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训夫攻略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孟善致仕

训夫攻略 第一百二十五章 孟善致仕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智离开的前一日,不止和顾遥告别,还提醒了她一件事,顾遥一直不好和顾知县开口,琴姨娘送上门的机会,她如何不把握?不等顾知县开口,她含笑引琴姨娘上道:“我带着商哥儿可以,只怕琴姨娘不放心。”

琴姨娘立即道:“这有何难?卑妾也跟着去就是了。”

她的话音方落,顾知县疑惑望来,顾遥敛笑,冷冷地看着琴姨娘,不言语。

琴姨娘心底有鬼,忙道:“这,这也是为了六少爷……五姑娘不同意,直说就是,干嘛这么看着卑妾?”

干嘛看你?顾知县也无语了。

收下琴姨娘,不代表他对琴姨娘没有防备。准确说来,看在琴姨娘生了儿子的份上,他不在意琴姨娘整日做了什么,只要不损顾家利益就好。琴姨娘若是个聪慧的,紧紧抓住儿子,将来定然衣食无忧,这是顾知县的想法,也是时下很多人的想法。

但是,琴姨娘显然不这么认为。

顾遥冷笑道:“到底是为了商哥儿,还是别的,琴姨娘自己知道。您一离家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也就爹爹好说话,琴姨娘这般的,就是哪家正房夫人都没这好命。不过,此事爹爹同意,我便不说什么了。只想问琴姨娘一句,您每次去赵王府时,怎不惦记商哥儿了?”

商哥儿懵懵懂懂,只听见自己的名字,跟着道:“怎不惦记商哥儿呢?”

顾遥立即意识到问题,不该在孩子面前讨论这些,当即示意顾知县搞定自己的女人,她则拉着商哥儿去一侧,扯了一张纸,刷刷落笔,写了商哥儿的每日任务。

“你把上头的事都做好了,姐姐就回来了。不过,这些事姐姐都觉得不容易,商哥儿能做到么?”

商哥儿也觉得很难,小眉头皱了皱,一丝皱纹不见。他掰着指头算了下,最后像个小男子汉一样,点了点,说:“商哥儿能”

顾遥立即赞他:“商哥儿真勇敢!比姐姐厉害。”

商哥儿骄傲道:“商哥儿保护姐姐。”

且说永乐皇帝见到须发皆白的孟善,起身,亲自扶起跪到一半的孟善,口内道:“都是朕的不是,还要劳烦孟师辛苦。”

只称谓一个,便可知二人关系。

朱元璋自己是个文盲,儿子生下来后又忙于打仗,他的儿子们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教育。朱家的教育,是从皇太孙朱允炆这一代开始的。朱棣就藩燕地时,徐达仗着和孟善的关系,请孟善曾教过朱棣些许知识,偏兵法。朱棣虽未拜师,与孟善却有师徒之谊。

孟善只教人不收徒,就是从教朱棣开始的,他不作朱棣的师尊,也不作别人的师父。

听了这个称呼,孟善少不得推辞:“陛下如此称呼老臣不妥当。为大明、为陛下守卫国土,老臣不辛苦。只近体力精力大不如前,做起事来来力不从心。辽东又是要害,老臣,恳请陛下改派稳妥的将领驻守。”

至于派谁去,已准备退隐的孟善,并不搀和,理由是:“臣老眼昏聩,怕是会看走人,误了陛下之大事。”

登基不足七年,永乐皇帝已将南疆收抚,新开贵州布政司。如今,永乐亲至北京,接下来的军事重点不言而喻。主将,孟善是不可能提的。不过,他在辽东待了六年余,推荐了十名中层将领,算是给了永乐皇帝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给孟家留了些许香火。

孟善才回到家中,永乐皇帝允其致仕的圣旨就到了。

与圣旨一道的,还有荫封孟家大老爷孟贤为常山卫指挥史,正三品的指挥史!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震惊之余,深深感受到了永乐皇帝对孟善的偏爱。别家侯门嫡子都没有的待遇,孟家一个庶子,便能……

赵王自然也得了信,问属下:“顾家的小丫头不是他认的孙女么,弄琴那里有什么进展?”

弄琴,琴姨娘在赵王府时的名字。

“回王爷,还没有消息。”

幕僚听见赵王又提一个女人,因道:“王爷可以与孟家说上话的。孟家嫡出的十一爷,虽难以沟通,但孟贤之长子确是很仰慕王爷的。”

“噢?谁啊?”

幕僚道:“王爷见过的,当年,孟十一身侧那个少年,叫孟晖的。打猎时,排名第三那个。”

赵王回忆了下,道:“原来是他。”

有野心的人不会太傻,赵王随即吩咐幕僚:“如此,你派人去接触一下。”

顾遥听了这消息,心里替孟瑄着急起来。永乐皇帝给了孟贤如此丰厚的荫封,那么,到嫡子的时候,这情分可就没了。她也不是藏话的人,至少不会和孟善藏,直接问因他:“陛下封了大叔,十一叔那里,想是平常了。孟爷爷这样做,不会引起兄弟不合?”

孟善道:“老大不同于别个,他是我和你嫡祖母养了八年的孩子。若非你嫡祖母去了,这世子之位,再难,我也会传于他。至于小十一几个,自身也算出息,又有他们二哥照料,没了天家的偏爱,兴许更好。你不知道吧?老七已经是秀才了。”

老七孟瑜,孟家嫡出三爷,孟十一的胞兄,今岁二十,去岁十月娶的亲。孟瑄回家,便是参加哥哥的婚礼,顺带给自己相个亲。

顾遥笑道:“我知道的,十一叔去年回凤城前告诉我了。”

说起去年孟瑄晚归之事,孟善问道:“你那学院弄得如何了?钱可够?书够不够?”

已经“辞职”的孟善,颇为惬意,细细问起书院的事,还帮着顾遥参谋起来。经他一问,顾遥才发现自己的计划都是建立在后世教育普及的基础上,这会儿看来,却是处处漏洞。经孟善一修葺,这才好了些许。

最后,孟善陈词道:“这个蒙学馆,我到底也没弄过,给你的建议,只能如此了。银子,我再补你一千。”

孟家光儿子就十一个,孙子孙女不知几何呢,为她一个外姓干孙女,顾遥很有分寸,忙道:“已经够了的。一万两有一万两的用法,一千两有一千两的法子,实在逼急了,一百两也是可以弄个书院的。书院虽以教书育人为目的,若不能自负亏盈,也是开不长久的。”

这话在理,孟善便道:“若有麻烦,派人告诉我。”

“孟爷爷要走?”

孟善笑道:“自然。过几日,我还是要回保定的。等我家去安定几日,派人接你去保定府玩几日,可好?”

顾遥自然应好,却叫寒香回家告诉顾知县一声,争取在孟善回去之前,送一千两银子过来。顾遥前后接了孟家两千两银子,去年秋上孟瑄给的那一千两,她拿来弄蒙学馆,自己倒也承认。但第一个一两千,却是拿来种玉米,属于公事。这会儿玉米收成不错,又开始卖种粮,自然要把这银子还回去的。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