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训夫攻略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蝴蝶效应

训夫攻略 第三百八十七章 蝴蝶效应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路确非常严肃地说了一个问题:“我仔细想了下,历史可能会发生细微改变。”

“什么意思?”顾遥立即紧张了。她男人还在北地呢,能不紧张?

路确还以为她担心的是蝴蝶效应引起自身改变,便温声安慰:“字面意思,一些历史事件,要么是史书记载的不对,要么是因为我们的到来,引发了蝴蝶效应。不过,虽然引发了蝴蝶效应,但我们不是本体回到这里,不会有生命危险。”

原来是这事,顾遥立即松了口气。她松了口气,路确便把话题拉回来,问出今日的主要目的:“武将圈子,你主要跑的是徐家?”

这是明面上的,至于私底下,顾遥小声道:“我曾经看过一篇,写的是英国公……书中,他家在后来的功勋中,拥有极高的地位。结合时下,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很高。通过徐家,我接触了英国公府世子夫人和两位姑娘后,又派人测过,这家人根正苗红,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言辞和行动。”

前面的说辞叫人无语,中间分析有点道理,最后的部分又勾起别人的兴趣。路确这才发现,顾遥具有撰写文书的才能。彼时不着急说这个,他顺着心意问顾遥:“你怎么测的?”

“何福不是买兵部的车驾司么?他说乐安洲的车驾多了后,我着人买了一些,又找了几个应天府的人,来扮演汉王府的谋士,添置了部分当地的特色服饰细节,却又在大面上让他们着京城的杂衣……”

顾遥缓缓说着,听罢,路确道:“怪道英国公离开前嘱咐英国公世子加大京城守卫。”

“这个影响很大么?”顾遥问道。

“这个的影响不大,只是让汉王的胜率更低。还有,我所说的改变,倒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太孙那里。太孙原本不会参加这次北征才是,现在,他不仅参加了,这一年也都在边疆待着,甚至是去年鞭挞进犯大明,便是他带人最先发现的。”

顾遥觉得这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比之前的优势。路夫人非常给面子,立即表示认同。

路确则道:“只怕有了太孙掺和的圣旨,会成为一些人的把柄。”

顾遥不打算去琢磨这些,主要是因为没那能力纠结这些曲曲折折的人心,便道:“哪用操那么多的心?陛下坐上这位置,能力才是关键。那俩父子可是正统的继承人,这样还受不住自己的地位,败了反而更好。”

路确笑了。

好吧,他白担忧了。这闺女可能经验不足,但是很拎得清。如此,他们等待结果便是。

结果还是有了些许变动。

因为顾遥提前和郑智透露了一些,关注陛下的身体。郑智再转给太孙,太孙日日盯着永乐皇帝的身体。小心翼翼的收获,永乐皇帝抵达京城时,还有气在。太子,便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接管了大明的江山。乐安洲虽然近,但是,接到消息并抵达京城奔丧时,已经是太子登基为帝之时。

国丧家丧,太康的顾家二房,却是一片欢喜。首先,三姑奶奶的公公,曾因太子身陷囹圄的杨士奇,不仅重见天日,担任大明内阁第一任首辅,开启了内阁辅政的王朝。大明官职,文管二品是极限,如六部的尚书,大理寺卿等等。杨阁老等三位东宫旧臣,身为第一大学士,直接加封一品。又为了实权,让几位重臣兼了六部尚书。其中,杨阁老兼了兵部尚书。原本就深受婆家敬重的五姑奶奶,一跃成为有实权的首辅嫡长媳。

和顾家的欢乐不同,顾珍哭得不能自已。杨家的这一翻身,只晚了三个月,那个疼爱自己,一心惦记自己的老人,却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为感谢顾老夫人当年对杨家的帮助,杨家北上途中特意从太康经过,从杨首辅开始,所有人都祭拜了顾老夫人。

这是老夫人的荣耀,也是顾家的荣耀。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顾佑守孝后的复起,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顾家第二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老一代的姑爷,原吏部尚书蹇义,继续管着吏部外,加封太子少师。

顾老爷子孝期才过,便坚持分家霸占,不,是取回顾家全部家产的顾大老爷,这会儿却是躲在小妾那里,一面大口喝酒,一面心疼到吐血。

首辅啊!

大夫人方氏已经和夫婿分居多年,她得了消息,整理了祭奠的用品,带着儿媳妇孙子去二房。至于大老爷,要死要活随意。至于家财,家里的银子,大老爷都拿走了。他不会管理田庄,大夫人拿着老太爷的遗嘱,理所当然地接了地契,连收益都不打算丢给大老爷。

醉生梦死的大老爷,还不知道自己下半年将要面对经济问题。这会儿,手里有银子的陈姨娘,只想着给儿子说亲。(题外话,作者君怎么记得自己把顾言写死过?)

二夫人小李氏接待了长房的人,见不是贵重的礼品便收下了。随即,她又拿了一打银票,递给方氏,并道:“老爷说自家人,便不要这一成五的抽成了。”

大房的地都在顾佑名下,可以免田税。按照规矩,该给一成五的利。秋收已结束,方氏日前才送来的份子钱,小李氏收了,被顾佑说了一顿,这不,便又赶紧退了回来。

她夫婿说的对,自家不差这点银子,还是大方一点吧。没准,没准日后又是善缘呢!当然,后一句不是她夫婿说的。毕竟,她夫婿和婆婆一个样,是真善人。

发丧,哭丧,登基,大赦天下,一系列下来,文武百官才得闲之际,新帝政令开始。

皇帝要迁都,迁回应天府。

闹呢!这是百姓的声音。

但是,从户部老大夏尚书开始,明确核算出定都北京的额外开销。从经济角度来说,夏尚书坚持回迁更省国库。

吵吵嚷嚷中,新帝显示其肖似其父的一面。借着文官集团的支持,硬是拍下了这事,与洪熙元年,勒令太孙南下应天府,做迁都准备。

郑智现在堂前的梅树下,思考良久,来找顾遥。

“遥遥,你,你们身上有秘密,你不说,我不问。我想知道,是不是,迁都最后没成?”

顾遥支支吾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