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训夫攻略 > 第四百一十章 周礼之苦

训夫攻略 第四百一十章 周礼之苦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媳妇交给自己的活儿,郑智不存在做不好的事,周礼就这么被划拉进伯府了,还被妻子的外甥追着屁股问:“四姨父,表弟何时能来?”

郑宇并不缺表弟,但是他娘叫他问,他当然得听从。听从,并执行得很漂亮。是以,唇红齿白的男孩,一脸好奇地说:“听说他们还没来过顺天府呢,顺天府是京师,他为何不来顺天府?还是四姨父家没有银子,出不路费?若是这个,银子我有哦。”

这话说的!

虽然姐夫杨旦非常有礼地挪开了视线不说,还假装没听见,但周礼依旧窘迫交加。这时,只听郑智训斥儿子:“不要乱说,谁家能差这点子路费?”

周家,还真差,周礼满嘴苦涩。

顾遥从小荷和顾迎嘴里套出周家的经济状况后,方知周礼之所以没拒绝住进伯府,不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是因为——穷!

周礼的表妹陈姨娘,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孙女。老夫人在世之际,陈姨娘的日子不比顾迎差。虽说有顾迎只节俭之故,但老夫人贴补侄孙女,也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为此,大房的人早就不满了。老夫人孝期已过,两房直接分家。

这一分,二房捉襟见肘。

周礼两口子之所以提前北上,乃因囊中羞涩。十个孩子啊,便是吃饭,一日也要不少银子,何况几个男孩子还得读书。周母不是没想过叫儿媳妇贴补家用,但是顾迎明确说了,自己的陪嫁少,已经一分为二,要给两个闺女做嫁妆的。

“儿媳母亲便是这般做的。”

周母十分明白那个只见过一面的亲家母在顾迎心中的地位,再一想,庶女的嫁妆能有几个,少不得放弃。

按照周母的意思,多几个人北上,就能省家里的几口嚼头,两位嫡出的姑娘并嫡出的孙子少不得要跟的;大孙子和二孙子,才是周母的心头宝,也是要跟的;陈姨娘生的都跟着了,没道理不叫小荷所出的一双儿女不跟啊!一圈捋下来,北上的路费又不够了。

周母一咬牙,拍板,大家都别去了!顾迎不出家用可以,家里条件这样,总不能让你的儿女过不好年呗?衣裳压岁钱留出来吧。顾迎一直以嫡母自居,偏心自己的子女,对其他人却也不差的。一听这话有理,留了银钱和买好了布料,好给大家做新衣裳。

小荷哭着对顾遥道:“奴婢苦劝不住,四姑奶奶非要出,奴婢也是没办法啊。”

她倒不是哭银子,而是,顾迎所出的孩子,好歹是嫡出,外家又给力,没人敢克扣;她那一双儿女,还不知怎样可怜了呢。

顾遥已经安排儿子去叫周礼难受了,便不说别的,问顾迎:“太康的年礼——”

“我每年都送的,便是我不送,公婆也会提醒的。”顾迎如是道。

周母和周秀才都提醒,但是,一文不拔。周老夫人在时,公中到是会出一些。这几年,都是顾迎自己出了,混到一起了。小李氏不上心,顾佑只以为那是在顾遥和顾珍的映衬下才显得的少,便也不曾在意。以及,三个女儿婚后生活千差万别,顾佑却没什么愧疚。陪嫁上,他给三个闺女出的是一模一样的。

顾遥叹息,不去追求这背后的细节,只问顾迎:“所以,你们真的是因为路费,才没有从太康走的?”

“是真的。去太康要坐马车,时日慢,也比船资贵。”顾迎不是个一无所知的妇人,周母让她管家时,给她多少钱,她就做多少事。只半年下来,为了省钱,她真的是很擅长精打细算的。

会过日子是个好事,顾遥便不说了,提醒顾迎:“再怎么节俭,明日去杨家,你还是要备点礼的。”

“啊,明日就去啊?”顾迎毫无准备啊。

顾遥反问:“又没别个长辈在,明儿不去杨家,去哪里?蹇家么?别忘了,姑姑可是过继给张家了。我们私下来往那是私下的事,明面上的大礼,还是要遵从的。”

顾迎无话可说。

而在前头的杨旦听到后宅传来的话,随即笑道:“如此极好,家母和内子翘首以盼许久了。不知五妹夫是否得闲?”

丫鬟则道:“夫人说了,让伯爷也去。”

闻言,郑智立即对杨旦道:“有空,三姐夫晚上回去便备酒吧。”

丫鬟传完话,转身进了后院,周礼目瞪口呆之余,忍不住问郑智:“五妹夫,家里头的事,您都听五妹妹的不成?”

“也不是,大事听我的,小事自然要听媳妇的。怎么,四姐夫不是?我和三姐夫都是的呢。”郑智故意说道。

杨旦咳了咳,他想说,他媳妇虽然脾气有点大,但是人很好的,尤其是在自己面前,极为听话的。但是,郑智今日特别奇怪,他便不好戳破就是了。

他这不好意思,落入周礼眼中,便是真的不好随意了。

怕媳妇,当面点出来,大多数人还是会羞耻一下的。毕竟,文人还是要脸的。无耻这种事,只有郑智这种武将,才能做到。

周礼这一刻,动了投靠大姨子的心,然而,大姨子这会儿待产,杨府虽是官赐宅邸,但统共三进,只怕不能像郑家这样,直接给了他两个两进院子。一个居住,一个会客使用。周礼没有深深拒绝郑智的拉扯,这两个小院,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叹息的周礼,问起了杨旦举业上的事,试图把郑智排除在外。岂料,杨旦道:“我不参加下一次会试。”

原因?宣德皇帝已将自己登基后的第一场会试,交给了三位阁老。杨阁老既然是主要负责人,杨旦准备避嫌,他说:“来日方长,不急于这一时。”

你不急,我急啊,我家里快没米下锅了!周礼在心底呐喊着。不过,杨旦不参加的理由很妥当,他很懂。就像他身上这个举人功名,就是大伯父在祖母的逼迫下,给自己走了后门得来的。当时大伯父特意避开了一期,他才成了正正经经的举人。所以,杨旦便是走后门,也要换个别人主持的时候,周礼以己度人,如是作想。

周礼想了想,客气地问:“那我要避一避么?”

杨旦自信笑道:“不必。其实我父亲最是铁面无私,我又有必中的把握,届时被他点了,别人少不得说几句闲话,让我平白蒙冤。我既有这本事,为何叫别人说呢?”

原来情况不一样啊!

周礼心里苦,还不能言。杨阁老不徇私,他拿什么中进士?要寄希望于下一科么?

偏这时,郑智笑着道:“那这样,听闻金大人和杨阁老关系不睦,我跟陛下建议让他做下一科会试主考官,如何?”

挑杨家的仇人做主考官,自己还能落个好?周礼愤愤不平地看着郑智,完全忽略这个连襟能左右皇帝的想法,是件多么nx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