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二百一十二章 锦江谍事

季汉当兴 第二百一十二章 锦江谍事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夏成都的天气温和宜人,此时不冷不热,正是适合人们出去游玩。

一艘游船缓缓在锦江上驶着,荡起阵阵水波,和煦的清风轻轻地拂过立在船头的杨清,吹起了他青色的衣袍和白色的方巾。

「杨大哥,风吹久了对身体不好,进来尝尝糕点吧。」船舱内夏侯月看着外面飘然出尘的身影柔声说道。

「无妨,这风不大,吹一吹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杨清摆手笑道。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但他还是回到了舱内,拿起几案上的糕点尝了一块,赞道:「嗯,这米糕香甜软糯,真是美味。」

「君侯爱吃可要多吃些,这可是我家娘子亲手做的。」一旁伺候的木兰笑着说道。

夏侯月狠狠地瞪了木兰一眼,佯怒道:「要你这妮子多嘴。」又羞涩地说道:「做得不好,杨大哥见笑了。」

「哪有不好,月娘实在是太谦虚了,我看有这么好的厨艺月娘都可以在城内开一家糕点铺子了。」

夏侯月面上一红,微微笑道:「我这点厨艺哪敢到外面去献丑,只要杨大哥不觉得难吃我就心满意足了。」

「嗯,今日出来有美景看、有美食吃,真是不虚此行啊。」杨清感慨道,当然他还有一句有美人陪没有说出来。

明日他就要启程出使东吴了,故而今日杨清特地邀请夏侯月到城外泛舟游玩,既是为了告别,又是为了对他走后夏侯月如何应对王普等人做一个安排。

自见过卫敏韩冲二人之后,杨清对王普这些潜伏在成都的曹魏校事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虽然碍于游卫府的规矩和他的官位职责所限,卫敏没有告诉他王普背后那位代号青雀的曹魏高级间谍的身份,但卫敏还是向他透露了一些内情。

知晓了这些情报,杨清对夏侯月今后的安排和行动就更加有底了,因此今日这才邀她出来游船,在这江水上的船舱中谈论谍报方面的事情自是安全的。

「木兰、小蝶,你们先出去,告诉外面的吴缺,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进来。」又说了些趣话后,杨清屏退了左右。

「月娘,明日我出发之后,王普他们必定还会问你打探出此次使吴的目的没有,今天我就告诉你如何回话。」杨清低声地说道。

原来自从朝廷公布由他领衔出使东吴之后,王普就曾多次找上夏侯月,命她从杨清身上获取此次季汉使吴的主要目的。

为了演的逼真,夏侯月前几次都是以暂无进展为由搪塞了过去,拖到现在是该给王普他们尝点甜头了,顺便再帮夏侯月巩固一下地位。

闻言夏侯月也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嗯,杨大哥请说。」

「你只须向王普如此回话,就说此次出使东吴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为了巩固两国盟好,二是向孙权通报平定南中的情况,三是商谈在白帝和巫山之间设立榷场互市货物。」说完,杨清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这三个目的其实都是真的,但最主要的目的杨清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趁曹丕病重连吴攻魏,不过有了这三个情报,料想夏侯月也足以交差了。

且这三个目的虽也重大,但大汉并不怕泄露,不是常规动作就是日后要公之于众的,让夏侯月提早透露给魏国也无伤大局。

「月娘记住了吗?」

夏侯月点了点头:「月儿记住了。只是若王普问起我获得情报的细节,又该如何回话?」

杨清笑道:「这个我也有了腹稿,你只须如此如此......」

商议完应付魏谍的细节之后,杨清和夏侯月总算可以放下心好生观赏锦江两岸的风景。

游完了江景,众人又上岸来到了南岸的锦官城

参观了此处织绣蜀锦的壮观情形,织机繁多,织工稠密,技艺高超,巧夺天工,众人看得兴起,直到午时方归。

诸葛府书房内,诸葛亮正在叮嘱杨清面见孙权时要注意的事项,并将昔日一干东吴故人的品性一一道出,以便杨清到达东吴后从容行事。

游船回到家与夏侯月一起用过午饭之后,杨清本欲整理一下明日出行的行李,忽闻诸葛亮相请,来到诸葛府之后这才晓得是他有事交代。

眼见诸事要点杨清都已领会,诸葛亮又从案桌上拿出三封书信递给了杨清:「一封是给吴王孙权的,一封是给辅国将军、荆州牧陆逊的,一封是给吾兄诸葛瑾的,前两封是公事,后一封是家事,劳汝送达。」

「丞相放心,清定当送至,不误大事。」杨清接过书信贴身收好。

「到了东吴之后,汝要好生观察陆逊将军,此人深谋远虑、智略过人,乃是天下少有的奇才,汝可与其结识,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大汉都有好处,你明白吗?」

杨清拱手一拜,回道:「多谢丞相指点,清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他知道,东吴诸臣中当以陆逊为首,此人才智卓绝,又深得孙权信任和器重,故而了解此人的性格、行为方式、爱好等不仅对现在的汉吴关系非常重要,而且对未来的汉吴关系更重要。

至于未来汉吴关系如何,诸葛亮和杨清都未挑明,二人心知肚明,一切都在不言中。

「二位重臣谈饿了吧,吃些东西填填肚子。」

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在门外传来,很快人随声至,黄月英领着诸葛果走了进来,二人手中都端有茶水吃食。

「见过夫人、诸葛娘子。」见二人进来,杨清起身行礼。

「杨参军有礼。」诸葛果微微一笑,福了一礼。

黄月英放下手中的餐盘,看着杨清不满地说道:「杨参军如今官拜上将、爵封亭侯,果然春风得意、容光焕发,真是可喜可贺,怎么回来也不让我等沾沾喜气?」

「这是怪我回到成都没来看望她啊?」

杨清暗道不好,赶紧拱手赔笑:「夫人这么说真是折煞小子了,丞相和夫人平日里事务繁多,清回来之后又一时抽不开身,故而没来拜访,还望夫人恕罪。」

「哼,抽不开身?怎么我听说你在家那几日呼朋唤友、酒宴不断啊?」

「这......」

杨清一时无言以对,只得讪笑了两声,幸好诸葛亮出言解围:「好了细君,就不好埋怨这小子了,他今日不是来了吗?」

见自家丈夫出面,黄月英还是很给面子的,虽然知道今日并非杨清主动登门拜访,但她也并非真的刁难,顺势借坡下驴,揭过了此节。

「怎么不见伯松兄?」众人说了会儿话,又用了些茶水点心,杨清突然问道。

诸葛果道:「兄长今日陪嫂子回娘家去了。」

「哦?伯松是何时成的亲啊?」杨清奇道。

「就在参军去越巂后不久,现在我那小侄儿都有一岁了。」

杨清又是一惊,不料诸葛乔动作这么快,昔日还是个有些腼腆的青年,不想现在已成人父了。

「恭喜丞相、夫人,抱得麟孙。」杨清拱手祝贺了一声,又抱怨道:「唉,伯松也忒不仗义了,成亲生子也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表示一番心意。」

「那时你在越巂对阵高定,正是战事紧张之时,丞相又不愿大办伯松的婚事,故而未曾给你去信。」黄月英解释道。

「原来如此。」杨清点了点头。

黄月英又道:「对了明之,说来你比伯松还年长个一两岁,你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吧,听说那位

夏侯娘子与你交往密切,是否好事将近?」

说罢,一双慧眼紧紧地注视着杨清,似乎要从他脸上瞧出什么。

「怎么说到我身上了?」

杨清轻咳了一声,回道:「夫人说笑了,汉贼未灭,何以家为?」

「你倒是好志向。不过,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考虑此事了。」说完,黄月英看了在一旁仔细聆听的女儿一眼,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

「多谢夫人关心,清铭记于心。」杨清拱手谢道。

其实他与夏侯月的关系只差一层窗户纸了,只是两人皆知在了结反间曹魏一事之前,二人都不会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在诸葛家用过晚膳之后,杨清回到了家中,抬头望向隔壁的阁楼,只见烛火通明,想起明日就要离去,唤来木兰提了一盏灯笼从院墙小门走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