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声北击东

季汉当兴 第四百四十八章 声北击东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军大帐内,众将俱已到齐,诸葛亮向杨仪点了下头,示意他先向众人通报最新的军情。

「诸位,据子龙老将军以及各路探马的回报,郿城、武功、陈仓三地的魏军似有弃城的迹象,这两日费曜郭淮等人正在调动兵马,有意合兵一处,应该是想东进增援曹真。」杨以朗声说道。

关兴道:「看来我军这几日的缓攻之计已然奏效,费曜等人率军东来,郿城等地就会变得空虚,如此一来我军可趁机攻取城池。」

抱拳向诸葛亮说道:「丞相,子龙老将军麾下尚有近万兵马,可让他在魏军撤离后进占郿城等地。」

「嗯,城池该取还是要取,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费曜、郭淮、秦基这三股魏军。他们三人手里的兵力加起来足有一万多人,其中骑兵不在少数,大约有五千骑,故而彼辈的战力还是很可观的。

是以我军这几天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诱使他们从城池出来,更要想方设法将这伙魏军歼灭,这对以后的战局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吾欲分兵西去在半道设伏,不知汝等以为如何?」诸葛亮道。

众人皆知这是早就谋划好的围城打援之计,此刻到了即将实现的关口更是再无异议,齐声道:「请丞相发令。」

「好。」诸葛亮点了下头,看向杨清道:「明之听令。」

「末将在。」杨清起身抱拳。

诸葛亮道:「命汝率领本部骑兵在渭水北岸设伏,击敌于半渡之间。」

「诺。」

诸葛亮微笑着补充道:「明之,吾稍后会向子龙将军下令,请他领兵跟在魏军后面,等魏军赶到渭水岸边时你们就可南北夹击。当然战局瞬息万变,你们在何地夹击魏军要视实际情形而定,不可拘泥于渭水两岸。」

「是,丞相放心,既然郭淮他们好不容易从城里出来了,清是绝不会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诸葛亮颔首道:「好,西边之事就托付给你了。」顿了一顿,又对其他人说道:「一旦费曜郭淮等人撤离,子龙将军趁机占了城池,我们这里就不用再留手,要立即对安陵发起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城池、擒杀曹真。」

尽管前几日杨清领着兵马收集了一批粮草,但汉军毕竟有两万多人,每天人吃马嚼,耗费甚多,是以这将是汉军最后一波大的攻势,每个动作都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坚持的越多,这次北伐的战果就越大。

「谨遵丞相军令。」众将明白这个道理,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此刻闻言真是激动万分,皆大声地回道。

两日后费曜、郭淮、秦基各自从郿城、陈仓、武功撤出的消息传至安陵,早已将一切都准备好的杨清当即领着五千多骑兵向渭水赶去。

费曜三人撤离城池的时候是经过精心部署的,第一个撤离的是费曜,他率兵出城后当即向陈仓靠拢,以接应郭淮。等到二人会合之后再一起向武功进发,秦基将在那里等着他们。

赵云本想趁陈仓魏军撤离暂成孤军之时,以优势兵力攻打他们一下,哪知魏军相互接应、防守严密,没能给他机会,故而他只得暂时看着他们离去。

郭淮撤离之时只象征性地在陈仓留下了数百老弱病残,故而等赵云派兵攻城时,他们根本未做抵抗就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

赵云留下两千军防守陈仓,自己则带着剩余人马朝郿城赶去。哪知郿城也如陈仓一般,只有数百魏军留守,是以赵云也是兵不血刃地就将郿城收复。

陈仓和郿城都是依靠渭水而筑的坚城,汉军之前攻打了许久都未攻下,如今却这么容易就被收复,这让不少将士一时间感到甚是梦幻,搞不清楚魏军为何要主动弃守二城。

底下的军士摸不着头脑,赵云和邓芝却

明白其中缘由,他们知道若不能击败郭淮等人彻底奠定这次北伐的胜局,那么陈仓和郿城这两座汉军渴望许久的重镇最后也还是会得而复失的。

因此赵云邓芝二人并没有在郿城多做停留,同样让一名偏将领两千兵马守城,他们则率领剩下的六千兵马向武功追去。

便在此时,郭淮、费曜二人已率军赶到武功,安顿好兵马后,秦基将二人引到武功县寺大堂,屏退了左右,打算悄悄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郭使君,按照大将军的命令,我们三支大军会合之后,某与费将军麾下的兵马就将由使君统辖,之后如何行事还请使君示下。」

三人从官职来说,秦基只是个偏将军,官位自然最低,至于郭淮与费曜论及官位其实相当,但曹真考虑到郭淮久在关中,更加熟悉关中的地理风物,故而将这上万魏军指挥大权交给了郭淮。

费曜心胸开阔,对此倒是并无芥蒂,抱拳道:「是啊,后面之事就由郭使君做主了。」

「好,那郭某就不客气了。」

郭淮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道:「大将军早就料到我等撤离之后,赵云不但会攻占城池,而且还会领兵紧追,果然不出大将军所料,据探马回报,赵云已率军追至了郿城。

是以我等必须立即撤出武功赶回长安解围,此时天色已晚,我等明日一早就领兵出发,先往渭水赶去,做出一副北渡渭水前往安陵的假象,待蜀军上当后就折而向东,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

「好,就这么办。」费曜颔首道。

秦基也点了点头,大笑道:「哈哈,蜀军绝对想不到,我等会不去安陵增援大将军,反而先去长安解围。」

原来曹真明白若是郭淮等人直接领兵杀向安陵的话,不仅赵云会领兵衔尾追击,就是诸葛亮也定会派兵阻拦,行那围城打援之事。

故而他放弃了让郭淮等人直接赶至安陵增援的想法,转而让他们回师长安,先将长安之围解除,然后再去安陵与他内外夹击汉军。

在他想来这样进兵的好处有三,一来可以避免援军还未赶到安陵就被汉军歼灭,二来长安乃是关中根本,久被围困,对民心士气很大,必须尽快解围。

三来长安距安陵只有数十里,郭淮等人背靠长安来援比从渭水北上更加稳当,而且一旦事又不顺,他也可在郭淮等人的接应下领兵撤回长安。

是以曹真定下了这条声北击东之计,准备与汉军做殊死一搏。

翌日清晨,郭淮、费曜、秦基三人就领着上万兵马向渭水进发,此时赵云离他们还有近百里,得知魏军北上后,一面派快马飞报诸葛亮、杨清,一面领着众汉兵疾速追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