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训夫攻略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守身如玉

训夫攻略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守身如玉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初南北教育资源相差太多,毫不客气地说,至少差了百年。顾知县那会儿顾知县能捡到合适的一个秀才,运气乃第一要素。突如其来了个举人,顾遥下意识地觉得有问题。

路夫人会心一笑,道:“谷举人是密云人,今岁二十出头,永乐四年会试落第后,立誓不中进士不出仕。这不,先去找了我家老爷,才又过来的,才耽误了时辰。”

顾遥恍然。

举人想找人指点,不是大儒就是进士前辈。在顺天府,别说大儒,就说进士,翻翻历年榜单,看下那些进士的户籍,便知这事有多难。

明初最夸张的一次大比,是洪武三十年。

那年春榜进士,北方学子的个数,大写的零。北方学子闹了一场后,朱元璋在夏季又开了一场会试,特意增加了几十名北人进士,才了结这桩公案。

看好了,是北人进士,不是北平进士。

那年夏榜的进士,头名是山东的,下剩的大都也是山东、河北两处的。顺天府,或者说北平布政司,咳咳,真没有。而顺天府各级官员,从上到下一共三进士,路知府是其中一个。先见路知府再来蒙学馆,想必,这是做好了私下交易。

顾遥如此猜测着,面上笑道:“原来,谷举人和武安侯是同乡。”

顾遥说得肯定,路夫人又同她亲近,谷举人便以为她是路家人,因而颔首,温声道:“小生能有今日,全赖武安侯相助。小生无以为报,只好将一身本事,教与郑四爷,以报侯爷恩情。”

顾遥低头不语。

真能装!这里获利最多的,便是你好吗?来蒙学馆,不仅能继续报郑家的恩,给自己找了免费的师父,又能挣到银子,天字堂的月薪五两……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袁方方上前作揖,笑道:“如此再好不过了,有谷举人在,天字堂便能开课了。”

谷举人忙问天字堂是什么,一听是做制艺的,忙道:“在下才疏学浅,与制艺不大通,当不得天字堂的夫子。”

顾遥岂肯听他磨叽,只道:“谷举人过谦了。若是天字堂有人报,还请谷举人免为其难接管一下。”

谷举人原本只当顾遥是路家的孩子,这会儿听她口气生硬,硬是压着不悦,问路夫人:“这位姑娘是?”

“忘了介绍,这位是宛平知县顾仲和之女,这蒙学馆,便是顾姑娘在保定候的支持下建造的。”说完,路夫人又指着袁方道,“这位袁夫子,是蒙学馆的馆长。”

十一二岁的姑娘开书院,十五六孱弱的少年做馆长,这是有钱人家的任性不成?

谷举人开始后悔了。

跟来的郑聪,却是好奇地看着顾遥,问:“你就是顾姐姐?”

顾遥颔首,小家伙立即奔向顾遥,爬上她的膝盖,在她耳畔低声道:“三哥叫我保护你。”

说完,不等顾遥说啥,小家伙转过头来,对谷举人道:“你要听顾姐姐的话,不然,我不跟着你读书了。”

顾遥扶着摇摇晃晃的小家伙,面上哭笑不得,心底却是抑制不住的欢快。

郑智的用心,好温暖。

心情愉悦了,顾遥看谷举人也没那么不顺眼了。明白时下读书人都有些破性子,她上前一步,站在袁方侧后方,望着谷举人道:“前日看到一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小女子不才,以‘小人不知天命本为天命,君子使其知令其畏亦为天命’破题,,不知谷举人意下如何?”

谷举人微怔,回神后,赞道:“顾姑娘所言君子令小人知天命,恰乃为官者所行之事,没有比这更好的回答了。”

袁方看了她一眼,很不给面子道:“这句,可是保定侯所破?”

顾遥怒:“袁夫子不信自己便罢了,怎能不信弟子?题目是孟爷爷出的,破题的是我,不信你问他去。”

“乖,不闹。”

袁夫子不走心地安抚了徒弟一下,转向谷举人:“袁某虽小几岁,读书日子不比谷兄少几何。奈何身子骨不行,不能参加科举。无功名在身,不好做这天字堂的夫子,还望谷兄见谅。且路夫人方才只是提了一嘴,要考秀才的人并不多。即便有,也不见得来蒙学馆。若来了蒙学馆,那也不是外人,都是谷兄同乡。谷兄略施绵薄之力,能叫顺天多出一二秀才,乃顺天府之幸。”

他把话说到这份上,谷举人心下虽还有些别扭,却再无推辞之理,不得不点头应允。果然如袁方所料,无人报天字堂,谷举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四月初二,蒙学馆如期开课。

因郑聪是郑智一母同胞的弟弟,顾遥便把五岁的商哥儿也塞了进来,日日都来蒙学馆,关注最多的,便是郑聪和商哥儿所在的黄字堂。他们那一堂,均为六岁以下孩童,顾遥每次来的时候,便给大家整些吃的、喝的,顺道教一教孩子们。不过月余,顾遥已成了这帮孩子心中的女神,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今年,顾遥却不好去庄子上避暑。

玉米今年大面积种植,宋海棠和顾知县几个,忙得像个陀螺,穿梭于宛平农田,像一个技术员一样,指导着玉米种植户。宋海棠又是个小姑娘,即便又有武安侯府的军士做保,玉米种植开导工作,也极为困难。

顾知县忙,皇帝更忙。

安排北京大小事之后,山东山西一通转悠,将昌平定为皇陵所在地。在北地官员实地考察之前,特从京师要了个人来。要的不是别人,顾知县堂弟、顾遥三堂叔,御史顾礼卿是也。倒不是永乐皇帝钦点的,他只是要个御史,顾礼卿被其上司派来的。

顾知县百忙之中抽空回来一趟,叫顾遥将私宅收拾出来,还道:“你三婶必定跟来的,仔细些。”

顾遥一面应诺,一面问:“三婶跟着三叔,母亲怎不来?”

顾知县面带遗憾道:“不同的。你三婶是我们的小师妹,若无你三婶啊,你三叔的仕途可不会这般顺利。你母亲呢,她来了也帮不上什么,不若在家照料你祖母、兄长姐妹。”

“哪有人天生就会的?母亲不会,爹爹教就是了。”

顾知县叹道:“后宅交涉,爹也不会啊。”

顾遥不放弃,仍道:“那爹让母亲过来呗,正好和三婶学学。”

“此事再议。”

顾遥撇嘴。

顾知县这么说,就是不愿意谈,以后也不要提的意思。想着她爹这些年跟个和尚似的,顾遥忽然道:“爹,你不会在为我姨娘守身如玉吧?”

顾知县落荒而逃,顾遥目瞪口呆。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