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合围长安

季汉当兴 第四百五十四章 合围长安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晨光熹微,天色微明,一场激烈的大战早已结束,喧嚣归于宁静,众汉军正在默默地打扫战场。

曹真、郭淮留下断后的四千多魏军在昨晚的厮杀中表现的极其悲壮,他们虽然晓得自己已被主帅抛弃,但感念曹真、郭淮多年的恩遇厚待,却也是竭尽全力抵挡汉军的围攻,为曹真等人逃走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汉军尽管最终将他们几近全歼,可自身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再无余力向南追击。诸葛亮只好命令全军原地休整,将唯一能追上曹真等人的希望寄托在了杨清的身上。

「丞相。」杨仪来到诸葛亮面前,拱手说道。

诸葛亮正领着赵云、关兴、姜维等一众将校巡视战场,见他过来,连忙回头问道:「怎么样?我军伤亡如何?」

「回丞相,昨夜一战,我军大约伤亡三千多人。」杨仪道。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轻叹了口气,抬头望向南方默然不语,半晌后又问道:「战果如何?」

「阵斩魏将王双以下五千多人,俘两千多人,缴获马匹、盔甲、金鼓等军资器械无数。」杨仪欢喜地答道。

诸葛亮听了脸上也渐渐现出笑容,颔首道:「好啊,算得上是一场大捷了。」

「是啊,只可惜走脱了曹真那厮。」赵云也笑着说道。

关兴道:「兄长领军追去了,有他出马,应该能有好消息传回。」他素来就对杨清佩服不已,自是对杨清领军追杀曹真极有信心。

不过姜维就没有关兴这么乐观了,略微皱着眉头道:「不好说,杨使君只带了两千骑,就算追上恐怕也难以将曹真大军全数拖住,至少曹真本人可以在骑兵的护卫下先行逃走。」

诸葛亮点了下头,道:「希望明之能传回好消息吧。不过就算此次没能将曹真留下,也是无伤大雅之事,我等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擒杀此贼的。」

顿了一顿,又对杨仪问道:「对了威公,安陵那边情况如何了?」

「曹真留在城内的残兵未作抵抗就开门投降了,宗德艳已率军进驻城池,放榜安民,城中的几家大姓倒也颇识时务,主动奉上了一批粮草劳军,宗德艳目前正在安抚他们。」

诸葛亮颔首道:「嗯,德艳做得很好。昨夜一战已算得上是大获全胜,汝速安排人手杀猪宰羊、大犒三军。」

「诺。」杨仪拱手应道,自去安排。

到得晌午,肉香四溢,众军大吃一顿,庆祝胜利,一时间欢声雷动,响彻天际。

下午未时才过,杨清那边终于传回了消息,他率军追击并未如意,曹真果然领着骑兵先行一步,早已逃得不知去向。

无奈之下,杨清只得死命咬住落在后面的步卒,希望将其重创,有所斩获,也算没有白白追杀一夜。

眼看就要在渭城附近追上魏军步卒,不想秦基突然从斜刺里杀出,将他挡了下来。

原来郭淮竟还留了一手,居然让秦基领着三千兵马留在渭城,有他这股生力军杀出接应,郭淮顺利地领着步卒进入了渭城。

杨清只得望城兴叹,在斩杀来不及逃进城池的数百魏兵后,派人将军情回报诸葛亮,请示下一步行动。

诸葛亮等人得知此事后也是微觉遗憾,此战没能留下曹真、郭淮、费曜等人确实有些可惜,下一次还能擒杀他们的机会不知要等到何时去了,好在这一万多魏军只逃走了一半,汉军此役已算得上大赚了。

「报,启禀丞相,黄袭将军传来消息,曹真已逃回长安,他领兵突然在半道杀出,截杀一阵,斩首数百。」

就在诸葛亮、赵云、关兴等人商议接下来的部署之际,从长安撤离的黄袭也传来了消息,诸葛亮听后点了点头,挥手让斥

候退下。

「丞相,曹真既已率残军逃回长安,我军就应立即压上,进逼长安,一举恢复旧都。」赵云抱拳说道。

关兴道:「如今长安附近的城池几乎已全部落入我手,长安算得上是一座孤城,现下曹真手上的兵力不足万人,这正是我军克复长安的大好时机。

丞相,兴赞同赵老将军的提议,我军宜迅速抵进长安,不给曹真喘息的机会。」

形势一片大好,众将自是群情激昂,皆纷纷附和赵云、关兴二人的意见,扬言要一举收复长安。

众人畅谈将长安收复后的美好前景,帐内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就在大家议论不已的时候,杨仪突然站出来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只是我军粮草已然不多,怕是无法再支撑大军围攻长安了。」

「对啊,怎么把粮草这事给忘了?」

「以目前军中粮草的存量来看,的确是无法再支撑起一场大战了。」

「让汉中再转运一批粮草送来,眼下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轻言放弃啊。」

「来不及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等汉中粮草送到,我等早就饿死了。况且战事持续了近三个月,汉中的存粮怕是早已耗尽了。」

......

想到因粮草告罄而浪费了这次收复长安的大好良机,众人皆是心有不甘,不住地唉声叹气,只是粮草实乃大军命脉,就算众将有心再战,但总不能让军士们饿着肚子去与魏军厮杀,那也无济于事啊。

「丞相,维以为我军既然要因粮尽而退回汉中,那么都是南撤,何不如就往长安走一遭,攻他个三天,万一魏军抵挡不住,我等岂非赚到了?

三天过后,长安若是还未被攻破,那时我等再撤回汉中也来得及。」就在众人商议撤军之际,姜维忽道。

赵云等人听了也觉此举甚是妥当,以现在的粮草情况来看,进攻三天还是坚持得住的,就算攻不下来也是无伤大雅之事,于撤军没有什么影响,遂纷纷向诸葛亮表示此计可行。

诸葛亮知众将若不攻打一下长安,心中实有不甘,三日之期确也合适,只是一想到整个战局不好冒然下此决心,正踌躇间,忽听帐外又有杨清的使者求见。

「启禀丞相,大约一个时辰之前郭淮、秦基二人已率军从渭城撤离,领兵往长安去了,杨使君已率军进驻渭城,并建议丞相引军南下、进攻长安。

我家使君说大军粮草不足,攻打长安以三日为限最为合适,攻下来自然最好,攻不下也无伤大雅,大军可顺势撤回汉中。」

诸葛亮道:「吾知道了,汝下去休息吧。」

「是。」

待使者离开,诸葛亮笑着对众人道:「哈哈,看来明之与伯约想到一块去了。也罢,既然诸位有心一试,就以三日为限,明日一早大军进抵长安。」

「谨遵丞相军令。」众人皆兴奋地应道。

第二日一早,诸葛亮让一员偏将领兵一千留守安陵,以接应渭水南岸的张嶷,与赵云、关兴、姜维等人率领两万多汉军南下,到得渭城与杨清会合,次日大军抵达长安城下。

这时,黄袭也引三千兵马归来,三股部队会师,兵力几近三万。

诸葛亮当即兵分三路,让杨清、关兴领八千军攻打长安北门,赵云、姜维领八千军攻打长安西门,他自己则与杨仪、宗预等人以一万兵马攻打南门,只留东门不攻,以怠敌军斗志。

三路大军没有一丝犹豫,稍作休整后,便对长安城发起了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