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训夫攻略 > 第四百零七章 真心以待

训夫攻略 第四百零七章 真心以待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是比亲哥哥还亲的兄长,一个是损友。郑智迷迷糊糊的,脑子没有任何思考,完全是下意识地说:“哪有这般复杂?查不到便查不到!他还能怎么着我大哥?”

这是完全的偏向自己啊,郑世子原本一肚子火,瞬间熄灭。

罢了,何必叫弟弟为难呢?不管怎样,今天下令的人,已经是新帝,自己是臣,听君之令是本份。郑世子拍了拍郑智,道:“好了,你也累了许久,快些回去睡吧。”

郑智确实好累,连日不曾睡足,今日又忙了一天,着实累,便十分不客气道:“嗯,大哥自己走吧,我困得紧,先回去睡了。”

说完,直接掉头就走,郑世子望天半晌,最终叹息走人。

郑智这边回房,却见媳妇披衣奋笔疾书,脑袋立即疼上了。他离开不到一刻钟,媳妇跟着起来就算了,那架势一看就是在给别人写信!

“在干嘛?”郑智边走边问。

“给孟七叔写信,马上就好。”

孟家当年只有孟贤一个搀和了赵王谋反的事,孟瑛和孟瑄等人,无辜躺枪。洪熙皇帝在位时,孟家不好伸冤,如今不同。孟家蛰伏多年,顾遥抽空再去英国公府走动走动,两边齐用力,孟家早日回归才是正经。

郑智靠着媳妇,抱怨:“我一走数月,你都不想我。我才离开这么一会儿,你就做别的了。你心里头,到底有没有我啊?”

“当然有!”顾遥用力地敷衍着,火速写完最后一个字,吹了吹,拿镇纸压着,反手搂着“大儿子”往回走,还道,“我心里啊,不仅有你,还只有你。就是想多陪你一会儿,才赶在你在的时候给孟家写信嘛。”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郑智这会儿脑子也不大清醒,就这么被忽悠过去了。待到他清醒之后,不用顾遥说,他也知道该提醒孟家了。于是,又后补了一封信送到辽东。

国丧期间,所有人都很憔悴,路确最为憔悴。他很想验证出手的是汉王,但是,他用尽心力,目前得出最大的可能,真的是另外一种说法。

洪熙帝,因女人而死。或者说,天热,身子虚,偏还行房事,各种巧合之下,皇帝就这么去了,着实令人无言。路确怎么也没想到是这种结果,一时间,有些懒懒散散的。

郑世子见他都不努力了,自己还努力个什么劲儿!主动忽略了洪熙帝最后宠爱的那个妃子,同汉王私下数次往来一事,专心致志地查武城侯的事。

这一查,还真查出问题了。

洪熙帝三七过后,郑世子上书请辞。理由是,刺杀一事当与汉王有关,而他和汉王私交甚笃,不再适合担任锦衣卫指挥史一职,也不适合彻查此事。

宣德皇帝收了大印后,赏了郑家万贯纸抄——实际不超过百两银子的购买力。

郑世子拉弟弟喝茶,因道:“你是对的。”

郑智和皇帝更熟稔,知道哥哥做到什么样,皇帝最满意。难得的是,郑世子听进去了。郑智憨笑之际,只听郑世子道:“不过,你别的都对,只一件漏算了。”

“哦?”

“东厂的能力,比你知道的要强。我怀疑,东厂已经查到汉王确切的谋反证据了。”郑世子保守地说道,说完,他又对郑智道,“路少卿这个人,很奇怪。”

郑智咳了咳个,略尴尬道:“你怀疑东厂,与路少卿何干?”

郑世子定定地看着弟弟,说:“你瞒了我什么事?我何时说过东厂的事与路少卿有关了?”

“难道不是?”就在这一瞬,郑智决定部分坦言,他理直气壮地说,“路少卿已经告诉我了,说东厂也在查刺杀的事,让我提醒大哥及时应对。”

“他为何对你如此用心?我瞧着,比自己的事还用心。”

郑智妆模作样,长叹一声,道:“还不是你弟妹?她总是吸引一些长辈,为她尽心尽力。路夫人也不知道打哪来的说法,说她今生无女,只因上一世亏欠了闺女——她才认了两个义女。到了遥儿的时候,说是菩萨托梦,遥儿就是她上一世的闺女。”

这些话,一半真一半假,又是各种匪夷所思,郑世子不信也没办法,因为世间有人相信这些。

“也就是说,路家把你当女婿了?”

郑智点了点头,道:“目前看来,似乎是这样。”

“怪道路夫人待几个孩子如此之好,亲孙子也不过如此罢了。”

郑智道:“今后只怕不会了。路右石给我来信了,说是准备入京。”

孙子回来了,路夫人当会偏心自己的孙子吧?郑智如是自信的想着。

就在兄弟认为宣德皇帝知道真相之际,宣德皇帝厚厚封赏了皇叔汉王和赵王。汉王带着赏赐返回封地乐安后,不时地上书提一些建议,宣德帝不仅采纳,着人立即去办,并亲书感谢信给汉王,又是一番赏赐答谢。

如此,到了年尾,人事大变革的时候。

首先,先帝封的那些文官,尤其是三杨、六部尚书等,他一个不改。朝堂上,宣德帝肯定了各位阁臣的能力,也表示自己和父亲的心是一样的。

其次,被先帝削弱的武将,又被宣德帝给复归了。不仅如此,他还准了孟家的申诉,赦免长房以外的所有人,孟瑛恢复侯爵,仍旧镇守保定府,还在京城赏赐了四进的宅邸。位置虽然不及别个功勋,但也不错了。

连番操作下来,户部尚书夏大人直接问了:“陛下,还都一事?”

年轻的帝王说:“父皇和祖父都葬在了昌平,天子守国门,并非祖父的空话,朕将执行到底!”

所有人便明白,他们的皇帝,兼顾了上两代的特色。文从洪熙帝,武尊永乐意志。这样,也是个好事吧?大部分人心中都妥协了,主要是,自己的利益没受损,除了夏大人。

户部的压力实在太大。

针对户部压力,宣德帝给出的方案是:“着南京守备郑和做出海准备。”

夏大人依旧不满意:“郑守备上次出海归来后,船只损失大半,这一准备,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出海三五年,户部如今的经费,不足以支撑顺天府的用度。”

任何时候,财务总监都是讨人厌的存在。

宣德帝需要帮手,一扫众文臣。大家各有各的好,竟扒拉不出一个能替他分忧的人……皇帝忧伤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