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训夫攻略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菊落宫家

训夫攻略 第一百七十七章 菊落宫家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遥最后从郑智这里取走了一千五百两。

在她走后,因青山管账不力,郑智严厉教训了他一顿,还要扣他饷银,来节俭开支。最后,在青山的死缠烂打、赌咒发誓下,这项惩罚不了了之。

顾遥只出一千五百两,自然被姚飞飞喷了一顿。

宋海棠预计何福本次科举没戏,便打算和何福在京城再待三年。一来供何福在国子监读书,二来,经营下乡思。

至于顺天府,宋海棠才收到一封信,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首先,顺天府的女官身份,从第一年种玉米至今,已有五个年头,顺天府治下,绝大多数农夫已掌握了种植技巧。所以,宋海棠这女官,已属于挂名收点小钱阶段。去年,宋海棠已经不下田了,顾同知下田的日子也逐渐减少。

第二个,乡思客栈。乡思的事,有顾遥,有郑家,还有那些老熟人,已经步入正轨,她这个“总经理”,其实已经不太需要了。

最后,她原本放不下的,只有宋家。更确切的说,她放不下的,是宋秋菊那只小尾巴。那只陪伴她度过了两世为人,最艰难的小尾巴。

才收到的信,便是宋秋菊写来的。信里,宋秋菊说,她定亲了,自己给自己定的,未婚夫是蒙学馆里头的少年,叫宫华。

再找顾遥问了一嘴宫华的事后,宋海棠笑了。

去年秋收后,宋秋菊在海棠的帮助下,弄了个小绣庄。名字叫绣庄,只有一间店面的那种。虽小,却也是稳定地赚钱中。

宫华家便在铺子后头。

得知寡妇宫婶努力做针线,是为了供养儿子读书时,只识了两年字的宋秋菊,很是热心地,教宫母花式刺绣,给宫家添生计。

起初,宫母感激她,但不曾有想法。

因为身份,开绣庄,那也是商户。宫家努力供儿子出来,不想他娶个商女。然后,半年处下来,宫母忍不住动心了。宋秋菊,性子好,人漂亮又能干,温柔大方,还识字,色色都好。

有舍才有得。

宫母便想,老秀才不少的说。没准儿子一辈子举业无望呢?啊呸呸,我儿子才不会!总之,纠结了许久的宫母,那日看着高大英俊的儿子,终于忍不住了。

婚姻大事,极为重要。宫华想了想,依着宫母的意思,打着给送成品的名头,去了绣庄。

一进门,少女泠泠的声音,自帘后传来:“烦请离去。店小,不接待男子。”

这么直白的拒绝,宫华不以为意。在豆腐巷,宫家的人,才是最直的人,直到“傻愣”那种。

宫华举起手中的包袱,因道:“我姓宫,巷西第三条胡同第二户,便是我家,我娘说你去过的。我娘身子不适,让我把包东西送来。”

一听是宫家,秋菊掀帘而出,关心地问:“宫婶子哪里不适?”

少女盈盈秋水目,目光温柔,暖人心脾,宫华说不话来,红着脸侧首同时,不答反教导起宋秋菊:“姑娘独自守着这铺子,最好,不要接待男子。”

迂腐!

宋秋菊不喜他这态度,便道:“我先前说过了,小店不接待男子。记性不好,还指责别人,书白读了不成!”

拉直了柳眉,方才温柔似水的少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可碰触的高冷。这个绣娘,到还真是不同啊。宫华只注意看宋秋菊了,压根不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在说:“记性和读书没关系,书读了,就不会白读。”

宋秋菊挑了挑眉,终于想起来豆腐巷关于宫家的传闻,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少女感慨过后,去收拢桌子上的包袱,嘱咐了宫华一句:“宫婶子平日里最是节俭,实在太不舒服,活计便不着急先做。该请大夫的时候,你们别由着她倔,直接去请。若是差钱,来我这里取便是。我今日不得闲,明日再去瞧宫婶子。”

说完,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看她要进后头,直接的宫华,叫住了宋秋菊:“宋姑娘,我骗了你。”

“嗯?”

宋秋菊驻足,回首,等着宫华解释。不过,在那之前,她先声明一件事:“我没有恐吓你,我姐姐是顺天府的女官,是顾同知的下属,还和姚家交好。你知道的,这一带的铺子,有一半是姚家的。你要是想做什么,掂量一二再做不迟。”

宫华听了这话,丝毫不受影响,该说的话,照旧吐了出来:“我娘没病,她说她看上你了,想聘你做我媳妇,我就想来看看你。看完了,我觉得你很好。你家在哪?能让我娘去你家提亲吗?”

一直很淡定,尤其是这两年很霸气的宋秋菊,白净的小脸,霎时如晚霞,红得发甜。恼羞成怒的姑娘,怒道:“你胡说什么!”

宫华一本正经地解释:“我没有胡说,我宫华敢对天发誓,若有半句谎言——”

宋秋菊哪肯听他再说,动手推人,却因心绪不宁,推歪了方向,没推走宫华,反而摔向一侧。

和十岁的郑智不同,宫华非常顺手地将人接住,抱了个满怀。事情到了这里,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宋秋菊甩宫华一巴掌,一个是两个人,互相看对了眼,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宋秋菊哪一个都没选,起身,道谢,撵走了宫华。

宫华家去后和母亲说了自己的意愿,宫母一听宋秋菊似乎还挺有来头,这才赶紧去打探,然而,宋秋菊却没了痕迹。

宋秋菊自来便是个有主意的。

信里,她告诉宋海棠,自己求了大姐夫张胜,进了蒙学馆做散工,近距离观察了宫华一个月后,方又出现在宫家人的视野里。

这时,宫母早没了当初的顾虑,只恨自己太想当然,出手太晚了!

不就个铺子么?放别人名下的,掏点小钱就是。何况,女子名下有铺子,也算不得商户。到底是商是农,取决的是户籍啊!

宫母才不似蠢儿子那般傻,笑眯眯地表示:“年底了,今年多亏了你,我家的日子才松快一些。我呢,想去见见你母亲,当面感谢。”

以宋秋菊的聪慧,岂能不知这里头的意思?她乖巧地报了家门,如同听来的消息一样,阮家庄,何二郎的小闺女。宫母开心地咧嘴笑,满脸褶子,傻乎乎地出了门。

海棠娘却不怎么满意这桩婚事。

宫父因为耿直丢了性命,宫母寡母带大的儿子,这样的家庭-……能遇到何婆婆的,又有几人?最后,是宫华央了袁方出面做媒,海棠娘才应下了亲事。

宋家最后一个姑娘,有了着落,宋海棠这才决定近几年不归顺天府。至于宫华如何,顾遥来年便要回的,有她看着,宋海棠并不担忧。何况,她对宋秋菊有信心,相信妹妹的眼光。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