都恐怕会有倾覆的危险。是以亭长一职关乎国家的兴旺发达,我等必须重视起来,齐心协力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杜绝或者降低再出现亭长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的情况。」

「使君这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老朽佩服。」

姜隐夸赞了一句,话锋即转,缓缓说道:「然亭长者,官秩五十石,乡间小吏耳,多为本地大姓推举贤良者充任,少则以退伍者为之,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来往旅客,自战国时首设,至今已有数百年矣。

这么长的时间施行下来,亭长典制已甚是齐备,若贸然改变,恐适得其反。老朽以为纵有一二女干吏出现,也属寻常之事,加强监管即可,何必要大动周章变革典制呢?

如今陇右回归大汉不过年余,百姓尚未完全归心,若州府施政过激,恐会引起乡野骚动,如此有违朝廷托付之效,影响前线战局,是以还望使君谋定而后动,不可仓促行事。」

姜隐不愧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吏,杨清不过稍露口风,他立刻就猜到杨清要对亭长一职的规制搞个大动作,当即语重心长地劝说杨清三思而后行,不可操之过急。

亭长虽是微末小吏,但关乎到基层的方方面面,不仅杨清非常看重,其实各地的大姓豪强也颇为重视。

特别是在高皇帝以亭长之身取得天下后,本地士族对亭长人选的把控就更谨慎了几分,若无他们点头推举,或者出任亭长的人得不到他们的认可,这类亭长在乡间将会举步维艰,很难有所作为。

杨清知道姜隐虽是陇右大族出身,但向来是一心为公,他刚才那番话倒不是为了维护大姓们的利益,实是在为陇右的安宁着想,天水诸郡好不容易没了战火的袭扰,自是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万万不能再起乱子。

「季佐公这番话诚为老成谋国之言,不过公似乎是误会清了,清并没有大肆变革亭长官制的意思,目前雍州处在对敌第一线,自当以稳定为先,清施政绝不会给百姓带来祸乱,这一点请季佐公放心。」

姜隐捋须笑道:「使君谋略过人

老朽自是一百个放心。」

「适才季佐公曾言亭长亦可由服满兵役退伍者充任,其实这本就是战国初设此职的常制,因亭长的第一要务是抓捕盗贼、维护治安,所以才要经过一定军事训练的人坐这个位置。

只是后来亭长肩负的职责越来越多,甚至还兼理起了民政,以致各地豪强越来越重视这个乡间的关键职位,这才慢慢地变成多由本地大户推举。

然一亭之民并非只有大户,几个家族混居在一起才是最常见的情况,是以将亭长人选全部交由大户推举,所任亭长欺压小民只为大户做事当是常有之事,像秦亭原亭长王献那般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恐怕不是我雍州诸郡的个例。

是以为整顿吏治、宁靖乡野,吾决意从那些因伤残而退伍的军士中拣选一批品行纯正、能力出众的人充任亭长一职。

这样一来,既能给这些为国致残的军士解决以后的生计,又能给各乡各亭输送一批德才兼备的亭长,且军中战士久经训练、深明朝廷大义,日后政事推行将会顺畅许多。此乃一举三得之计,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杨清既威望素着,又将这件事的得失利弊讲的十分透彻,且在场长吏多数是他的心腹亲信,众人自然没有不赞同的道理,纷纷表示同意。

惟有姜隐提出了一点疑虑:「敢问使君,此策施行后乡贤推举一法是否要废除?」

「当然不会,大户推举的人亦有能服众的优势,里面未必没有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不可武断废除。」杨清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他原本是要趁此机会将亭长一职的选用尽数收归官府,但想到姜隐刚才所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须得徐徐图之,免得引起陇右豪强的不满以致生出动乱。

姜隐闻言稍觉放心,继续问道:「那二者又该如何并行呢?」

「若本地没有伤残退伍的军士,此地亭长仍由旧法推举,反之,则由新法选任。」杨清对此早有腹稿,旋即回道。

姜隐拱手赞道:「使君谋划细致,此策当可成功。」

「那此事就交由季佐公您牵头施行了,以公的名望和才干,相信此事定能手到擒来。」杨清笑着说道。

姜隐是陇右大户在州府的代表,杨清之前征辟他为治中,就是看重了此人的名望,把这件事交给他去操办,相信众士族就说不出什么话了。

姜隐自无不可,又问道:「不知使君可有章程示下?」

「没有什么章程,就是挑选伤残军士的时候注意三个原则即可,一是要选认得字的人,二是要选轻度伤残之人,三是要选品德良好之人。」

姜隐点头应道:「使君放心,老朽心中有数了。」

不久之后,选用伤残退伍军士充任亭长的政策正式施行,此举一出,果然淘汰了不少女干滑昏吏,乡亭两级的吏治为之改善,州郡两府对乡村的掌控也是大大增强。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