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四百零三章 二伐开始

季汉当兴 第四百零三章 二伐开始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孙权设朝大会文武,封赏一干有功之臣。众将皆得恩赏,自是人人欢喜。

封赏已毕,陆逊出班奏曰:“至尊,如今曹休虽败,魏虽丧胆,但司马懿仍在汉水大治水师,有兴兵复来的迹象。

故而臣以为可修国书遣使入蜀,一来向诸葛亮通报我国获得石亭大捷,二来教诸葛亮履同盟之义出兵北上,牵制住曹魏的荆州兵马。”

“善,就依卿之言,修书入蜀,让诸葛孔明兴兵北伐,想必蜀人也等着不耐烦了吧。”孙权点头道。

于是,东吴立即遣使赍书入蜀通报东线战况。诸葛亮得知吴军在石亭取得俘斩万人的大捷之后也是颇为惊讶,他没想到吴军竟然能在陆战上击败上十万的魏军。

尽管对吴军的陆战能力感到吃惊,但诸葛亮现在更多的是高兴,因为曹魏折损实力怎么都对季汉来说是好事,尤其是在二次北伐即将开启的当口。

故而,诸葛亮当即对东吴使者的请求表示应允,并修书两封以解孙权、陆逊二人之惑,又遣使往陇右告知杨清汉中诸军将依计而行。

之前,诸葛亮曾问计杨清进兵关中的方略,杨清在深思熟虑之后一连献了两条计策。

首先,他建议诸葛亮北伐关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渭水一线,应该向汧县、漆县两地施压,以牵制曹魏在关中北部的兵力。

此举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曹魏在关中的布防虽是面面俱到,但重兵还是集结在渭水一线,关中北部的兵力相比较而言是偏少的。

因此,就算诸葛亮攻打陈仓受阻,杨清也可乘势从北面杀出,攻占一二城池,作为立足之地,为后续一举攻取关中、收复长安做准备。

所以,如此部署在南线可以相机围点打援,若是围点打援不成,就可顺势转为声东击西,在关中北部寻找突破口,这样一来战事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汉军手里了。

至于杨清的第二条计策则是针对如何攻破陈仓的,虽然眼下的陈仓守将不是原本历史中的郝昭,但郭淮此人论起军事能力来说应该还在郝昭之上,所以诸葛亮这回想要在短时间内破城同样很困难。

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攻打一座将良兵精、粮草充裕的坚城本就是件不容易之事。

不说春秋战国,就是近数十年来各家诸侯之所以能够成功攻占位置险要的坚城或重镇,大都是通过长久的围困,致使守城一方出现粮草断绝、有人投降等不利情况后,才能有破城的希望。

如当年袁绍死后,曹操在建安九年出兵攻打袁氏的老巢邺城,曹操本人极擅用兵,手下谋臣如雨、强将如云,军士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精兵。

可就算如此,曹军也是久攻邺城不下,从三月份一直打到了八月份,期间使用了穴攻、土山、水攻等各种方法,就是破不了邺城的城防。

最后还是因为守将审配的侄子审荣丧失了信心,主动开城投降,这才让曹操将邺城这座袁氏的大本营收入囊中,不然曹操想要破城,恐怕还要花更长的时间。

东吴这边也是一样,当年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周瑜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江陵也是久攻不下,最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使尽各种计策,才使曹军损失惨重,曹仁见事不可为主动弃城退走,这才让东吴获得了南郡。

可见在当下这个没有火炮的时代,想要用外力攻破一座坚城是很困难的,破城的最好办法还是要从城池内部着手。

所以杨清决定效法水浒里的第一军师智多星吴用吴学究先生,此公虽是水浒传这一话本中的人物,但作者施耐庵曾在张士诚的手下做过谋士,因此水浒里的战事描写极其贴近真实的宋明时期的战争。

故而,杨清以为可从中借鉴一二。吴用虽然战略水平不足,但在战术方面可称道者甚多,尤其擅长攻坚,此公的攻城战绩在水浒书中可称顶尖,就是与三国演义里的一应谋士相比也是十分亮眼的。

在大聚义前吴用就已有了攻破高唐州、青州、大名府等大城的骄人战绩,他极其擅长通过里应外合之策来破城,而且他使用里应外合的手段并不单一,奇招频出,或遣人先行潜进城内、或擒获一二守将赚开城门、或扮作援军骗开城门等等。

故而杨清向诸葛亮建议若定要攻取陈仓,就必须采用里应外合之计,他就将吴用破城的各种招数向诸葛亮讲了一遍,并提醒诸葛亮如果采纳一二手段就要早做准备。

诸葛亮看了杨清的回信之后,也是对他所献的里应外合之术颇感吃惊,尤其信中还写有一二阴损招数,让诸葛亮看得是目瞪口呆,当即就有一股将杨清唤回汉中臭骂一顿的冲动。

不过若是杨清知道诸葛亮怪他手段太毒,定要大呼冤枉,这些计策都是人家吴用想出来的,他只是借鉴而已。

再说了,战场争斗本就要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不将这些阴损招数用在百姓身上,偶尔为之也是正常的。

然而诸葛亮用兵向来是堂堂正正,就是在面对魏兵这些敌人之时也是存了几分仁厚之心,因此他摒弃了那些阴损手段,只采用了派人先行混进陈仓城内这一个招数。

只是这两三个月以来,魏军在陈仓的防备甚严,对进城的人都要登记、验籍、搜查,故而派人混进陈仓的效果不是很好,直到现在也不过近百人而已。

“丞相,潜入陈仓的人员到现在只有九十几人,而且城内潜伏多年的游卫也只能提供部分兵器,所以敏以为里应外合之计还须另想办法。”

西潭山上的府营内诸葛亮正在召集众将商议出兵陈仓的事宜,卫敏首先向他汇报内应安排的情况。

诸葛亮沉吟片刻后,笑着说道:“无妨,里应外合之法本就是尝试一番,目前效果既然不佳,那就让内应们暂且按兵不动,待我大军杀到陈仓城下再做计较。”

“诺。”

诸葛亮看着众人继续说道:“诸位,吾已上表天子请命出师,近日天子必有答复传来汉中,因此我军北上攻打陈仓的日子就快到了。

东线魏军虽在皖城被吴军击败,然而孙权遣人通报荆州的司马懿仍在厉兵秣马、大治水军,似有卷土重来之势,所以东线魏军仍在被吴军牵制之中,我等可放心北上。”

碍于当下的交通条件,汉吴两家虽有配合伐魏的意愿,但并不能完全达到同时出兵的效果。

就像这次吴魏相攻,当东吴取得石亭大捷的消息传到蜀中之时,已距大战过了足足一个月,所以不少人担心在东线战事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出兵似有势单力薄的态势。

幸好,曹魏仍有再与东吴大战一场的打算,这才让众人放下心来,决定依照之前的部署发动第二次北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